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的问题我来解决。”
“二雪——带二十人四十马回去,让高安排,把去年存储的一半木薯,干的湿的都运过这边来,黍米也运一半,陶碗按人数再运一些,大陶鼎再运十个,一次运不完就分几次。”
“是首领……”
“你回去后,通知岩带上一百人,大后天一大早起来,沿着河岸一路往西,在鹰嘴湾那个地方,和我过去会合,吩咐苗把所有的我之前交代的东西全都带上,我们要去那里捕鱼。”
“是首领!”
二雪领命而去。
其他人都分到了工作,赶紧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忙活。
桑榆回到营地后,去了桐镇的食堂那边。
看到良正忙碌着煮汤蒸木薯。
于是她转头就让守卫通知克再安排五个人来食堂帮忙,人手不够的,就从第一批新人那里挑几个这段时间表现得好。
安排完这些后,桑榆又朝各个区域前去巡逻。
守卫也寸步不离地跟在身后。
分区域分房这件事情本来就是有组织有纪律,每个队再有五个管理人员跟着一起入住,还有十几凤凰部落的战士时刻监督着,闹也闹不起来。
流民们两人一屋住进去后,每个屋子的炕也开始烧了起来。
冻僵的人们终于恢复了知觉。但肚子饿得紧,都在眼巴巴等着食物。
食堂那边多了几个人的人手之后,克的工作量一下子减轻了起来。
各个炉子烧得旺,木薯和素汤很快就好了。
这群流民多日未进食,看着就是饿了很久,肠胃脆弱,就算有肉,也不适合第一顿就吃。
所以前面几顿,能暖身饱腹为上。
一担担的汤水和木薯被挑到每个区域前面,人们这才一屋接着一屋排队出来领饭。
陶碗不够的,只能用临时的竹节碗来代替。
一大碗汤下去,再配上两个木薯,这群人终于活了过来。
尝到盐味的他们也着实被惊到了,回想刚才看到马上那些威风凛凛的战士,看到他们的穿着,还有骑着的那些高头大马,身上的武器,这才后知后觉地,知道自己是来到了一个了不得的部落。
桑榆回到木屋后,思忖良久,最后决定,打算把桐镇原先的第一批四百名新人,全部迁往新地。
毕竟要是全部都放在这里,克的管理压力非常大。
去了新地,周边都凤凰人的老人,那里氛围特别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管理系统,配合着优渥的生活条件,不担心这群人会起异心,转化效率也会更高。
而且正好补充新地的劳动力。
到晚一些克过来汇报工作的时候,桑榆便将这个想法说了出来。
克明显觉得身上的担子轻了不少,忙点头赞同。
“那名老者怎么样了?”
“喝了热汤,精神了些,安排在一号区域。”
“把他带到我这来吧。”
桑榆说完,想了想道:“算了,还是我过去吧。”
说着就套上兽皮大衣,出门去了一号区域。
老者就在第一个房间,此时坐在炕上闭目养神,屋内暖和的气温让他的脸色看起来好了很多。
最难得的是,她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对屋内的设施充满好奇,看样子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听到脚步声,老者张开眼睛。
见到是桑榆,他颤颤巍巍从炕上下来,冲她弯腰一拜。
桑榆本就来自文明社会,见他如此,自不倨傲,浅浅弯腰回礼。
“一直听说凤凰部落有个女首领,很了不得,今天见到了,确实不枉我们这群人不远万里前来奔赴。”
桑榆听他说话谈吐,又有计量词,遂问道:“老人家是来自哪里,听您说话,感觉您的老家可比凤凰部落发展的要好一些。”
“我的老家已经没有啦,这些年周游各地,就是多了些见识而已。”
“我们部落缺的正是有见识的人,老人家您是来对了。”
老者笑眯眯,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能够给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如此足够的尊重,他对桑榆的第一面还是很满意。
“现在外面不好过,总得找个依仗的地方。”
“这些人都是跟您一起的吗?”
老者摇了摇头,“是也不是,反正就走着,到一处捡一些,下雪了,就捡得越来越多了,他们也不全听我的。”
“这么多人,能相互扶持走到这一步,您太谦虚了。”
聊了一会儿下来,这老者见多识广,谈吐也不俗,坦坦荡荡的,给桑榆留下的印象还不错。
他看和谁关系都不错,可以真说要跟谁关系好,也没见有谁,倒是在外头的时候有些小孩子愿意亲近他。
而且老者在中部地区住过一段时间,那里也开始流行文字,老者会一些,要是真留下来,还是大有用处。
桑榆这里缺的是研究文化的老学者,她一天天要搞生产,这些年轻人虽然跟着她学了一阵子,但根子浅,钻研精神还不够。
“老人家怎么称呼?”
“我叫庄……”
桑榆脑海里下意识就出现了「庄子」两个字。要不是时代对不上,她真的以为自己见到了传说中的大人物。
摸了庄老的底后,桑榆笑道:“桐镇这里虽然简陋,但吃和住目前都能够有保障,老人家可以放心地在这儿休养,等天气好了到时候我让人接您到新地去瞧一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gl/b/bjNz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基建文 大猫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