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便停下问道:“同平章事有什么要问的?”
“中宫缺位已有七年之久,凡天下大庆,需帝后为表率,陛下临观稼殿,而亲蚕宫废置已久,臣请奏,立后!”
宰相的话出,满朝文武皆不安定了,明君不会轻易废后将平衡打破,也不会轻易立后再动国本。
“朕方才要说的也是此事。”
“陛下,臣请立,李贵妃为后!”以宰相为首的政事堂,文臣之列跪倒一片。
“臣等附议,请立李贵妃为后。”
与政事堂所对的武官之列,枢密院在最前,以枢密使姚慎为首。
“陛下,臣有异议,皇后为一国之母,天下表率,当立贤立德。”姚慎出列反对,“贵妃为皇六子楚王生母,楚王有过,于今戴罪革职府中,况且李氏一族本是谋逆的罪臣,故贵妃不可立为后!”
“楚王已经外出置第,是外朝臣子,与内宫何干?”
“难道楚王外出置第后就不是贵妃的儿子了吗?”
“天子宗室,枢密使身为朝中元老,怎敢如此直言不讳!”
“陛下!”
“好了,枢密使既然说贵妃不可立,那依枢密使之见,六宫之中,当立谁?”
“赵王生母,淑妃,沈将军持掌殿前司,护卫京畿安全...”
“呵,枢密使难道忘了,赵王的妻族也是贵妃娘子的母族吗?”
姚慎的话被打断,旋即侧头冷了一眼,“女子出嫁从夫,赵王妃受册入府便是太子宗室...”
“李贵妃入内宫为妃,何尝不为天子妻妾?”
姚慎语塞,“你!”
军政二府意见不和,于朝堂上争执不下,皇帝便看向一旁静观不语的三司副使,三司使未设,如今以三司副使总管三司。
“三司副使有话要说吗?”
三司副使出列,楞道:“啊?”
“朝堂之上,天子与诸臣议政,计相怎可分心?”
三司副使便跪下,“陛下,臣知罪,臣在想月中太子寿诞的事宜,因为接连的大宴与皇子大婚,连续从三司支出...”
“行了,免你的罪,两位宰相意见不合的要立后,你给点意见吧。”
“立后?”三司副使看着姚慎又看了一眼同平章事,“三司可拨不出立后大典的钱。”
“这个月太子寿诞,紧接着是端午,哦还有,太子寿诞前沅陵县主也要出嫁了,礼部及太常寺都在问三司要钱,若非要立,那大典就只能等到来年举行了。”
“让你给意见,不是让你筹备立后大典。”
三司副使便朝皇帝躬身,“陛下的两位娘子皆是从潜邸时起就陪伴在陛下身旁,也都为陛下诞有子嗣,故而皆可立,然,天子凡亲有五等,一曰皇帝周亲、皇后父母,此,宗正卿应该比臣更为清楚,故立后,除妃子自身品德,还要看其家世,父母如何,兄弟如何。”
三司副使没有直言偏向谁,给出的话却让人无法反驳,也让两位宰相停了争执。
第75章 克定厥家
皇帝端坐在明台上,阴沉着脸色,缓缓道:“那么就这样定了吧,至于立后大典的吉日就由太史局去定。”
三司副史回头看向臣工之列,“太史令,今年可不行,三司没钱!”
“好了好了好了!”皇帝起身,打仗没钱,逐渐运河没钱,三司副使就会天天嚷嚷着没钱两个字,听得皇帝耳朵都要起茧子了,更何况他现在心烦的很,“散朝吧!”
皇帝先行离去后,臣工们也一一出了垂拱殿。
“楚王妃可是计相的外甥,计相怎能在朝堂上帮着赵王的人说话?”
三司副使看着同平章事,虽不喜,但表面还是十分的客气,解释道:“家父曾教导,在其位谋其政,为人臣子,便该为君尽忠,为民谋福,下官这是帮理不帮亲,三司还有事,下官先失陪了。”
同平章事看着三司副使匆匆离去的背影,甩袖冷哼道:“姜氏!”
散朝后皇帝催促着抬轿子的人快些,辇车停在文德殿前,皇帝便迈着大步走入偏殿,见人就吼,“都滚出去!”
旋即又伸手吼道:“地图拿来!”
皇帝走到屏风前,上面所汇的地图只有天下各路,并未标注地名。
跟着一路小跑过来的内侍们纷纷瘫倒坐在石阶旁,紧接着就看见殿内出来一群脸色慌张的宫人。
赵慈与小黄门抱来一副长长的卷轴,“麻烦起居舍人帮忙搭把手。”
韩汜放下手中的纸笔,“哦。”
“朕给了他机会!”皇帝看着地上摊开的疆域图,“他既然这般不想留在京中,那便不用等到端午了!”
“陛下是在说楚王么?”韩汜端着手随在皇帝身侧。
“朕本以为他比那两个哥哥聪明,会明白朕的用心良苦。”皇帝侧头看着韩汜,沉声道:“不是天晴,是天黑!”
皇帝又回过头,俯视着自己治下的一角,“雷州吧这个地方临海,朕看他弱不经风,就是要多吹吹风才好!”
韩汜低头看着,缓缓道:“开封此去至雷州三千七百七十七里,就算最快的来回也需要月余,陛下若不解气,不如琼州吧,去琼州还要乘船渡海,没有个三五月是回不来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强 年下 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