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打铁这项工作全程由手工队派人负责。
在实验阶段,先建造一个铺子,等真正能打出铁器来了以后再完善其他几个铺子,把高炉建设起来。
眼看要过冬,桑榆也没催他们,能做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其他小队还是各自忙活自己的事情。
而在距离除夕夜还有十几天的时候,岩石部落也终于派人将伤员和医护人员一并送了回来。
腊月十五到达新地,好在还没下雪,路上没有什么耽误。
这些伤员在岩石部落多待了半个月后,伤势也已经好了许多。
有三名队员已经可以自行走路回来。但有一名因为伤到腿脚,虽然恢复的还不错,却不方便行走,就担架抬回来。
另外一个是伤势最重的英,已经有了起色,但回来后还需要静养个大半年。
这群队员在踏入凤凰部落的地界之后,就觉得雀跃不已。
还是自己家看着亲切舒服,一进入新地就感觉有一种自由的气息扑面而来。
梅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明明每天回来都要按时出勤干活,在岩石部落其实也不用做什么,守着几名伤员,这几名伤员根本也不怎么用忙活,可就总是一种迫不及待想要回家的感觉。
就算回来没有星期天她觉得无比欢乐啊。
娅除了自己亲自护送,另外还带有十个人一起。
这些人大多数是没来过凤凰部落的。
一路过来,忍不住对新地这片肥沃的土地赞叹不已,这里水草丰美,即便是冬季,也不觉得荒凉肃杀。
新地背靠山,面对幅员辽阔的平原,还有河流从中穿插而过。不管是狩猎还是采集,都是绝佳的好地方。
来到关隘处,更是看到足足两三人高的围墙,直呼不敢相信。
就这样一座围墙,已经足以抵挡大部分的部落,更不用说围墙上如果还埋伏着准头极好的弓箭手。
守门的守卫见到岩石部落遵守约定按时把人送回来,忙打开门将人迎进来。
进入围墙之后,离集聚区还有一段路程。但已经能够望到远处一排排整齐的竹屋,还有右边平原地带里一块块整齐的田地。虽然眼下气温已经很低了,但地里还有人在忙碌着。
田地过去靠近山脚处,那里蔓延着一片新开发的地方,一条条土沟被挖开,土沟里外有一群人像蚂蚁搬家一样上上下下。
河边也建起一排排竹棚子,那里烟火绵延,冒着火光,叮叮当当之声不绝于耳。
即便已经是冬季,但整个新地却依旧是一片欣欣向荣繁忙之相。
娅上次来到凤凰部落已经是一年多以前了,那时候鸟部落的人刚搬过来没多久,还不是这样,短短一点的时间,却有了这么大的改变,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也跟随老首领去过不少的部落,却从未见过这样一个部落,人数并不算很多,但如此地充满生命力。
反观自己岩石部落,一直自诩这一带最厉害的部落,但如今看来,却并非如此。
特别是经过石的这么一捣乱,原本接近千人的部落现在变成六七百人的部落,元气大伤,想要恢复原来的活力,恐怕还得要两三年的时间。
不过要是能跟凤凰部落一起合作,娅相信,或许不需要两三年那么长时间。
桑榆也得到了岩石部落把伤员送回来的消息,原本在养殖场正在给小动物们点数的她,立即骑上白雪朝关隘处跑来,“终于回来了,眼看天越来越冷,我都后悔不快点让你们早点出发。要是下雪了,到时候娅她们可就不好回去了。”
桑榆一见面愉快地和娅打招呼,又查看了几名战士的伤势,见到都在好转了,终于放下心来,高也带人把伤员抬回去安顿。
她又把香和几名陪护人员给夸了一遍,让她们回去好好休息,回头再给她们接风洗尘,把表彰大会给补上。
娅则兴奋地拍了拍她的肩膀道:“我真没想到你们部落现在已经建设得这么好,搞得我一进来都不想走了。”
“那就不走了,给你盖个房子,长久定居在这吧。”
两人开着玩笑,在众人的簇拥之下朝集聚区走去。
伙房旁边以前有个餐房,之前还没有从鹰部落救来人,也还没有盘炕的时候,大伙儿就是在这个餐房里面过冬的。
现在部落人多,进餐房也容纳不下那么多人,只要不下雨,大家都在露天用餐。
如今这件餐房改成会客室,来招待这些外来人,刚好合适。
腊月的天气很冷,圆也提早在会客室里烧好了两个炉子的炭火,一进屋,一阵暖气扑面而来,暖呼呼的。
娅这次带过来的有十个人,五男五女。
那十个人进屋后自觉地围到另外一个炉子处,只剩桑榆和娅二人独霸一个炉子。
那几人看着炉子里干干净净的炭火,一丝烟火都没有。可却散发出十分灼热的热度,觉得十分惊奇。
娅自然也注意到了,问桑榆这是什么柴火,怎么不像平日里他们烧的柴火那般冒出滚滚浓烟。
桑榆笑着把炭的做法和好处解释了一遍,接着道:“你们人手够多,可以试着做这种炭,用不完可以拿来跟我们换,有多少要多少。”
娅有些迟疑道:“有多少要多少?那你们制作木炭的方法能告诉我们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gl/b/bjNz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基建文 大猫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