因为他们从后者中能够感觉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只要有正确的人领导,他们一样可以杀魔诛敌卫护赖以生存的家园。
有那喜欢凑热闹的不断往台上扔着灵石要求说书先生返场再来一段,连着三次犹绝不足。
直弄得擎奇社的幕后东家出来解释说已在编纂排练《混元剑君传》,不日即将和大家见面才把激动的看客们给哄走。
韩良和在听到混元剑君传这五字时不自觉笑出了声,她是真的很期待当这本书出来的时候,玉皇朝那边的反应会是什么。
要不是师傅她们当初创下的功绩大到无法抹杀,玉皇朝又被魔族大举进攻搞得焦头烂额,兵疲民困,急需一点好消息激励人心,这个故事根本就不会流传。
只不过她听说在最初版本中的故事情节完全不是这样,执掌三军的主将穆群不分青红皂白急令撤退是因为受了小人蒙蔽,最后奠定胜利基石的也是御边司军队及时回援。
师傅她们,只不过是在其中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
那么在这场大胜之后,庄师叔等人即便有各自宗门力保,又承诺就此隐居不问世事才得以身免。
夏师叔更是师傅这个彼时无官一身轻的“闲人”主动提出用功劳换,才把人从军法监的鬼头刀下给拉了回来。
然而公道自在人心,那场大战亲身经历并存活下来的人极多,他们可不像师傅她们一样,签署了一大堆保密协议。
在玉皇朝内囊上来,渐显颓势的当下,“钦定”的故事线只传了不到两个月就无人问津,说书先生们纷纷搜集整编并开始传唱大家喜欢的这个版本。
据北武会中密档记载和四海会传递出的小道消息,当如今这个版本兴起后,玉皇朝专门负责此事之人气得连砸了八个茶杯。
辛辛苦苦忙活一场,反倒是为她人做了嫁衣裳。
真真是愚蠢至极。
没有人能在全部的时间欺骗全部人,哪怕是一手遮天的玉皇朝也一样。
眼看着戏已散场,时间也不早了,韩良和收拾了一下就准备带着护卫们离开。
在临出门的当口,正好听见三个方才听了说书之人的激烈讨论。
其中有一人说道:“如此人才,如此秉性,玉皇朝竟不能用之,反污指其阵前哗变,险生哗变,意欲杀之而后快,我人族基业岂能不倾颓?”
又一人狠狠往地上吐了口唾沫,接口道:“还能如何,玉皇朝一家独大,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剑君等虽志虑忠纯,勇于任事,但终究不能……
好在剑君等赋闲后都隐居东海,让咱们的日子还算过得去。不像西域,好不容易荒漠变良田,分到田的平头百姓却没几个。”
那居最右始终沉默之人终于发声道:“玉皇朝那帮人倒是忠心,就是一战葬送了我人族十万精锐。这三千世界,终有一日要断送在这帮草包手里,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矣!”
要不怎么说在沉默中爆发呢,这从面向上就看着寡言的男子一开口就是能把自己送到犴狱中的话。
那与他同行的两人皆是面色大变,东张西望看了一阵只看见了韩良和一行人。
于是连忙朝着为首的韩良和点头致意,在得到韩良和友好的回应后,赶紧扯着仍旧忿忿不平的友人走了。
韩良和从中获得了两个新信息:第一,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玉皇朝一战而葬送十万人族武修精锐的消息总算在民间传开了。
虽然还不能放在明面上说,但往往是暗地里的消息传得更快,以玉皇朝对这个消息的封锁力度,恐怕民间很快就要道路以目了。
第二,师傅和众多长辈们已经赋闲几年,但在民间的声望不降反增,玉皇朝的表现越是不堪,百姓们就愈发渴望师傅她们出山。
玉皇朝阻拦之意愈坚,百姓就愈发与他们离心离德。
事情闹到最后,恐怕玉皇朝再忌惮师傅也得捏着鼻子起复师傅,甚至求着师傅。
韩良和突然明白了那句圣人之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之与能争。
师傅是人人歌咏传颂的英雄,这份认知令韩良和很激动,不过她这份激动的心情在推开城东一处平平无奇三进院落的大门后荡然无存。
并称二宗双星的燕师伯和赵师伯二人仍旧在进行着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的比试,剑刃交击的叮当脆响细听之下还非常具有韵律感。
也真是难为这两位师叔居然能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中辗转腾挪,不断比斗。
看这二人似乎都要冒出实质火焰的眼珠子,韩良和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这两位当初是如何在对魔族的战场上同仇敌忾,依靠各自道侣的帮助双剑把四面城墙给封了个严严实实,针扎不进,水泼不透,坚守了三天有余。
至于推着轮椅就把城中物价平抑,并保证了大军后勤供给的祝师叔则是在乐乐呵呵地当庄家,至于所赌之物事,不用想就知道是燕师伯和赵师伯比斗输赢。
站在赌桌前的只有那位说话永远留半截的袁师叔。
这位师叔在故事中通常只作为添头出现,不过师傅曾教导她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能跟着师傅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不是什么庸人。
再加上这位袁师叔还能在祝师叔开的盘口上赢多输少,说她今天会倒霉她今天就不会走运,显见有大能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强强 年下 仙侠文 御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