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病弱女帝拯救中_杨尘微【完结】(101)

  “滚,都滚!”秦玅观低喝了声。

  宫人不敢再上前。

  “陛下!”唐笙觉得她疯了,哭喊道,“您不要淋雨!”

  大雨中立着的秦玅观和跪着的唐笙对峙着。

  “你如今也是朝廷命官,朕留你体面没叫侍卫将你拖出去。”秦玅观哽了哽,“你现在就走,不要逼朕下令。”

  淋了雨的玄袍不再松垮,秦玅观清瘦的身形被勾勒出来,风一吹就想要倾倒。

  唐笙爬起身去拾伞。

  隔着雨幕,她们的视线交汇在了一起,秦玅观先背过身,不再看她。

  “走!”秦玅观呵斥她。

  *

  这场雨灌进了唐笙的躯体,她的思绪,她的动作无不变得缓慢。

  她没了回来的记忆,只记得自己很冷很冷,怎么捂都捂不热。

  唐笙发烧了,说了很多胡话。

  闻讯赶到的方十八听她胡言乱语,直呼陛下名讳,吓得捂住了她的嘴。

  她们救下的母女三个忙里忙外,好不容易才等到了唐笙降了点热,一个没注意,唐笙烧得更严重了。

  相处了几日,人都熟络了。

  小姑娘童言无忌,好奇道:“七庙官在哪里呀?她梦到七庙官了吗?”

  大姑娘朝她使眼色,小姑娘会错了意:“是有谁叫七庙官吗?”

  方十八换了张嘴巴捂,生怕隔墙有耳,她和唐笙明日便因不敬圣上被处以刑罚。

  小姑娘挣扎了一会,就差上嘴咬人了,方十八才撒了手。

  “这个人不能提吗?”小姑娘还算机敏,“那就是她让恩人得病的,所以恩人睡着了都要喊她!”

  十八一边捂她一边凶她:“叫你去请郎中,不是叫你在这胡说八道!快点去!”

  小姑娘哭出了声,吵得方十八脑袋疼。她母亲忙过来,将她带了下去。

  “你和七庙官都是坏人!”小姑娘抽泣道。

  “捂上她的嘴巴……”沙场上方十八没带怕过,今天却觉得自个得折这了。

  她真挚祷告,期盼唐笙赶紧醒过来。

  接过小姑娘差事的大姑娘奔了出去,生怕赶上宵禁,请不来郎中。

  她习惯了赤足走在路上,如今穿上鞋了反倒跑得没从前快了。

  老旧的石板路上有坑洼,她没注意,绊了一跤。

  起身时,她瞧见了连片的气派建筑。

  被大雨荡涤一新的琉璃黄瓦沿着中轴线森严排列,异常华贵。

  秦玅观披着氅衣立在窗边,嘴唇血色很淡。

  她闲下来,脑海里总是浮现唐笙的身影。

  雨最大的那会,秦玅观本不准备出来,打算叫宫人将她架走。她立在窗沿边瞧了一会唐笙的身影,又改了主意——所有人都在檐下,中庭唯余她一人,孤零零的。

  唐笙就那样跪在雨里,连肩背都舍不得弯一下。

  “陛下,该用药了。”方汀提醒道。

  “雨停了,天也要黑了。”秦玅观回神。

  “唐大人想必早已抵家了。”听出话外音的方汀小声道。

  秦玅观接了瓷碗,啜了口,没有应声。

  她不过淋了一小会雨,当阳穴便开始作痛了,入了殿侍奉的宫人有传太医,煮姜汤,递汤婆子,秦玅观不久就缓了过来,但过去这么久了身体也不大爽利。

  唐笙在雨里跪了那么久,自然比她更难熬。

  想到这,秦玅观低声问:“朕会不会太狠心了。”

  “陛下——”

  方汀犹豫再三,终于说起了自己的看法。

  “奴婢知道您也难受,您这么做是为了不把唐大人卷进来。唐大人并非蠢笨之人,如此执拗,定然是觉察了什么。您大可听听唐大人的见解再做决断——”

  “自始自终,您好像从没有问过,唐大人有什么处置之法,有什么更细致的见解。”

  秦玅观垂眸,眼睫轻颤。

  “陛下,您有没有想过,您如此处理,落在唐大人眼里,该是什么模样?”

  方汀的话理顺了她芜杂的思绪。

  秦玅观想,唐笙大概是失望的。她会觉得自己压根没有将她当作值得倚靠的臂膀,根本瞧不上她。

  “奴婢是一家之言,经不起太多推敲。”方汀继续道,“您是皇帝,大齐的主君,奴婢只是您遮蔽下的蚍蜉,您心里惦念的太多太沉,自然是奴婢等不能企及的。”

  良久,方汀听到了一声长叹。

  “朕能信她么。”秦玅观呢喃,“朕想信她,又不敢信她。”

  “甘罗十二岁封上卿,霍去病弱冠之年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孙权十八岁镇守江东。陛下您亦是年少有为,为我大齐力缆狂澜,未及二十就立下汗马功劳,怎么到唐大人这里便不愿相信她了?”

  秦玅观不置可否。

  窗外,天色已暗,秦玅观揉着眉心,重新握笔。

  既然此事已经照着她的章法处理完了,她就没有再耗费心力的必要。身为君主,她不该为小事所困扰,以至于乱了分寸,搅了理政的心神。

  宣室殿的烛火又燃到了深更,晨间方汀来侍奉秦玅观梳洗,发现她又开始咳嗽了。

  正更衣,宫娥入内通报:

  “陛下,通政司的唐大人告假了,说是病了。”

  各司衙门的主官要告假,照例是要陈奏秦玅观的,秦玅观准了方才能休沐。

  “唐笙病了?”秦玅观侧身。

  “是。”宫娥应声,“说是感染了风寒。”

  近侍们的视线悄然落在了秦玅观身上。

  “朕准了。”秦玅观道,“叫太医过去。”

  宫娥唱诺。

  方汀见缝插针:“陛下,要派人过去探视么?”

  “风寒而已,不必了。”秦玅观答。

  第86章

  既是秦玅观发话, 太医院仔细挑了人去给唐笙看病。

  方十八花了重金请来的郎中医术不差,御医到时唐笙烧已经退了,人被抽去了精神气裹着棉被缩在卧榻一角。

  唐笙认得来的御医, 知晓他级别不低,应是太医院揣测了秦玅观意思派他来的。

  秦玅观这是什么意思?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心力交瘁的唐笙没精力思考那么多, 她想, 这该是秦玅观的驭人之术了,在不需要她时决绝推开,见她失望了又抛出点希望挽留人心,不至使人反叛。

  有时候越讲规矩和情分反而越意味着疏远。

  唐笙好冷,耳畔回响的全是秦玅观在倾盆大雨中再三强调她们地位有别的话音, 她不敢去相信这份迟来的派遣背后藏的其实是关心了。

  她强打着精神谢恩,御医怎么拦都拦不住她。

  御医回去复命时将情形细说给秦玅观听。

  秦玅观本在审阅诏旨,听着听着就拨起了念珠。

  “重伤风?”

  “回陛下话,是重伤风加之先前治疫辛劳,拖久了损伤元气, 需得好好将养一旬了。”

  “知道了。”秦玅观攥拢念珠,“退下罢。”

  听着御医说唐笙治疫累垮了身体, 秦玅观心里起了歉疚。

  但从幽州治疫来讲, 唐笙做得极好:归拢民心,宣扬皇威,安民济物,行事果决, 公正严明。

  秦玅观很是欣慰,但在发给她的谕旨中只用了两个词褒扬她。

  方汀昨日说的话, 字字句句都戳在了秦玅观心上。她鲜少以平视的角度同人互换视角,昨夜秦玅观尝试了, 那种失落感闷得她没了起身的力气。

  歉疚像是压在身上的顽石,搅乱了秦玅观的思绪,拖慢了秦玅观的决断。

  喝药时,用膳时,阅折时,坐在步辇上远眺时,一抹虚幻的身影总在她眼前晃动。待到秦玅观沉下心绪去瞧时,身影化成了小人一样的唐笙,正在哭泣。

  方汀觉察出了她的异样,叫了太医来瞧,没瞧出个所以然。

  太医说陛下忧思过度,应当早些休息。秦玅观为了忘掉那身影,破天荒地尊从了医嘱。

  晚间梳洗时,秦玅观正用竹盐漱口,漱到一半唐笙的影子又浮现了。

  秦玅观顿感烦躁,掷下刷牙子枯坐在榻边。

  陛下发怒不会吼叫,只会流露出不耐烦的神色。

  宫娥们以为惹怒了皇帝,齐刷刷地跪下,头磕得此起彼伏。

  “奴婢等知罪,求陛下宽恕!”

  秦玅观见了这阵仗更烦了。

  为微尘似的事情而烦躁实非明君之举,秦玅观取了榻边的佛经默念起来。

  她正拧巴,不愿承认自己的浮躁,因而没叫宫娥起身。方汀入内,瞧见了这番场景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刚迈进门的脚步收了回来,当即拉了个当值的宫女询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gl/23_b/bjXIz.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杨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