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小山梨,你也有糖,来,你自己拿着。”
小山梨原本还不肯接,回头看了看素禾,见她点头才接过糖怯怯的说了句谢谢。
她的声音太小,朱翠兰没听清,笑了一声后转头继续跟那些妇人说话。
朱翠兰这又是糖板车上又是肉的,早就有人看红了眼,说话的上回想去帮忙但没去成的三婆子,与金枝是亲妯娌,不过二人脾气差的多,三婆子说话做事儿要刻薄许多:“你家还没吃的?怕是那肉都要堆成山了吧,这才多久又买肉,怨不得你家养的狗都要比旁人的胖。”
上回金枝去帮忙的时候她还想一块去的,结果朱翠兰只说叫她吃席,没叫她帮忙,最后一桌的便宜没占到,她在金枝面前阴阳怪气的好几天。
“冬湖现在好些了没,哥儿不比姑娘,还是吃不下饭吗?”云巧娘家里有哥儿生过孩子,比朱翠兰有经验的多,关切的问道。
朱翠兰与三婆子不怎么相熟,也不理会她话里的讽刺,笑着回应云巧娘:“比头两日好的多,能吃下东西了,就还是不能闻腥气,鸡蛋也不能吃,骨头汤还能喝点儿,这不我又去买点儿放着,留着给他熬汤。”
云巧娘还没说话,三婆子先开口插嘴:“不就有了个身子这么矫情,像谁没怀过孕似的,像我们那时候能吃个红糖鸡蛋就已经是大补了,还挑三拣四,连鸡蛋都不吃,还是不饿,饿他两顿就什么都吃了。”
“你这是什么话。”朱翠兰一听她说话就火起,开口呛了回去:“什么叫矫情?你还好意思说自己是过来人,谁有身子不辛苦?你连觉得红糖鸡蛋是大补只能说明你命苦,有身子也吃不到什么好玩意儿,我们冬湖命好着呢,我就是不给他吃,大川都不乐意,你家那口子不贴心怨不得别人。”
赵婶子也开口帮衬:“就是,哪个姑娘哥儿有身子不是鬼门关走一回,怎么到你这儿就变成矫情了,你也是生过孩子的,怎么能说出这么没良心的话。”
三婆子人还算圆滑,眼看犯了众怒赶紧认错,她也不想真的跟朱翠兰撕破脸,毕竟现在赵家眼看越过越好,关系处好了以后总有求的着的时候。
她干笑两声:“我就是随口一说,你们怎么还当真了,我这人就是嘴坏,没什么坏心眼,不信问金枝,对吧。”
金枝在她看不见的地方翻了个白眼,没吭声,三婆子可没少当面说沈然这那的,要不是因为是亲妯娌,金枝早就跟她撕破脸了,她才不想替三婆子说话。
三婆子说错了话,后头也就插不上嘴,朱翠兰与旁人说的畅快,但也没拖太久,毕竟才买回来的骨头还得花时间炖呢。
第247章 娃娃的衣裳
朱翠兰在外头与人闲话的时候赵方初和赵方宇先推着板车回了家,买的咸酸梅赵方初一到家就拿出来给杨冬湖解馋。
自从没有了酸橘子,他都念叨好几回了,咸酸梅入口稍咸,待咸味褪去酸梅子那股酸甜劲儿才慢慢显现。
杨冬湖到正午放下绣布和针线正在院子一角干呕着,他这几天好了许多,每天反应大也只有偶尔一两次,吃了咸酸梅便好了许多。
杨冬湖把酸梅子给几人都让了让,但这本就是有身子的人才爱吃,旁人少有能接受这个味儿的。
“冬哥,等会儿你也尝尝这个山楂糕,要是觉得味儿好,下回去镇上就多买些,咸酸梅你吃的惯吗?”
杨冬湖嘴里含着梅子核说话有些含糊,他点点头:“好吃。”
朱翠兰最怕他不肯吃东西,不管是什么只要能入口,那这样东西就会常出现在家里或是餐桌。
赵方初捏着自己买的糖果子放进嘴里,糖浆的甜腻瞬间在嘴巴里爆开,让偏爱吃糖的他也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哎,冬哥,还是跟你去镇上好啊,你不去张府的点心都是派人去食楼里取,好久不见宝瑜,她府里的点心我还没尝完呢,还有……”
他后头人名没说出口,但杨冬湖自然知道是谁,这话也太刻意了,赵洛川还在旁边收拾板车上的东西,离不不远闻言嗤笑一声,惹的那两个哥儿频频侧目。
赵方初摸不准他在嗤笑什么,压低声音用手指了指背对着二人的赵洛川问道:“他笑什么?”
突然他惊叫一声,随即又放低声音:“他是不是知道啥?你跟他说了?”
“早就知道了,乞巧那日就看见了,”杨冬湖觉得这样下去也不行,赵方初不光是不矜持的事儿了,他好像被迷了心智一般思念旁人。
“你俩若是有情,他也该做些什么让婶子同意你俩,老是偷偷摸摸见面不长久,我看他不来挑明之前,你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的好,别瞎想。”
“嗯嗯我知道。”
理是这么个理,赵方初不是小孩子,他自己也懂,可就是管不住自己的脑子,这家里就拿他自己当小孩,杨冬湖不知道是不是有了身子的缘故,比平时更爱说教。
他敷衍的点完头,在他心里赵洛川又是不一样的,像个长辈,自己被他抓住了这么大的把柄,再看着他的眼神总觉得心虚,小时候做坏事儿被他逮到的那股窒息感又扑面而来。
赵方初连杨冬湖身边也不凑了,围着老太太说话不愿意跟那夫夫俩搭腔。
朱翠兰回来后先做了午饭,大骨头汤要足足熬煮一个时辰才能汤白味鲜,晌午来不及吃,她先用切了点瘦肉成丝,用来煮了青菜肉丝面。
许是饭前吃了咸酸梅的缘故,也可能是朱翠兰自己擀的手擀面劲道,反正杨冬湖胃口大开,吃了一碗还多些的汤面,给朱翠兰喜得不行。
杨冬湖这才不到俩月,身量上一点儿变化都没有,肚子也不显,现在不吃还能受得住,肚子再大点儿可就不行了。
骨头汤熬好的时候才吃过饭一会儿,所有人都还撑着,只有杨冬湖一个人闻着那个香味儿又开始泛饿。
灶底下还有没烧完的炭火,锅里咕嘟咕嘟的水开声一直没停,杨冬湖一会儿功夫跑了三四趟,最后没忍住掀开盖子用筷子戳了戳锅里的肉。
“冬湖,要是骨头好了你盛出来尝尝,要是盐味儿不够你就在骨头上抹点儿盐。”
朱翠兰坐在外头,估摸着时辰朝里喊了一声。
杨冬湖应了一声,盛了块骨头在碗里。
香味儿肆意弥漫,两个小狗鼻子比谁都机灵,明明才吃过饭,正躺在房檐下翻着肚皮睡觉,一个翻身窜进厨房。
小狗不知饱饿,才吃完的饭,肚子都是圆滚滚的,杨冬湖就没给它俩喂骨头,等着晚上吃饭的时候再给也一样。
家里人也都不饿,就杨冬湖一个人端着碗坐在院里边吃边跟几人说话。
朱翠兰的绣活儿还是好的,跟老太太俩人凑在一起预备着把孩子的小被褥小衣裳全都绣出来。
她们做绣活儿不必试手,用的都是新买的布料,别的不说,就说穿在身上的衣裳,村子里孩子出生的多,每家每户都有几件小孩子的衣裳,要是不想买新的或是重新做,把人家的小衣裳拿来也能用。
但这是家里头一个孩子,莫说朱翠兰,就是赵洛川头一个不想用别人剩下来的衣裳,他把杨冬湖养的都这样娇气,孩子自然也是一样。
自己新做的衣裳用的都是好布料,不会因为觉得小孩子长的快穿不了几天就浪费,小孩子本就娇嫩的紧,孩子是杨冬湖拼着命得来的,不能马虎,贴身的还是新买的好。
朱翠兰自己也给未出世的孩子准备了衣裳料子,她有心赵洛川知道,不过他也放了银子在朱翠兰那儿,他成亲的时候赵方宇没少帮忙,等过几个月就该是自己帮忙的时候了。
以后小孩子百天的时候要盖百家被,那上头的布料不用买,是要挨家挨户去讨不一样的,缝在一起成被面,说是可以挡灾。
算算时间,孩子九个月便能出世,即明年的早春四月,天不冷也不热,生孩子也不遭罪,还正好过了赵方宇的婚期忙乱。
这么一想明年还真是好运的一年,添人进口两回,说不定杨冬湖有了以后不到年底杨安锦也能有好消息。
赵方初过了年又长一岁,明年要是有好的能把他许出去,那自己的心事儿就算了结的差不多了,朱翠兰光想想就松快,脸上的笑意便是怎么止也止不住。
她的手快,半天就缝了一双小鞋,鞋子跟衣裳不同,穿在脚下与上身不同,朱翠兰拿了旧衣裳改了两副鞋面,旧衣裳也不是粗糙布料,都是好好的衣裳穿不下才拿来改的,也不差多少。
这双小鞋颜色嫩绿,上头还绣了花草,不是说带花的鞋子只有姑娘哥儿才能穿,朱翠兰就是觉得与颜色相配。
他们一家没有重男轻女的陋习,不管是哥儿还是姑娘,或是男孩都行,只要是个全须全尾的健康娃娃就行。
第248章 送银耳
晚上杨冬湖拿着那双小鞋坐在被子里爱不释手,他除了干呕的时候反应比较大,其他时候没觉得肚子里多了一个小宝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