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青羽收到警告,非常配合,改成低头偷笑。
沈宏喊完就意识到自己犯错误了,但喊都喊了,又不可能收回来。
“笑笑”是蒋谨瑜给女儿取得小名,那时她觉得女儿性格太冷,怎么逗都不笑,希望她以后能多笑一笑。
实际上也没叫几年,到四岁时,沈白君就不准他们喊小名,谁喊就拿银针扎谁。
后来他们夫妻俩向女儿保证过,再也不喊她笑笑。
蒋谨瑜说到做到,另外给女儿取了“小白”这个外号。
气氛僵持住,蒋谨瑜也不打算帮他们父女解围,抵下程青羽胳膊,压低声音开玩笑:“青羽,你以后可以喊她笑笑姐姐,看她是什么反应。”
沈白君站起身,来到他们面前,镇定自若地喊了一声爸。
沈宏笑眯眯的应下,心里既欣慰又有点失落,因为小半年没见,女儿见到他一点都不激动。
在他记忆里,女儿只有三岁以前,见到他时会小跑过来要他抱,再之后就越来越冷淡。
沈白君正准备领他们上楼,这时一辆黑色皮卡车停在医馆门口。
门口学徒激动地喊道:“老沈大夫回来了。”
屋里的几人忙出去迎接。
程青羽跟在人群后面往外走,看到从车上下来一位身着道袍的老人。
沈老爷子身材高瘦,头发和胡子都白了,身着半旧的道袍,束着道髻,眼神凌厉中透着威严,一看就是个不苟言笑的人。
他下车后,抬头看向医馆的招牌,看到祖传的招牌还在,不由松了一口气。
他之所以拖到现在才回来,是因为在山里发现一株珍贵药材,当时还没到采收期,所以守到药材成熟。
担心孙女真把招牌拆了,挖到药材,一路紧赶慢赶,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总算按约定时间到家。
第48章 挨骂的沈姐姐
沈爷爷退休后就和几位朋友去了西北,在大山里过了一年半隐居生活。
说是隐居,他还是放不下家里的医馆,经常上山寻找草药,在当地遇到品质不错的药材,也会收购寄回医馆。
这次回来,他还带了一车药材。
等学徒们把药材卸完,沈白君跟在爷爷身后,来到供奉祖师爷的房间。
沈爷爷行完礼,率先在椅子上坐下,看向沈白君,问道:“说吧,为什么要拆掉招牌?”
沈白君在爷爷对面坐下,将最近发生的事讲述一遍。
前段时间操控药材市场的人,已经被沈白君利用人脉关系赶出申城,但难保他们不会卷土重来。
沈爷爷听后不由拧眉,先是气道:“这些人贼心不死!”随后用肯定的语气说:“在药材这件事上,你处理得很好。”
聊完药材的事,沈白君开始讲述想摘掉祖传招牌的原因。
虽然医馆传到爷爷手上,已经比以前开明多了,接收不少外姓学徒,但在沈白君看来,远远不够。
她计划和全国各地的中医世家联手,广招学徒,增开医馆,扩大中医影响力。
而要实现这个计划,第一步就要打破“祖传”壁垒,摒弃门户之见。
沈家在中医行业影响力大,可以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目前已经有几家医馆愿意和沈白君合作,这也意味着,以后开设的医馆,不再用沈氏命名。
相比祖传医术带来的财富,沈白君更关心中医传承。
而好的中医在民间,不在院校。
老祖宗留下的中医精髓,大部分都掌握在民间世家手里,不过,现在民间秘方已经越来越少,一部分失传,还有一部分被国外收购。
所以,这项工作迫在眉睫。
沈爷爷听后沉默不语,孙女能有这样的抱负,他很欣慰,同时也觉得惭愧,他这一生都在想着怎么守住沈氏医馆这块招牌,唯恐祖业毁在自己手里,没有孙女考虑长远。
其实中医面临的困境,他比孙女感触更深。
中医和西医本来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不存在谁高谁低。然而,近些年来,某些利益集团故意搞对立,不惜一切代价抹黑中医。
更可笑的是,他们一边诋毁中医无用,一边收购民间秘方,注册成为他们的专利。
他给孙女取“蕴”作为字,是希望孙女厚积薄发,低调沉稳,并不希望她掺和这趟浑水。
沈白君继续说道:“爷爷,我托调研机构做过一份调查,从他们统计的数据来看,医馆正在以每天几十家到上百家的速度关闭。”
“有些是因为入不敷出,经营不下去,还有些是因为缺少传人,他们最终都选择将祖传秘方卖掉。”
“根据调查来看,这些秘方大部分都被国外收购,而且和哄抬药材价格的是同一波人。”
“他们手上掌握大量药方,如果药材市场也被他们把控,要不了几年,作为药材原产地的我们将无药可用,只能花高价找他们购买。”
“如果以后中药比西药价格还贵,中医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因为“祖传”两个字背后的利益巨大。
他们祖孙俩在屋里商谈到中午,连午饭都没出来吃。
程青羽和蒋阿姨他们中午在食堂吃饭,之后她跟着万青去后院学习晒药材。
下午三点多,沈白君过来找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