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谁在人群中高声呼喊:“天佑我大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沿街百姓纷纷跪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街边拿着鲜花的姑娘一直想把花递给队伍中的人,只是有军队阵形拦着,她们靠近不了半分。
“天呐, 听说陛下今年也才十八岁。”
“陛下这些年一直在外打仗, 三宫六院里一个人都没有。”那些拿着花朵的少女们一边踮着脚尖往队伍里瞅去一边笑嘻嘻的议论着。
“那你可要跳得高一些让陛下好好看看你,说不定陛下就看上你了娶你做妃子呢。”
拿着一捧桂花枝的少女一脸娇羞地捶着旁边与她同行的少女, “哎呀你真坏,我怎么敢肖想陛下?”
“陛下果真是少年英雄,若是谁嫁给陛下, 那肯定是修了八辈子福分吧!”
“哈哈哈,你就贫嘴,那还用得着你说?”
少女们嬉戏打闹的声音愈来愈远。
青年坐在马上远远就看到了皇宫门口那一行站着的官员,他眼神四处张望着,这次他没费多少功夫就看到了站在众官员面前的宣凤岐。
军队离皇宫越近,他的心跳动地就越厉害。已经五年都没见了,随着距离的拉近,那人的身姿逐渐清晰起来。皇帝的御驾停下时,文武朝臣跪地山呼,“臣等恭迎陛下凯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青年翻身下马,或许是心心念念之人此刻就在眼前,他竟不敢走上前去了。他迈着沉稳的步子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到人群之前,随后弯腰朝那人伸出了双手。
谢云程走时宣凤岐没有去送只是远远眺望着,但谢云程回来时他却来迎接了。谢云程走时他们两个闹得很不愉快,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宣凤岐早就气消了,今日前来迎接也是因为谢云程所立功劳实在居伟,他是为了不落人口实才过来的。
他原本是这样想的。
可是当他看到伸到他面前的那一双布满厚茧的手后却愣住了。他此刻也有些不敢抬起头来看那孩子了,因为即使他看的再不仔细也能清楚看到眼前这双手的手背上还有几道浅浅的伤疤。
宣凤岐迟愣之时,只听那人用清冽的声音说道:“皇叔为何不起?”
宣凤岐听到这声音之后抬起头来朝着那人看去。
五年过去了,当初的小少年已经长成玉树临风的高大男子。谢云程的脸颊上的青涩已全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棱角分明的轮廓。他的剑眉上挑,鼻梁高挺,俨然已是一副威严帝王的样子,其中唯一不变的可能就是那双永远亮着的眼眸。
宣凤岐迟疑了一下后想伸出双手提起衣角自己起来,可是未等他做出动作,面前之人便迅速伸出一只手来抓住了他的胳膊。宣凤岐动作一顿他有些惊诧地看向谢云程。
谢云程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他紧抓着宣凤岐的胳膊随后一使力便将他扶了起来。
面前之人的阴影笼罩着他,直到现在宣凤岐才发现谢云程比他高出一个头,想当初谢云程走时也才到他肩膀那么高,没想到五年过去了他竟长得这般高了。
宣凤岐见状将自己胳膊从谢云程手中撤出来,“臣多谢陛下,陛下一路上怕是辛苦了,宫中已为陛下凯旋设下宴席,还请陛下随臣前往。”
他话说完之后,二人之间就陷入了一阵沉默之中。谢云程没说要走,他便不能走,他们就好像等待着对方开口一般。谢云程就这样静静凝视着低着头的宣凤岐,许久之后他才开口:“不急。只是皇叔,我走了五年,除了这些你没有其他的话跟我说吗?”
宣凤岐听到他这话后继续道:“陛下在外征战,必是饱经风沙。陛下传来的书信臣都看了,臣……十分担心陛下。”
谢云程听到之后这些之后紧锁的眉头才稍微舒展开来:“我回来时塞外正下着雪,这让我想起了你以前是最喜欢看雪的,我心里记挂着这些,便日夜兼程赶回来。”
宣凤岐听到谢云程提到了从前脸上露出了丝悲戚。以前他确实陪着谢云程一起在他的院子里看过雪,他说他以前住的地方总不下雪,玄都每年都有大雪,所以即使下雪时外面很冷,他也想看看,于是那个时候谢云程便窝在他怀中陪他一起看着庭院纷飞的白雪。
谢云程每次身上都很暖,比炭火还要暖和,所以他说最喜欢跟谢云程一起看雪。
宣凤岐愣了许久,他确实有很多话要问宣凤岐,但此刻千言万语却化作一句:“多谢陛下记挂着。”
谢云程眸中的神色忽然淡了下去,他道:“这些年多亏有皇叔在玄都筹谋,我与将士才无后患之忧。”
宣凤岐听到他这话后眼中闪过了一丝光。他知道谢云程说的是什么——谢云程在外征战的五年里,后方送来的粮草武器还有士兵们的冬衣从来都是充足的。现在大周人人都知道他谢云程打了胜仗,但若无宣凤岐在后面支撑着,这仗就不会只打短短五年了。
宣凤岐道:“陛下与我大周将士在前线打仗,臣等自然是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
“……”
谢云程久久不语,就当他想要再说些什么的时候,他身旁的副将便赶来,“陛下,时候不早了,将士是否要回营休整。”
谢云程听到这话后回过神来,他微蹙起眉来:“你带他们都下去休整吧,等到了晚上时孤会设宴犒劳诸位将士。”
“是,末将得令!”
……
那些军队浩浩荡荡跟随皇帝仪仗进入皇城,满朝文武此刻也跟随在皇帝身后不敢有一丝懈怠。只是在此期间,宣凤岐忽然觉得胸口闷闷的喘不上气来,服侍他的宫女见状连忙上前搀扶住他,“王爷,王爷您怎么了?”
宣凤岐见这小宫女一惊一乍的,于是便连忙摇头,“嘘,本王没事,你小点声。今日是陛下凯旋的大日子,本王都是老毛病了,不许声张,听到了没有?”
小宫女听到了之后点了一下头:“那王爷是否要去歇会儿?”
宣凤岐看着逐渐消失在宫门的队伍,他摇摇头,“不必了,今天晚上陛下要设宴犒劳凯旋的将士只怕是还有的忙,你去把本王放在寝殿床头的香囊取来。”
那宫女听到后:“是,奴婢遵命。”
夜幕悄然而至,而皇宫的太液池的高台上却热闹非凡。谢云程为了犒劳将士特地命人举行了为期三日的庆功宴,当然庆功宴也不只是让将领们吃吃喝喝。这五年里他带领的兵曾无数次救他于危难之中,如今他既然回来了,那么那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将士们该封官的就加官进爵,该赏赐的就赏赐些金银财宝。
谢云程回想起五年前他初到军营时便是惊险一场,他到塞外中关大营时耿志山所说的“证据”已经传到了他的亲信手中了,其中便有中统将军曹应,他在成为将军之前曾在耿志山身边处理军情文书,所以当他看到了耿志山递来的当今摄政王毒杀先帝的证据便想鼓动手在边塞中央函谷关的十万士兵赶回玄都讨要说法。
只是这时谢云程下达了御驾亲征的旨意,而且没过多少时日这小皇帝就到达了边塞大营。谢云程看得出来曹应忠于耿志山,于是便将耿志山传给他的半块兵符给曹应看,他说耿志山临终前将宣凤岐毒杀先帝的事情都告诉了他,但此事事关重大,牵扯甚广,耿老将军还没跟他商量好就把消息送到了关外。
曹应听到这些后仍是半信半疑。
-----------------------
作者有话说:小谢现在恨不得立马出柜
第134章
谢云程想曹应在得到消息后没有立刻带动自己手下的兵回玄都肯定也是心有疑虑的。谢云程从这个方向下手, 并且告诉他,他早就知道宣凤岐有图谋不轨之心,只是现在玄都大部分的权力都集中在宣凤岐手中, 他就算是想为先帝报仇也是有心无力。
先帝已死,处置宣凤岐事小,可是若是因为这件事而牵连无辜百姓那可就得不偿失了。谢云程还是对曹应说自己也曾多次受到宣凤岐暗害,他此次御驾亲征就是为了立下战功,收敛军心, 也好日后回玄都跟宣凤岐算账。
其实谢云程说到这里曹应就算不信也只能按照谢云程的意思来。先不论耿志山交到他手中这份证据的真假,就看在谢云程有兵符这一点来说, 塞外的四十万大军全都要听少年的差遣。
虽然曹应在谢云程的授意下先把宣凤岐毒杀先帝这件事暂时按下了, 但他却全然不相信眼前这个只有十三岁的少年夸下的海口。但是当小皇帝带领二百精兵打了场胜仗之后他却不得不相信了。
自从大周与北召在衡城一战后,将士们的士气便锐减了许多。谢云程的到来以及那场以少胜多的战役重新点燃了灰白的军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