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方初也不想卖,他娘的话说到他的心坎里,蹲下来就开始收拾鸡枞,省得他娘反悔。
朱翠兰又转过头看杨冬湖,说道:“冬湖是一年来咱家,添人进口都是喜事,等到过年的时候咱杀上一只大公鸡,好好的热闹热闹,过个肥年。”
杨冬湖放下背篓正往外倒着竹笋,听见朱翠兰说到过年杀鸡的事儿,心里暖烘烘的,他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受过什么是家了。
以前他妈倒是过年的时候叫过他一回,只是那时他妈已经有了新的老公和孩子,他们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自己怎么也融不进去,略带尴尬的吃完一顿饭就走了,以后再也没去过。
现下听朱翠兰这么一说,心底对那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多少有了期待。
他腼腆一笑,对着朱翠兰道谢:“谢谢婶子。”
三个人说说笑笑的干着手里的活。
这次采回来的秋笋细长饱满,剥了壳,投了水,直接铺在簸箕上晒干。
笋子常搭配肉类炖煮,等到吃的时候拿出来,用水泡发好了,和五花肉一起炖,做一锅笋子烧肉,这样做出来的笋子吃起来有肉香,最是下饭不过了。
他们俩天蒙蒙亮就去山上了,晌午俩人在山上稍微垫吧了一口,下午早早的就饿了。
之前去镇上卖鱼买回来的肉和排骨都还没吃,朱翠兰把肉放进了篮子,挂在水井里。
水井下的温度低,肉不容易腐烂,赵洛川和赵方宇还在山上没回来,本来想等着他们回来了再吃。
不过今天正好有采回来的笋子,朱翠兰从水井下把肉拉了上来,切下来一小块五花肉。
五花肉配上笋子加辣椒一炒,再加点咸盐出锅,就这一盘菜能下两大碗米饭。
这一顿饭吃的一家人心满意足,连杨冬湖都比平时多吃了半碗米饭。
昨天下了雨,今天气温骤降,杨冬湖从杨家带来的衣服只有比较薄的夏衣。
朱翠兰拿了赵方初的厚衣服给杨冬湖穿,第一件衣服就差收尾了,她一这一天紧赶慢赶,终于在吃晚饭前赶了出来。
一吃完饭,杨冬湖就被朱翠兰拉着去试衣服,一身靛青色的缎面夹袄,摸起来光滑细密,衣服上的针脚压的紧实而密集,内絮更是衬了足足斤把重的棉花,就算是下了大雪也不怕。
朱翠兰特意做的稍大了些。杨冬湖年岁大了,个子上很难在长高。但是他现在实在是太瘦,做的大些,养胖了也不耽误穿。
第23章 拜托
说好了杨安锦过来,杨冬湖穿着新衣服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院子里开垦好的地里已经撒上了菜种子,只因撒的晚,种的都是不怕冷的冬菜。
乌塌菜耐寒,就算是被大雪埋在了地里也不会冻坏,冬天的时候摘了,拿猪油一炒,吃起来鲜甜可口。
豌豆苗也不怕冻,下面条的时候掐两个豌豆尖放进去,连带着面汤都有一股子清香味。
现在已经发出了芽,一片翠青翠青的嫩绿看着真是喜人。
他现在住婶子家,不常过来,趁着这会功夫有空,提了满满一桶水走到菜地旁,拿着水瓢一瓢瓢舀水浇地。
“冬湖,冬湖?”
杨冬湖地浇了一半,听见院子外头有人喊,放下手里的东西,起身打开院子门,外头站着的正是杨安锦。
“来了,快进来。屋里没人,就我一个。”杨冬湖把他迎了进来,从屋里搬出凳子给他坐。
未出嫁的姑娘哥儿随便进汉子屋里头容易被人传闲话,杨安锦听见只有杨冬湖一个人才走了进来。
院子门杨冬湖特意没关,俩人就坐在院子中间,有人一来一过的都能看见,也不会乱传出污人清白的话来。
杨安锦一眼就瞧出来杨冬湖身上是新做的衣裳,又想起昨儿杨冬湖说他过的好的话,心里不免信了几分。
他眼睛四处打量着,平平整整的三间瓦房,既不破败也不杂乱。院子里的菜垄方方正正,是用了心的,瞧着倒像是个过日子的样子。
“我瞧着你好像胖了点?”昨儿太急,杨安锦没仔细瞧他的模样,今儿坐下来面对面说话,他才觉出变化这么大。
杨冬湖嘴角含笑的点点头:“赵家人都待我很好。”
在这儿能吃得饱穿得暖,还得了个能干的夫君,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心宽体胖,自然比之前胖点。
俩人闲话了几句,杨冬湖把药膏拿出来,说明了缘由:“我给奶奶买的药,只不过,你也应该听说了我和杨家的事儿。我不好明目张胆的过去,所以想请你帮我个忙,帮我交给奶奶。”
杨冬湖断亲的事儿在村里早就传遍了,就是不留心他们家事儿的也都听说了,杨安锦从他娘那听了几嘴,明白杨冬湖的难处。
“这不是什么难事儿,你交给我就行,你娘巴不得我上你家去呢。”
杨冬湖大概也能猜到为什么王杜鹃喜欢杨安锦上门。
两个人顺着话茬就扯到了杨家人身上,杨安锦絮絮叨叨的说着近日来发生的事儿。
王杜鹃因着儿子中了童生,在村子里摆足了架子,总觉得自己儿子日后必定是个秀才的富贵命,自己肯定过的比镇上的少奶奶还滋润,因此很是瞧不上村里的人。
但唯独有一家能得她另眼相待,就是杨安锦家,原因无他,只因杨安锦的哥哥杨安辰是村里唯一一位秀才。
杨安辰学问很是不错,被镇上最富裕的吴员外请去做了私塾先生,这在村里可是头一份儿,可谓是风光极了。
王杜鹃做着儿子中秀才的美梦,总是有意亲近张兰珍,盼着杨安辰能在学问上帮她儿子一把,好让她也风光风光。
王杜鹃的泼辣无赖是出了名的,普通人家尚且不愿扯上关系,更何况张兰珍。
张兰珍有意无意的避开了几次王杜鹃的邀约,这可惹恼了王杜鹃,背地里躲着不知道骂了多少难听的,但表面上还是得客客气气的处着。
她不光为了儿子,还为了女儿日后的姻缘。
杨春雪是附近村子里数一数二的漂亮,来求娶的媒人是一波接着一波。
王杜鹃眼光总是高高地挂在头顶上,普通人家根本看不上。她想自己闺女就算不能嫁给镇上有钱的公子哥儿,怎么也得杨安辰这样秀才的身份才能配得上她。
杨春雪被人从小捧到大,想要的东西就没有得不到的。在王杜鹃的耳濡目染下,找婆家的眼光也放的高高的,光家世好不算,模样也要好才行。
要说杨春雪能看上杨安辰也是巧合,杨安辰从小就跟着先生在镇上读书,一年也不回村子里几回,杨春雪只听别人说过有这么个人,从没见过。
今年年初开春的时候,杨春雪去镇上买东西,遇到个无耻的混混调戏,正孤立无援的时候,杨安辰路过救了她。
那一瞬间,英雄救美的话本子在杨春雪的脑海里演了个遍,就这一回,杨春雪就非他不可了。
杨安辰有学问,是个读书人,还能在镇上教书挣钱,模样儿也不错,哪儿是普通的庄稼汉能比的。
她求着王杜鹃推掉了所有的媒人,一心想要嫁给杨安辰。
王杜鹃拗不过她,只得依了杨春雪,眼看着杨春雪年纪越来越大,耽误不得。
偏偏这死丫头一心扑在杨安辰身上,旁的是看也不看。
王杜鹃最近为这事儿操碎了心,正愁没有门路呢。
杨冬湖有些后悔,张兰珍的态度明显是躲着的,自己还让杨安锦帮着送东西,怕是会引得王杜鹃误解:“要不还是算了,我找个机会自己去送,莫要让人误会。”
杨安辰的条件并不差,上赶着的姑娘也是一大把,张兰珍瞧不上杨春雪那个矫情样,心里才不想认她当媳妇。
杨安锦自然知道他娘的意思,给杨老太太送个药的小事儿,还不至于出什么乱子,当下摆摆手,道:“不妨事,随便寻个由头去。我一个不懂事还未出嫁的哥儿,她能跟我说出什么花儿来?”
说完也不等杨冬湖回话,伸出手道“你把东西给我,过会儿我就送去。”
杨冬湖从怀里掏出给奶奶买的药膏,用一块小布包着,里头还有奶奶给的一两银子,包一块递给了杨安锦:“用药膏前先拿生姜把手搓热了再涂,还有,跟奶奶说我过得很好,不用惦记。”
杨安锦接过布包放进怀里:“好。我一直不放心你,想来看看,今儿瞧过了我也能放心些。我出来的时间也长了,就先回去了,等空了我再来看你。”
“嗯好。”
杨冬湖目送着杨安锦走远了,才回到院子里继续给菜苗浇水。
第24章 送药
杨安锦回了家,从放夏装的箱子底下翻出来一块枣红色印花绢布来。
张兰珍的大姑娘已经出了门子,夫妻恩爱和顺,前不久刚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小子。
杨安锦存了好久的钱才从镇上买回来的布,价格可贵了,他都没敢多买,就等着给自己的小外甥缝帽子使呢,这会儿刚派上用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