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麓如痴如醉的观看中,上官伊的炉火逐渐形成九朵莲花苞,一朵朵飞出,围绕着炉身旋转。
而孟随云那朵只在炉底跃动的森白色火焰逐渐胀大,缓慢爬上了炉身。
在游过炉身上雕琢的龙形图案后,火焰分成了三小股,慢慢绕着炉身顺时针旋转起来,逐渐长出了四肢,眼睛,鼻子……
最后竟形成了三条惟妙惟肖的小龙。
灵药的香气开始弥漫在空气中,炉盖被满溢的药气顶开时,偶尔会吐出一滴作为精华的药液。
这时就有一条小游龙游至其上,张口衔住药液,继续顺着炉身游走,肉眼可见的,不可见的杂质都在这个过程中被逼出,直到药液转为精纯,这才重新被投入炉中。
已经放松下来的程宁即兴去下面找了个赌桌去下了一注,全当是玩了。
过程中听见弟子们低低的惊呼声,本以为是上官伊为了赢在炫技了。
不料抬起头一看瞳孔就不受控制的放大,整个人控制不住的战栗起来,连九朵欲要绽放的火红色莲花都无法吸引他半分注意力。
“龙,火龙……绕炉!”
回过神的他一个箭步上前扳住了楚摘星的肩膀,整个人是从未有过的急躁,厉声问道:“楚,楚师妹,这位究竟是谁?她,她怎么会我宗失传已久的火龙绕炉炼丹之法!”
他急,有人比他更急,虽因为实力原因慢了半拍,但来人毫不犹疑挤开了程宁,更为大声地说道:“这是谁?她师承何人?又从何处学来此法!”
楚摘星整个人被摇得好似暴风雨中的小船,但她却不答,只是定定望着空中。
在她的感知中,至少四十道目光投向这里了,连镇守宗门的八极天柱处也不例外。
其中不加任何掩饰的有十四道。不包括那八道已经身化流光,已经全速赶来此地的。
这就是混元宗的底蕴吗?
师姐这一认真出手,闹出的动静比她当年铸剑开天门还要大啊。
楚摘星笑得恣意,笑够了之后才对着一众欲要将她拆吃入腹的同门说道:“师姐她的炼丹术,没有师承。”
虽然能追到乙身上去,但这和她就差了辈了,她不承认。
第212章
赵麓明白一个木桶究竟能装多少水, 并非由最长板有多长决定,而是在于最短板有多短这个道理。
可为了证明这个最短板有补齐的希望,来的人也太多了吧……
仗着有师傅挡在前头,赵麓悄咪咪数了一下站在自己前面到底有多少人。
一共六十八个, 以掌门为首, 最次的都是蓝带绿穗的外门长老。
好家伙, 她当年拜师都只请来了三十二个长老, 连师傅都算在内都不到今天的一半。
而且以她自由拜入宗门学艺的资历, 和亲传弟子的身份,都没能把人认全乎。
再看看隔着两个身位的程师兄,脸上也不时流露出困惑之色, 看来同样是有不熟悉的面孔。
那么基本就可以肯定, 现如今宗门里除了闭死关不出, 和奉命镇守八方天柱的长老外, 整个宗门的精英力量都汇聚在此处了。
而这些身份地位都很尊崇的长老们, 除了把楚摘星师徒围在中间, 就是用着堪称狂热的目光, 看着那一动不动的雕龙药炉。
确切来说,是盯着炉壁上越转越慢的龙形火焰。
在程宁和丹修这一代的领头弟子苏锛冷静下来后, 两人不再对孟随云的身份与过往穷追猛打, 而是自觉去维护现场秩序。
这下就不是只要保持安静, 就能待在场下围观看热闹了。
在清楚知晓,似孟随云这等的高手炼丹, 除非遭受外界攻击,否则绝难受到外界影响的情况下, 程宁和苏锛还是怀着不能放过任何一点隐患的严谨,认真地带着人把越聚越多的围观弟子给劝返。
并顺手拉上了赵麓和韩骅做苦力。
让人违背天性放弃看热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尤其是在各路长老的眼皮底下,他们还不能做出平日里那些有稍稍出格的行为。
作为报酬,赵麓大致了解到了在她当前这个阶段本不该知晓的火龙绕炉之术是什么。
相传,其实也不能说是相传,至少在宗门最初找到的那批有关炼丹传承的玉简中,是有青华帝君向记名弟子金霞童子传授此法的相关图景。
据苏锛描述,在图景中能看到丹炉情状和孟随云现在的丹炉差不多,仅仅在绕炉的火龙数量上有区别。图景中有七条,而现在只有三条。
至于青华帝君当时口述的原文的是:“此乃为师毕生心血,聚火如龙,绕炉而游。驳其杂,萃其精,药性调和致混元如一。其形大如龙眼,正自从眼中诞。
以九为数之极,待可同驭九龙时,即可以天地为炉,众生为材,人心为助,炼济世之大丹。”
整个说法既笼统又抽象,是说一句佶屈聱牙也不为过的程度。
从题目直接到答案,还畅想了一下光明的未来前景,可这解题过程,完全没有。
混元宗从不缺乏惊才绝艳的弟子,迄今为止已有至少双十之数,承载着全宗希望的丹修弟子试图攻克这个难题,但无一例外,全部失败了。
毕竟火龙只是形似活物,却不是真的活物,那就意味着必须需要炼丹师去操控。
通常而言,在修仙十六艺上有所建树的修士,神魂力量是要强过不修此类技艺的修士的,炼丹炼器两类修士尤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强强 年下 仙侠文 御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