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端起成王递来的茶,浅笑道:“侄儿知道四叔跟随官家多年,朝堂根基稳固,所以侄儿这次来,是有事要求四叔的。”
成王微微低下头,捣腾着手里的茶壶,“小女已嫁入韩宅,三王但说无妨。”
“侄儿有份东西,想请这一任的御史中丞瞧瞧。”赵王将两封书信从怀中取出,轻轻推移到成王坐前。
成王顿下手,将视线转去,“这是什么?”
“四叔见了便知。”
成王抬眼看着赵王,旋即伸手将其打开,大惊失色道:“这...”
“四叔不必惊慌,其实沅陵嫁给谁都是一样的,她是本王的妹妹,本王自然会护她周全。”
“三王想让御史台借此弹劾太子么?”
赵王点头,“不仅如此,还要由三司会审,甚至是陛下亲鞫,届时...”赵王极为阴险的笑道:“还是四叔眼光锐利的,倘若事成,我会让韩汜为相,继任中书,不过,”赵王俯身凑上前,“是中书令,而不是判中书省事加兼的同平章事!”
成王将握杯的手收回,旋即起身抻了抻广袖,朝赵王弯腰拱手道:“若是三王能庇佑小女一生,臣,任凭差遣,万死不辞!”
赵王听后大笑的起身,很是客气的托扶着成王,“四叔与我是一家人,四叔又是我的长辈,如此岂不是乱了辈分,侄儿受不起。”
成王微微抬头,“三大王是官家的嫡子,受臣子之礼,理所当然。”
赵王便开怀大笑道:“那就,让御史台三院联名上书弹劾储君吧,四叔只要做好这一件事,剩下的,交由本王。”
就在成王准备应答时,书房的门被女使敲响。
“王爷,姚相公求见。”
“师父来了,本王正巧要去找他说这件事呢!”
成王意会,朝外吩咐道:“将泰山请到书房来。”
“是。”
第91章 克定厥家
扶风郡,岐山县。
距离立后大典已经过去一个月,除此外京中再无其他消息传出。
至晌午,岐山县的衙门口停了一顶官轿。
“凤翔知府到!”
“阿郎,那个什么凤翔知府又来了,不是又来故意找茬的吧。”
楚王将手中的笔搁下,准备起身,一旁的主薄压着她的手摇头道:“他是一府之长,魏知县万不可鲁莽冲撞啊。”
“本官知道。”
衙门大堂院子里的仪门由内打开,岐山县的衙役们列成两排迎接。
楚王站在门口一动不动,直到刘书柏用力扯了扯他的袖子,“知县,莫要忘了行礼。”
楚王这才拱手,“下官,见过知府。”
凤翔知府挺着个大肚子走近,朝楚王的肩膀拍了拍,“嗯,本官这次来一是视察,二也是来嘉奖你的,听说你治理岐山政绩卓著,又听说你熟悉大宋律法,接连破了好几个大案。”
“下官不才,只是颇好读书。”
知府笑了笑,旋即笑止,“年轻人有能力是不错,但是也不要因此骄纵而忘了分寸!”
“是。”
凤翔知府绕着岐山县衙走了一圈,看着堂内案桌上的公文,“人长得端正,这字果然也与人一样漂亮。”
刚从京城回来不久的知府看着楚王,觉得和谁相似,又像在哪儿见过,但不知怎么的怎么想都想不起来。
楚王不做回答,刘书柏便又扯了扯她,她只得无奈道:“多谢知府夸赞。”
“不要高兴的太早,本官这人一向赏罚分明,倘若你哪天犯了错,本官也是不会留情的。”
“下官明白。”
一个时辰后没有等到新任知县表示的凤翔知府,与他们寒暄了几句便板着一张脸离去了。
“岐山县是富县,他屡屡来不过是为了索要贿赂罢了,知县您...”刘书柏看着楚王。
“上任知县也都是这样吗?他这样的人,到底是怎么做上知府的?”
“他是宰相的门生。”
“宰相,哪位宰相?”
刘书柏看向四周,旋即走近楚王低声道:“中书那位同平章事,知县从京城而来,应该知道同平章事是太子的外祖吧,这样的人,我们怎么敢得罪啊。”
“原来如此…”楚王转头看着知府离去的地方,微眯起双目。
凤翔知府刚走没多久,衙门口就又来了一批人。
“扶风知县到!”
一个与刘书柏年岁差不多的青袍官员走入内,“魏知县,许久不见啊。”
身后还跟着一个穿圆领窄袖的年轻人,很是懂礼道:“魏县令好,刘伯父,侄儿来给您问好了。”
楚王身侧的刘书柏见到扶风县县令与其子,脸色瞬时煞白,“下官见过,张知县。”
“扶风县衙没有公事么,扶风县令怎的有空到我这岐山来了?”
年轻人跟在扶风知县身后,凑拢小声道:“爹,爹爹,儿出门前跟您说的那件事您别忘了。”
扶风知县摸着胡子,“本官不是来找魏知县的。”旋即转过身朝刘书柏笑眯眯道:“本官这次是来找刘主薄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gl/h0CM.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强 年下 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