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若想要重用这一榜的进士便要取士公正,不但主考官如此官家自己亦是,因为只有如此日后重用起来方才不落人口舌。”
皇帝便吩咐道:“太宗年间有唱名之始,命礼部恢复太宗旧制,取消武宗时皇帝拟定名次时的先行拆封,弥封的誊录试卷在排名之后由崇政殿唱名时于御前对号拆封,有司去考制,之后将拟定的流程送至垂拱殿。”
内侍一旁的绿袍官员将皇帝所言记刻下,旋即躬身,“是。”
“此次廷试如有与考官亲嫌者亦移别头试,将讲武殿作为别头试的场所,集英殿廷试照常,恩科如旧。”
“是。”
大臣与内侍走后,萧幼清又仔细的看了一遍省元的卷子,“自开科取士将近百年,得三魁者才不过二人,省元是个好苗子,连中两元...”
皇帝却担忧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作者有话要说:北宋贡院有过很多次搬迁(除了政事堂学士院等,像三省六部及九寺办公机构都在宫外,开宝寺也曾作为贡院,嘉佑年间始,元丰年间一场火死了很多官才作罢。)
别头试:主考官亲嫌“皆移试别头”王介之跟吕相夫人隔了N辈了,说客点才唤个姑母姑夫(王家是做生意的不排除想攀亲戚的嫌疑)
恩科(特奏名,前文作话有解释,屡次落试者由地方州官申保奏礼部,不经解、省试直接赴殿试。)
宋代的科举可以说算是很公平了,誊录,弥封,糊名。会对试卷原卷进行排号,然后有抄手抄一份贴上号。皇帝提名的时候也不会拆。唱名的时候拆,也就是公布名次的时候。
啊,古人都是满满的仪式感。
官家:“姐姐晚上想干嘛呢?”
圣人:“官家觉得呢?”
官家:“睡觉???”
突然想起来姐姐还染了指甲呢(我比较喜欢红色,不知道为什么,可能看起来比较御吧……)感谢在2020-06-06 06:22:34~2020-06-06 19:08:2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风来吴山叽、尼昂、从前有座山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不吃香菜 10瓶;言商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06章 皇以间之
三日后,乾元三年三月十九日在集英殿举行殿试。
进士科举人殿试校考复考一遍礼部省试的诗、赋、论,三场,限于一日内考完。
十九日一大早,天色还未亮数千名过省举人便骑马坐车赶赴大内,宫城西华门前穿白襕衫的举人纷纷下马,由家僮将马匹牵回。
大内传出鼓声阵阵,回荡在宫城四角,钟鼓院太史局报时的官员扯着嗓音, “朝光发,万户开,群臣谒...卯时正!”
——咚咚!——咚咚!——
徒步的举子们在鼓声中加快步伐,一辆简朴的马车停在西华门附近,车上走下来一个白袍,刚下车便闻到了一股清淡的花香。
章厚抬头楞了一下,朝眼前一个干净飒爽的年轻男子笑道:“王兄来得也这么早,春光满面,看来这三元非王介之莫属了。”
王文甫骑在马上只朝章厚抱了一拳旋即继续向前,“人汹汹,鼓冬冬,襟袖五更风;大罗天上月朦胧,骑马上虚空;香满衣,云满路,鸾凤绕身飞舞;霓旌绛节一群群,引见玉华君。”
入宫后由内侍集中引入集英殿前院的坐次榜前,举人对号入座。
考校官仍有省试两位知贡举及礼部官员担任,内侍将盛有新考题的匣子送往集英殿交考官当众拆封。
钟鼓院的改时鼓敲响后,知贡举点燃香篆,“开试!”
垂拱殿位于集英殿之左,殿前廊道相连,校考官及内侍于两殿的廊道往返向皇帝汇报殿试情况。
“官家的字越发精进,小人看了觉得有赶超吕相之势。”
“他写了半辈子的东西,于书道已是炉火纯青,我不过是涂涂画画班门弄斧罢了。”皇帝将笔搁下,抬头望着朵殿内的屏风,“修建运河,开科取试皆已在路上,扩充军备...三司的赤字实在是让朕心有余而力不足。”
“等到运河疏通东西无阻,南北两地顺畅必能将三司的亏空补上。”
“对,不能着急。”
楼阁东边碧瓦上的光渐渐向西移去随之一点点消失,集英殿的殿试从白天一直持续到日落,天色渐渐黯淡还剩下最后一道策论。
集英殿巡查的前省内侍从廊道匆匆赶入垂拱殿。
“官家。”
“考完了?”
“回官家,最后一试还在进行但是天色已经暗了,两位知贡举让小人来请示官家。”
“赐烛延时。”
“是。”
殿中省将备好的数千支蜡烛抬进集英殿,在过省举人的帷幕里各自点燃照明的灯烛。
最后一道论的考题只有两个字,两个显眼的大字,国政。
诸过省举人理解不一所答也尽不相同,伴着烛火,不少举人写完密密麻麻一张纸后又将其攥成纸团丢弃,时而陷入沉思时而皱起苦涩的眉头,落笔一气呵成者极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强 年下 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