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闪闪发光的你_孤海寸光【完结】(47)

  春节一过,去年年初,母亲沈芳英病重,在县医院住院,

  那时林倩刚工作,才住进这间小宿舍,也是跟今天这样,她打地铺。但那次林绪青不答应,两个人争了好一会,最后干脆都坐在了地上。

  灯也关了,玻璃窗透出点外面路灯的亮光。

  那是她们之间唯一一次,聊了那么多话。其中有句话让林倩记到了现在。

  “姐,我有个事想跟你说。”

  “你说吧。”

  “妈妈,妈妈总说,希望她走之前,能看见你幸福。”

  “我知道,她跟我说过。”

  “我有喜欢的人了。没对家里说起过。”

  “女人。”

  林倩惊住了:“那她,知道吗?”

  “她不知道。”

  “她不喜欢我。”

  “她不喜欢女人。”

  “虽然现在已经不再联系,但偶尔还能得知她的消息。已经很好了。”

  “她是非常果断干脆的性格。对不喜欢的人,只会彻底远离。”

  “如果她知道,应该会觉得我,觉得我,有病吧。”

  她这么平和的语气,却像一场冷酷的自我审判。

  这些话,也许在她心底,早已复述过千千万万次。

  林倩莫名心揪起来,犹豫着问:“那你,想让她知道吗?”

  那时的林绪青才从非洲回来,远比现在消瘦,侧脸在深蓝夜色之中凝固成一道单薄的剪影。

  她轻声说:“我恨不得立刻让她知道,但又永远不想她知道。”

  第34章 烟火

  姜悯出发回家那一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九。

  明川市区空空荡荡,外来务工的人基本都已经回家过年了。一路畅通无阻。

  姜悯先开车去商场里买好了送亲友的东西,长辈的补品、小孩的玩具,把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

  定安市离明川市大概三四百公里,前些年才改为县级市,改制后吃上了政策红利,城市规划又好,这两年发展极快,基础建设相当不错。

  姜悯到家正好十二点。

  裴如仪等在小区门口,远远地看见她的车,朝她招手。

  姜悯减速,把车停好,下车后给母亲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么冷的天,您还在楼下等,在家里等就好了嘛。”

  “再不等着,你个小没良心的都不知道回家了,”裴如仪笑骂了一句,帮她一起拿后备箱的年货。

  “好好好,我错了。太后大人,今天中午吃什么?”

  “都是你喜欢吃的菜,红烧大虾、炒韭黄、大闸蟹、清炒西兰花……”

  “打住打住,我们两个人,您老人家做这么多菜,吃得完吗?”

  “那我不管,你吃得完得吃,吃不完也得吃。”

  母女两进小区,一路迎面有人打招呼。

  “小裴,闺女回来啦!”

  “哎吆,好久没见你们家阿悯了。”

  姜悯一一打过招呼。

  这是老小区,还是许多年前学校分的房,住户大多是裴如仪这样的退休老教师。

  同事之间共事多年,左邻右舍有事都会伸手帮个忙。否则母亲长期在家独居,姜悯也很难放心。

  吃过中饭,姜悯收拾碗筷。

  裴如仪拦着她:“你坐着,我来就行。”

  “难怪网友都说不能常回家呢,”姜悯打趣,“一年回家一次,才能享受这种国宝级待遇。”

  “就知道贫,”裴如仪嗔她一眼,端着碗筷进厨房,戴上手套洗碗,“你爸昨晚也问你回家没,说要一起吃饭。”

  姜悯在客厅里收拾行李,很没所谓的语气:“哦,您想哪天去吃?”

  客厅的墙上贴满了她从小到大的奖状。

  她把行李箱放一旁,盘算着能不能把这些奖状撕了,尤其是小学的……她都这么岁数了,一想到客人进来还在欣赏自己小学时的奖状,有点丢人。

  但裴如仪肯定不会同意的。

  裴如仪回头问:“那不得看你的时间?你爸要见闺女,又是见我。我不一定去。”

  姜悯走过去,倚着厨房的门:“您不去我就不去了啊。”

  “你怎么还把我绑架上了?”

  “那不然呢,您还是我亲妈。”

  “少来,”裴如仪做事麻利,洗过一遍碗,开始清碗,“要不就今晚?正月里我可没那闲工夫陪你爸吃饭。”

  “行,我跟他说一声。”

  姜悯打开微信对话框,发现上次和她爹的对话时间在一年前。应该也是春节前后,大家一起吃了顿饭吧。

  裴如仪和姜朗东原本是同一所高中里的老师,裴如仪教数学,姜朗东教语文。后来,姜朗东辞职,跟同事一起开了家书法培训班,这几年越做越大,在全省开了两三百家分店。

  不过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在姜朗东创业初期,两人就协议离婚了。和平分手,也没婚内出轨之类不干不净的事情。

  姜悯不太清楚父母离婚的细节,那会她还在上中学。

  有个周五回来,裴如仪把离婚证摆在她面前,平静地说:“我和你爸离婚了。”

  姜悯倒是一点也没觉得意外,点了下头:“哦。离了啊。”

  她从小就知道,父母感情一般,可以说是相敬如宾。尤其是裴如仪对姜朗东,也不能说不好,但实在算不上好……有时简直想对陌生人一样,没有一点关心。

  此外,姜悯大概知道一点父母离婚的原因。

  她是个女孩,爷爷奶奶总想母亲再生个弟弟,最初父母都在学校里做老师,自然是不能超生的。

  后来姜朗东出来创业,老人家劝裴如仪辞职:“如仪啊,你听我们一句劝,朗东现在在事业上升期,干脆你也辞个职,再怀个二胎。生完孩子,不管是陪着朗东创业也好,还是安心在家做贤内助也罢,都很好啊。”

  裴如仪冷笑一声,说:“做梦。”

  为这件事,家里吵了多久,姜悯已经不太记得了。

  只记得那之后不久,又一连串发生许多事。

  外公脑血栓住院,外婆去看外公的路上摔了一跤,胸椎骨压缩性骨折,也住进了医院。

  再紧接着,宁知兰去世,裴如仪把宁柔接回家照顾。

  到现在,姜悯都清楚记得,那时裴如仪早上五六点就起来做饭,做好饭就赶去医院,再去上课。下班回家先给她和宁柔做饭,做完饭再去医院,回到家九十点了,还要备课到深夜。

  她一个人照顾着生病的父母,又照顾着两个半大的女孩。姜悯回想起来,也不知道她是怎么熬过来的。

  姜悯记得,离婚之后,父亲从未回来看过她们一次。

  但裴如仪是多么要强的性格,姜悯从未听过她一句怨言,也没见过她流下一滴眼泪。

  此时此刻。

  姜悯看着母亲忙碌的背影和泛白的鬓发,轻轻叹了一口气。

  下午四点,裴如仪盘了盘头发,又换上新中式的大衣,黛绿色的,盘扣很精致。她这个年纪了,依然坚持锻炼,身形清隽挺拔,气质极好。

  她征求姜悯的意见:“这件怎么样?”

  姜悯笑她:“您啊,到哪里都是最好看的小老太太。”

  “你呢,不换件衣服?”

  “有什么好换的,我这件有什么问题吗?”

  裴如仪打量了女儿两眼。

  行吧,衣服是素净了些,但胜在人好看,把衣裳也穿得更好看了。

  “走吧。等会你爸他们都到了。”

  “到了就让他们等着。”

  哐当一声,铁门慢悠悠关上。

  姜悯看着父亲发来的定位,开车过去,六点准时到达。

  一走进这家高档私房菜餐厅,姜悯下意识想,也没问问今晚会有哪些人来吃饭。

  服务员为她们推开包厢的门,姜朗东站起来:“阿悯啊,爸爸好久没见到你了。”

  “爸,”姜悯叫了一声,目光扫过,又叫,“奶奶。”

  蒋月楼年近九十,银发如雪,笑着应了一声,目光落到她身后,意味不明地说:“如仪也来啦。”

  裴如仪客套地问了一句:“您身体还好吧?”

  “还好,还好。”

  “皓皓,这是姐姐,快叫姐姐!”

  “姐姐……”

  姜悯第一次见到这素未谋面的弟弟。

  父母离婚后,父亲迟迟未再娶,到她工作后几年才再婚,算是老来得子,这小孩才八九岁的样子。姜悯知道有这么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存在,但从没见过他*。

  “这么大了啊。”

  姜悯随口感慨一句,但她也没什么亲近示好的意思,一旁的蒋月楼皱了下眉。

  “阿悯是今天才回来的吗?”

  “是啊。”

  “平时有空多回来看看你妈。还有,你年纪也不小了,早就该成家了。”

  “您真是关心我。”

  “那当然了,我毕竟是你爸。”

  “哦,这么关心啊,那我高三那年肺炎住院,也没见您来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gl/31_b/bjZo1.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情有独钟  孤海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