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河带着应厘等人到南海郡后,以经商为名,四处收集俚人的信息。
行至高凉郡时,应厘行医济世救了一些俚人,因此得到了冼采的尊敬。
在冼采的积极争取之下,碧河与之达成了贸易的共识,冼氏出售一些矿山给碧河的人开采、冶炼,而碧河这边需要支付的不仅仅是钱财,还有盐、铁等物资,同时,也要教会俚人更加先进的耕种技术。
如此过了两三载,双方的往来算得上是十分和睦,但没想到北边的战事起了,南边也要跟着凑热闹。
……
赵商容接见了冼采之女冼策,从对方的口中得知,此次准备造反的是合浦郡的俚族,他们试图联合冼氏,所以派人到高凉郡游说。
目前冼采已经竭力劝阻高凉郡太守冼岩,另一方面又连忙派女儿到南海郡来告知大王,希望大王能早做准备。
合浦郡具体来说是属于交州管辖的,但交州的军事也是由赵商容节制的,所以冼采派人来告知大王也十分合理。
大王已经明白冼采的意思了。
她作为俚族的首领,没法站在朝廷的立场来反对合浦郡的俚人,但她深知俚人打不过军备精良的朝廷兵马,所以也不希望自己人去送死,特意派人来告知朝廷,关于俚人要叛乱的事。
她想着坐山观虎斗,最好别牵连到她这一族。于俚人,她已经劝过了,做到了问心无愧;于朝廷,她也没有让族人参与谋反,保全了族人,也希望朝廷能放她的族人一马。
赵商容招底下的将领来商议此次平定叛乱的大方针:“造反之人不可放过,若是放任他们起事,则会使朝廷在这边的管控力下降,威望下跌。但亦不可牵连,避免造成更大的冲突,使得俚人团结起来对抗我们。”
这些将领里,虽然有些是她从建康带来的管理王国三千兵马的,但广州、交州还是有不少此前就驻扎在此的将领,他们早已熟悉了俚人的作战方法与能力,对付他们游刃有余。
对这样的人才,赵商容十分看重,因此宣布,此次作战若是能取得胜利,对他们的奖励只会比以往更多!
赵商容没有亲自去监军,她派出了秦鸠,让他去捞个军功,将来好找机会将他调回建康。
她来广州是为了躲避权力的纷争,但她并不愿意让身边的属吏、将领也跟着她到这边吃苦,所以,一有机会,她就会安排他们回建康去。
如今,她的身边属吏更迭,像文学陆康、大农庾释之、常侍崔膺等都已经回建康,任别的官职了,代替他们的是一群刚释褐的寒门子弟。
秦鸠因为忠心,拒绝了一次升官的机会。
但赵商容可不能因为他的忠心,就让他在此地虚度年华。
远离建康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赵商容可以光明正大地征辟官员,而不用朝廷过问。
这不,她征辟了碧河为专门替她处理文书的主事,朝廷对此一无所知,但南海郡的百姓却都知晓她是正儿八经的女官。
……
冼策在完成母亲交代的任务后并没有立马回去,她对中原的文化也十分感兴趣,尤其是见到比高凉郡繁荣许多的南海郡时,便产生了留下来学习这儿为何可以这么繁荣的念头。
赵商容没空天天招待她,便让碧河这个学会了一点俚话的主事接待她。
殊不知时间久了,竟然还引发了碧河与枕月之间的情感危机。
那冼策是个活泼的少女,跟碧河相处久了,难免对其产生欣赏之意,总是想着将她挖到俚寨那边去,将来帮助她治理冼氏。
枕月见碧河陪冼策的时间甚于陪自己,自然生出醋意。
偏偏碧河事事以公事为主,在她看来,好生招待冼策,完成大王的使命才是重中之重,对枕月的情绪便有些忽视了。
枕月心中的委屈不知诉与何人听,恰逢她看到应厘为了应对春夏之际弥漫的瘴气而忙里忙外,便主动去帮应厘的忙。
等碧河无意中撞见枕月对应厘展露出别样的笑容时,才深知后方失陷了。
赵商容知道后,很不人道地吃起了瓜。她不仅自己吃瓜,还拉着王摇霜一起吃。
“哎,摇儿觉得枕月变心了吗?”赵商容问。
王摇霜:“……”
大王真是八卦!
不过,她也有些好奇。
“枕月与应神医相差了十岁,应该……”王摇霜犹豫。
“十岁年龄差算什么,应厘是神医,对于如何保持青春、身体强健很有心得,所以,从外表来看,她们之间也没有太大的差距。”
“但是年纪相差大,很多观念就会不一致。”
赵商容笑了笑,应厘跟枕月何止差了十岁,是一千五百多岁!
在付出了真心的情况下,应厘能说服自己接受华阴公主,定然也能说服自己包容枕月的观念。
不过,以赵商容对应厘的了解,哪怕枕月对应厘动了心,应厘也未必会对枕月动心。
她这人道德感强烈,是不会在知道枕月跟碧河是一对的前提下,介入到她们之中的。
果不其然,应厘知道枕月跟碧河闹矛盾后,不仅没有介入破坏她们的感情,还主动向碧河说明,枕月只是过来帮她的忙,偶尔向她诉苦,说些心事之外,并没有什么亲昵的举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爽文 甜宠文 方便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