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舅夫人微笑道:“岑大人多虑了。这样吧,这次渔民损失,由我海家一力承担。我们拿出五十万两银,就当是对渔民的捐助,县令大人不必归还,如何?”
“如此,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县令大人乐得合不拢嘴,自觉脑袋上的乌纱帽终于稳了一稳。岑杙知道要想改变这些人的初衷,是难上加难,现在只能暂时忍下。
这时,感觉自己的袍子被人从背后拉扯了一下,岑杙回头看不见人,转过身来,低头才看到一个半人高的孩童站在那里,八-九岁年纪,仰着脑袋看她,问:“你是当官的吗?”
“我?是啊!”岑杙笑着俯视他。
“你是来教我们当官的吗?”
国舅夫人连忙喝住他,“自语,别调皮捣蛋,别地玩去,否则爷爷打你板子。”
岑杙失笑,“你想当官?”
“嗯。”
“当官可不容易,须得经过十数年的寒窗苦读,你能经受得了吗?”
“经受得了。”这时,阁后边一大群小脑袋都拥挤出来,跑到了厅堂中,把岑杙围了一圈。七嘴八舌地问她:“你是怎么当上官的?”“你的官大吗?”“和皇太女比谁厉害?”“你见过皇上吗?”“御史是个什么官?”
看着这失控的场面,国舅夫人一个头两个大。岑杙也有点懵了,挨个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几个大一点的小辈都站在外围,倒是温文有礼的样子。岑杙保持着很好的耐心,一直到他们每个人都问了个千奇百怪的问题,才从国舅家告辞,无奈自嘲:“想见的人没见着,引来一帮小孩子,还真是难缠呢!”
身后国舅夫人谆谆教导小辈们,“……这位岑大人今天一出场,就安抚住了月流港上的受伤渔民。你们是没瞧见她当众承诺时的那个风度,这才是真名士,自风流,襟怀洒照,令人如沐春风。你们以后要学着点。当官就要当岑大人这样的。”全程被无视的县令大人压力很大地走出国舅府,暗忖国舅夫人要求是不是太高了点?
*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遍提醒,看不了评论的,可以去微博:地絮2019里查看,我会把每章收到的评论截图都放上去。
第206章 鱼市偶遇
“哼,巧舌如簧便是真名士吗?”音书小姑娘颇不以为然。
国舅夫人一噎,瞧着底下这个最会抬杠的小辈,真是又无奈又好笑。以为小丫头是故意唱反调,想引起大人的主意,便故意问她,“那依你高见,什么样的人才算真名士?”
“高见算不上。不过,方才听大伯母称呼对方为岑御史,侄女熟读经史,晓得我朝于太-祖初年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一直到今天,都察院御史向来只掌弹劾纠察百官,却无权利干涉地方政务。但听这位岑御史方才所言,句句对东南渔策指手画脚,且是当着渔洋县令的面,难道这不算僭越吗?侄女虽不晓得谁是真名士,但我晓得,僭越一定不是真名士。”
国舅夫人和国舅爷当场哑口无言,面面相觑。
这番话于晚间传进了李靖梣耳朵里,彼时正端着书的皇太女不禁莞尔一笑,后来指名要带音书进京去。国舅夫人难免忧心忡忡,特地把几个要上京的小辈叫进自己的账房来,再次细细叮嘱一番,尤其对音书重点“照顾”。
“到了京师以后,都把自己的脾气性情收敛一下,见人自带三分笑,人家见了也欢喜。不懂的事,先别着急去说去做,要多请教那些比你年长的长辈。尤其是你,音书,别仗着自己读了几本书,就以为通晓所有人□□理了,世界上人精多着呢!能呆在京师里的人,哪个不是吃了一肚子书本,一肚子学问,人家也没有去指责这个,指责那个。要藏拙懂吗?像今天那番话在家里说说也就算了,可别到外面去说。仔细回来,我让你爹打你板子。”
小丫头不服气地撇撇嘴,不说话了。
“另外,所有人都要谨言慎行,到了东宫便唯殿下之命是从,如果谁在外头给我闯了祸,丢了咱家的脸,看我回来怎么罚你!枝安,秋幕,你们两个年纪最长,可要好好看着弟弟妹妹们。”
“是,母亲。”
“是,大伯母。”
虽然,叮嘱了再叮嘱,国舅夫人仍旧担心,他们家的那群小辈,虽然生来就蒙祖上庇荫,得享荣华富贵,但到底和人家正经官宦出身的人家是不同的。远的不提,就拿范家的那位忠勇伯来说吧,人家祖上是帮清宗稳定东南海患的人物,功勋卓著,像海家这样的皇亲国戚,在他们面前只能算“新贵”,不说瞧不起吧,也是不曾高看一眼的。人家的后生想走仕途就走仕途,想走商路就走商路,个个贤良方正让人羡慕不已。不像他们家这些个,连官场什么样子都不晓得。要不是形势逼人,国舅夫人真的不愿意他们涉足冒险。
也只有到了晚上,李靖梣才能安心出来逛一下街市,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民情。晚上的渔洋镇照旧灯火通明,渔民们都赶在最后一波想把积压的鱼货卖出去。各处街巷都有三五成群的百姓聚在一起,唏嘘白天的那场灾祸。
有说“官兵从海上打捞了好几百具尸首”的,有说“冯家的船全军覆没”的,有说“县令当场被解职扣押上京”的,还有说“朝廷专门派了大官来整治四大户”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宫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