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湖去缸里舀水把笋子洗干净,切好了找个簸箕晒在低矮一些的厨房顶上。
隔壁院里赵方初不知在跟谁说话,两个声音都是俏皮的,杨冬湖听着倒像个姑娘。
没过一会儿这股叽叽喳喳的声音就朝自己院里来了。
杨冬湖扭头看去,一袭亮黄色衣衫的姑娘站在门口朝他俏皮的招手:“冬湖哥哥,我来啦。”
“小语?”杨冬湖看清来人,惊喜道:“你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朱小语蹦蹦跳跳的进来,虽然只比赵方初小一岁瞧着一点儿也不像大姑娘,她个子不高,说十三四岁也有人信。
院里都是相熟的人,朱小语一点儿也不扭捏,凑过来看杨冬湖在干什么:“我跟我爹来请我姑去我家里住几天。”
她声音放低一些,说话时嘴角弯起笑来:“我嫂嫂有喜了。”
“这么快?”杨冬湖诧异道。
朱一程刚成亲不到半年,这么快就有了喜确实值得让人高兴。
“嘿,我也觉得快,才刚知道呢,还不满三月,村里人说头三个月不好让人知道,但我们家对这事儿都是两眼一抹黑,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找我姑来了。”
朱一程没有娘,奶奶年纪又大了,媳妇怀孕家里只有公爹不好插手,朱小语又没成亲什么都不懂,新媳妇的娘倒是能顾着,只是她家兄弟的孩子也是刚出生不久,她娘也是分身乏术。
朱家顺没法子,套了马车匆匆赶来请朱翠兰去看顾两天,好歹把朱一程教会了怎么伺候怀孕的媳妇,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让他心里有个数,这可是头胎,万一自己琢磨着照顾有个万一后悔都来不及。
朱翠兰光看别人家生孩子,娘家也是家,如今也真的算是来到自己家里了,从知道这个消息开始就高兴的跟个什么似的,二话不说就应了下来。
收拾了东西当晚就跟着朱家顺回了娘家。
朱一程在家里陪媳妇没顾得上过来,朱小语想叫杨冬湖和赵方初也一起去玩,可新媳妇怀孕还不到三月,朱翠兰怕人多冲撞了,就说下次再去。
杨冬湖倒还好,去玩的心思不重,但是赵方初玩性大,一听说不能去多少是有些不开心,不过他还算懂事儿,知道朱翠兰这是干正事儿去了,也没闹着非要去。
朱翠兰一走几天放心不下家里,跟杨冬湖交代了许多,菜园里的菜要尽快收成,要不然容易老,还剩哪些东西放在柜橱里别忘了吃,天热容易生霉。
杨冬湖一一应下让她放心。
赵方初只不高兴了一小会儿,朱翠兰刚走没多久就又展开笑颜,去拆舅舅带来的果子盒。
又想着反正明儿还要去镇上卖猎物,只要能出去玩去哪儿都行,跟杨冬湖俩人凑在一起嘀咕着明儿去镇上要买些什么。
朱翠兰娘家离得不近,朱家顺没留到吃晚饭的工夫就带着人回去了,还有不少的路要赶,天黑了心里总归是不安生的。
家里就剩小辈,连赵河吃完晌午饭就又匆匆回了镇上,没个大人管家,几人都不太饿,几人胡乱吃了点什么就各自回了屋子。
端阳节忌讳多,天黑以后不宜在外头多逗留,天还不晚,赵洛川总想做点儿什么。
俩人在一块久了他不说杨冬湖也能看得出来他心里在想什么,赶紧打住:“今儿日子不好,可不能做些奇怪的事情,要不可容易招邪祟。”
“你还知道这个?”赵洛川渐渐朝人逼近。
“我算出来的,今儿真不行。”杨冬湖昨儿被吓怕了,今儿肯定不愿意再来一回。
他抗拒的厉害,赵洛川也不会硬来,就只占了些手上的便宜:“今儿日子不好就罢了,你算算明儿日子怎么样?后天呢?”
杨冬湖嘴上说说而已,哪里懂这个,闭紧嘴巴不肯出声,叫人好一通占便宜。
第157章 酸话
刚过了端阳,田地里到处都是金黄一片的麦子,有勤快些的人已经弯着腰在地里辛勤劳作着,一把一把的收着沉甸甸的粮食。
庄稼人一辈子都跟土地打交道,唯一盼望的就是收成能好,今年的麦子颗粒大而饱满,镰刀下的一把竟比去年沉上不少。
眼看真是到了农忙的时候,赵洛川往日去镇上都是赶个大早,一路上几乎没什么人影,今儿不过是昨夜贪睡晚起了半个时辰左右,一路走来路上的行人居然就没有间断的时候。
去镇上的路程刚赶了一半,杨冬湖坐在板车上已经听见不下十来遍路边农户的感叹,光是夸麦子结的好的话语已是数不胜数,挥舞着镰刀的手一下比一下有劲儿。
清晨微风轻抚,吹来阵阵凉意,远不如晌午的时候热,大伙儿都是能趁着凉快多干一会儿就多干一会儿,这样晌午就不用顶着日头大汗淋漓的。
上回起哄的汉子林志与赵洛川相熟,他家的地就在去镇上的必经之路旁,低头弯腰奋力割麦子的空闲之余,抬头看向大道上行驶的板车,他抹了一把额上的汗珠,高声问道:“大川兄弟,又去镇上?”
“嗯。”赵洛川停住车子,望向他因为丰收而满脸喜悦的笑脸,应声道:“你家麦子今年不错。”
“嘿,是比去年好一些,你瞧,一亩地就能收不少,今年粮食多,你家里要是缺白面了回头我给你送一袋去。”
他话音刚落,从旁边站起身的妇人伸手一巴掌拍在他的背上:“整天就知道瞎胡咧咧,大川兄弟不比你有本事,人家一趟挣得比你多多了,你看人家那一车东西,换你十亩地的粮食都够了,要你在这儿装好人。”
这话听着叫人不太舒服,除了林嫂子几人面色都不太好。
杨冬湖认出来说话的人是上回的林嫂子,早就见识过她说话有些酸溜溜的,没想到几日不见说酸话的功夫一点也没弱。
林嫂子也不是故意说话难听,只是她一瞧见赵洛川车上拉着的猎物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再瞧瞧杨冬湖坐在板车上一身干净的衣裳和白净的脸庞,这种滋味就更甚。
同样都是嫁人的,怎么人家就能养的这么白净,不用干这尘土满天的累人活。
林志在一旁悄悄嘀咕几句,想说什么却又不敢太大声,林嫂子止住自己心里往上冒的那股子酸水,看着丈夫就来气,上手拧了一把他的胳膊:“这块地才割了地头上的一点儿,还不快点儿什么时候才能割完,后头还有十几亩呢,人家要去镇上你跟人家打什么差,再耽误人家办正事儿。”
不过不怪林嫂子给他一巴掌,粮食金贵,哪儿有说送人就送人的,同一个村子住着,你送了这个明儿要不要去送那个,少了谁心里都不得劲儿。
这一通下来,家里哪儿还能剩的下粮食。
赵洛川笑笑:“我哪儿能白要东西,肯定是要给银子的,谁不知道你家是大户,到时家里短缺了粮食我还真得掏钱去你那儿买几袋子呢。”
这番话让林嫂子脸上露出笑来,继续客套道:“那是,到时候我给你算便宜点。”
“那嫂子你们忙,我们先走了。”
“哎,去吧去吧。”
林志这人大聪明没有,人却还能称的上厚道,就是娶了个媳妇后耳根子软,什么都听媳妇的。
林嫂子虽然说话有时候有些许刻薄,可心不坏,她所求不多,能守着自己的小家安稳过日子就行。
也多亏着有林嫂子家里家外操持着,要不就按着林志今儿送一袋子米明儿送一袋子面的性格,要是真没有个厉害媳妇管着,别说十几亩土地,就是有几百亩土地也不够家里几口人吃的。
一行人都走了好远,还能听见身后林嫂子教训林志的声音,几人听过也不往心里去,一笑而过就罢了。
他们想的倒好,仗着家里没人管着,还想在镇上把自己的肚子填饱才回去。
可一到镇上傻了眼,除了街道两旁开着的铺子,平日里想挤在角落都没地儿的小摊子竟少之又少,往日拥挤的大街小巷一眼就能望到头。
这光景竟叫几人心里莫名觉出来一股子悲凉。
“逢双不逢单,今儿初六,该是逢集市的日子,人怎么会这么少?”杨冬湖还想着到镇上再买一碗上回的酒酿圆子呢,现在看来别说圆子了,街尾卖云吞的大娘在不在都不好说。
赵洛川稍一思量,猜测道:“夏忙时节,来的人便少吧。兴许那些摊主们也回去割麦子去了。”
头一回赶这么萧条的集市,两个小哥儿都有些兴致缺缺,东西买不了,猎物还得卖,赵洛川依旧还是把猎物送到食楼里去。
小二哥上回收了杨冬湖的饼,一见几人态度更加热络,忙把几人迎进去,找了个空桌子倒了几杯茶。
“来,快坐下歇歇脚。”
大堂里只坐着寥寥数人,小二哥不忙便拖了条长板凳跟他们一起坐在桌子旁边。
“今儿生意不太好?”赵洛川喝了口茶,问道。
小二哥笑笑:“夏忙秋收都这样,过了这两天就好了,不过赵兄弟不用担心,你带来的东西我们还是照单全收,本来这野味也不是咱们这样的泥腿子能吃得起的,镇上老爷们还等着打牙祭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