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朝臣听到心声后_袖里藏猫【完结+番外】(56)

  忠王长史一脸莫名其妙,他们王府怎么会跟小小的八品协律郎往来?他笑道:“恐怕是记错了吧?”

  太常丞皱了皱眉,吐出三个字:“孟夷则。”

  这个名字忠王长史倒是有些印象,他仔细回忆一阵,面色忽然变得诡异起来。那孟夷则不是“阎闾圣手”吗?怎么跟太常寺有关系?她不是寻常大夫,而是太常寺的官员?人现在还在王府地下室关着,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私自囚禁官员触发大雍律啊,如果抖出去——忠王长史不敢往下想,他浑身一抖,硬是将孟夷则的下落憋回去,故作平静道:“未曾听过。”

  太常丞的脸色沉了下去,孟夷则失踪后,太常寺找了许多人,确认对方是被王府人带走的!忠王府怎么能否认?他转头看了眼代表圣人旨意的千牛卫,道:“我等有证人,有人亲眼瞧见了。”

  千牛卫瞪了眼忠王长史,拔高声音道:“孟夷则是陛下要见的人,若有隐瞒,那便是欺君了。”

  忠王长史心中发寒,越是这样他就越不敢说出真相了。还不如让孟夷则死在王府的地下室里,久而久之,事情就算过去了。他下定决心不松口,只说“没这个人”。千牛卫意味不明地笑了笑,领着太常丞又去盘问王府的仆役和奴婢。忠王长史冷汗涔涔,给大王请医者都是亲信办的,希望那些人能稳住。

  另一边。

  赵嘉陵虽然派人拦住忠王府马车一问,实际上又指派了暗卫前往王府搜查。

  这天寒地冻的,如果忠王变态折磨人,那就危险了。

  “私自关押朝廷命官,忠王真是好大胆。”赵嘉陵冷下了脸,虽然没找到人,但先给忠王定了罪。

  谢兰藻垂着眼睫,她道:“亦是王府属官的失职。”

  赵嘉陵觑着谢兰藻的神色,心领神会了。

  她应忠王之请允他前往先帝陵寝守陵是仁善之举,可要是多做点什么,那就很容易惹人非议的。她没有理由动王府的属官,至于忠王,也只能以看护的名义将他监禁在显陵。不过要是王府属官自己犯错,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需要御史狠狠弹劾他们。

  忠王一家都走了,可王府毕竟没被取缔,还是得留几个人看顾的。

  这些被留下的人一看这架势,哪里还藏得住什么?他们不知孟夷则的事,但在王府生活知道边边角角,很快就给暗卫指出了地下室所在。

  暗卫们很快就找到奄奄一息的孟夷则。

  这数九寒天,不给衣食关在冷冰冰的地窖里,分明是想害死她啊!

  赵嘉陵得到消息后,忙让医工给孟夷则诊断,生怕她的人才出事。

  至于忠王的车队——

  大怒的赵嘉陵一声令下,将王府的属官、亲卫以及家养奴婢们都扣了下来,只让禁卫军护送忠王他们前往显陵。

  忠王起先还不知道缘由,等得到了消息五内如焚,气得差点吐血。

  他要是知道那阎闾医工是太常寺协律郎,他也不敢将人给扣押下来啊!

  这事儿瞒不住御史们,忠王一行才出了京城内,御史就援笔写奏状了,洋洋洒洒近千字,引经据典地骂忠王。从宗藩行事狂悖肆无忌惮,再到王府属官失职……只要是提到的,都劈头盖脸骂了个遍,用词刻薄而又恶毒,能让人听了心鼓耳鸣。最后笔锋一荡,说忠王辜负先帝与当今陛下深衷,该让他回到长安,在府中静养思过。

  当然,御史们其实也知道忠王是不能严罚的,因为都残废瘫痪了,“体弱”反倒是一张免死金牌。那么是谁来替忠王担责呢?当然是王府的属官了。

  食君之禄却不能替君分忧,岂有此理!

  该革职的革职,贬谪的贬谪,总得有人担事的。

  至于是非对错,那其实不太重要。

  天子的雷霆手段没落到忠王的身上,但眼看着这些发生的大臣们哪不知道,忠王这一脉是彻底地完蛋了。像平恩郡王之前只是从国子监休学,现在完全是拘禁在显陵野蛮生长。

  不过话说回来,显陵神迹大家都有目共睹,忠王的腿会恢复吗?

  要是不恢复——

  宫中。

  赵嘉陵也在跟明君系统说这件事。

  【神迹大家都有目共睹,如果忠王的腿不能恢复,那日后的祥瑞、吉兆会不会被人怀疑啊?】

  赵嘉陵自己可以不信,但用来维护圣明天子权威的东西,她是希望别人深信不疑的。

  【忠王有德则祥瑞现,至于没好……那不是他无德吗?跟先帝有什么关系?如果有异议,那就去问先帝呗。】

  总之不往上走,那就往地下走。

  人总得学会“进步”才是。

  在朝臣们因忠王一事而紧张的当口,被太医署的医官们仔细关照的孟夷则悠悠苏醒了。

  虽然还有些虚弱,但已经能够下床去面见圣人谢恩。

  除了医官,孟夷则见到的还有自己太常寺的同僚。她在太常寺人缘不错,毕竟她有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谁家老人有个伤痛的,请她过去总能药到病除。她耿直的性情只在治病的时候体现,平日里相处那是春风化雨的温和,同僚当然愿意与她亲近。

  也是从同僚的口中,孟夷则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她一个小小的正八品上的协律郎竟然能让陛下派出暗卫?

  “陛下对你颇为关心。”同僚又道。

  孟夷则不免受宠若惊,甚至是有些惊恐了。

  她官卑,几乎无有可能面见陛下。但谢恩的态度还是得有的,孟夷则想着陛下可能会派遣内官将她打发回去,哪想到内官将她请到了宰臣们商议军国机要的紫宸殿里。

  虽然孟夷则是进士出身的,但她没什么出将入相的愿望,只是家中人觉得行医不好,得有功名在身才为时人所重。可实际上,那些个士族出身的人与她也不算什么同道,就算是同科的,对方也不看重这点同科之谊,愿意与她这阎闾医者之女往来。

  孟夷则迈着谨慎的步子,心怀忐忑。

  紫宸殿中,陛下与宰相都在。

  孟夷则老老实实地行了礼,便缄默不言。

  她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见她,可这事儿也轮不到她来问。

  赵嘉陵道:“赐座。”

  她的人才还没彻底病愈呢,可别累着。

  【三三?】赵嘉陵在心中催促。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达成“善恶到头终有报”成就,奖励《新千金方》一部。】

  【《新千金方》?】

  【对,这是医书!其中有很多医方,包括牛痘接种法、土法提炼青霉素……】

  意识到赵嘉陵可能听不懂这些词汇,系统又说:【这些方子可以降低天花发病率、防止感染、防治疟疾等……】

  赵嘉陵耐心地听着,而一旁坐着的谢兰藻眼神炯然明亮,连带着呼吸都略微急促起来!针药之术,世寡修习,诊脉之法,人鲜能达。一旦染上那些疫病,则鲜少医药能治。贵人之家如此,何况是寻常百姓?求医无人,则人人求神拜佛,到最后死夭过半!《新千金方》一部,绝不会仅仅是系统所说的那几个方子,如果能将此道推广,受益者无穷尽。

  殿中出现了怪异的沉默。

  孟夷则听不到心声,不知道发生什么。她悄悄地看了谢兰藻一眼,敏锐地捕捉到了她脸上的失态之色。孟夷则越发忐忑不安,大寒天里,后背渗出了冷汗。

  良久后,赵嘉陵才问:“卿家世代行医?”

  孟夷则屏息,紧张道:“是。”

  赵嘉陵*道:“阎闾之间甚有声名,连忠王府之人都闻名而来。”

  孟夷则一听“忠王府”三个字,就暗道不好,满心惶恐不敢言。她还以为自己被卷入皇权漩涡里,膝盖一软,重又跪了下去。她斟酌道:“臣事先不知是忠王府的人。”

  赵嘉陵道:“朕没有怪卿的意思。”顿了顿,又补充说,“只是觉得小小的协律郎有些屈才了。卿可愿意入太医署中做太医令?”

  是看中她的行医本事吗?但太医署——孟夷则暗松一口气,耿直的脾气在此刻发作。她没有起身,仍旧伏在地上,用毕恭毕敬的语调说了句很不识好歹的话:“臣不愿意。”

  赵嘉陵:“?”

  明君系统解释:【她是因为医官被人视为浊流才不去太医署,转头考进士的。】

  赵嘉陵:【那先让她担任别的官兼任医待诏?唔,擢升为太常寺主簿?】

  听到赵嘉陵心声的谢兰藻眉头皱起。

  陛下既然准备打破清浊之间的界限,又岂能因孟夷则不愿意做太医署官员而将其擢升为清望之官?

  谢兰藻道:“臣闻之,‘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①’医者,此神农家事,亦正道也。”她转向孟夷则,眼神冷峻,“孟协律家传医道,又行走于阎闾间,为何不愿?”

  第51章

  谢兰藻的神色不似赵嘉陵温和,语调凛严,孟夷则闲暇时候会听同僚们的感慨,此刻不由心中悚震,有些不自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系统 高岭之花  读心  袖里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