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锦鲤小夫郎后,被夫君宠上天_柳絮章台【完结】(55)

  第73章 真好看

  “方宇这身衣裳是新做的吧,针脚真密,一看就是婶子的手艺。”光坐着等人来心里头肯定慌的厉害,云巧挑了个话头,跟朱翠兰聊了起来。

  朱翠兰对自己的手艺还是很有自信的,指着赵方宇身上的料子说道:“做这身衣裳的布可贵了,早早的就买好了放在柜子里,方宇穿衣服费,以前做活儿又是泥巴又是红砖的,犯不上穿这么好的衣裳,要不是今儿给他相看哥儿,这身衣裳且得一阵子见不了太阳呢。”

  “新衣裳就是好看,瞧方宇穿上多精神,长得真是随了你跟叔,俊的不得了,今儿肯定能相上媳妇。”云巧笑着夸道。

  朱翠兰嘴角含笑,别人都已经夸了一遍了,她哪好意思再夸,谦虚道:“要是能看上也是人家明事理,我这个儿子最让我头疼,整天跟个闷葫芦一样,你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桌子上摆着用盐水煮过的花生和炒的喷香的核桃仁,云巧捏起一个放到嘴里尝了尝味道,牙齿将核桃仁咬的咯吱作响:“这样的才好呢,有自己的主意,不会叫媳妇拿捏住,汉子还是得能当家做主才行。”

  赵方宇平日里接触最多的年轻哥儿就是赵方初和杨冬湖,从来没被一个哥儿当着面夸过,这下不光紧张,甚至还有些不好意思。

  他趁人不备,悄悄理了理衣襟和袖口,早上起来赵方宇就去赵方初屋里头借镜子,像个大姑娘一样来回照了好几遍,又问方初有没有哪儿奇怪的。

  赵方初照顾他是头一回爱慕上别人,想给别人留个好印象的心,一大早的被翻来覆去问好几遍,换平时他早就不耐烦了,今儿倒是好脾气的帮着赵方宇打扮。

  赵方初把自己随身带着的小铜镜塞给了赵方宇,让他觉得不放心就拿出来照照。

  赵方宇鬼使神差的想到了怀里的铜镜,偷偷摸摸的把铜镜掏出来,放在了桌子底下,还真照了两眼,可又觉得自己的行为实在是太像小姑娘了,顿时感觉臊的慌,这被相熟的汉子知道了还不笑掉大牙,连忙把铜镜又塞了回去。

  他做这事儿偷偷摸摸的心虚,想看看有没有人注意到自己,一扭头就跟赵河打了个对眼。

  …………

  赵河审视的目光让赵方宇闹了个脸红,他摸了摸鼻子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其实尴尬的脚趾都扣紧了,但一想到是新做的鞋子,又连忙放开。

  朱翠兰和云巧两个人说话,赵河是个汉子插不上嘴,下意识的就看向赵方宇,他坐的这个位置刚好能把赵方宇一切的小动作都尽收眼底。

  看他坐立难安的模样,赵河刚想开口说男人还是要深沉些,不要扭捏,让人瞧见不好。他还没出声,就看见自己这么大个儿子从怀里掏出来个姑娘哥儿用的小铜镜,一瞬间要说什么全都浑忘了。

  赵方宇把头低的不能再低了,从没觉得时辰过得如此慢,要是杨安锦家人再不来,他就要待不下去了。

  不知是不是赵方宇念叨的有用,没多大一会儿,小二就带着三个人推开了他们包厢的房门,是杨家父母带着自家哥儿来了。

  赵方宇一眼就瞧见了跟在张兰珍身后的杨安锦,今儿杨安锦穿了个荷花白的对襟短袄,袖口还带着简单花纹的刺绣。

  刺绣不如镇上卖的那样精致,看着像是他自己绣上去的。这衣裳颜色极衬他的肤色,显得整个人如画般的好看。

  朱翠兰热情的同张兰珍打了招呼,两家人对对方也是早有耳闻,你一句我一句说的热闹,她看赵方宇还愣在原地的傻样,用手指戳了戳自己的傻儿子。

  赵方宇把视线从杨安锦身上移开,也自觉直勾勾的盯着哥儿太失礼了,赶忙开口道:“叔,婶子。”

  朱翠兰提醒的快,在外人眼里赵方宇也只是一个愣神的功夫,张兰珍和杨朝仁没发觉有什么不妥,笑着回了礼。

  杨朝仁在镇上没做两天的活计,就被张兰珍叫了回去,他家不搞汉子独断专行那一套,张兰珍既然已经敲定了的事儿那就定下吧,爷们心思没有妇人细腻,听张兰珍说了男方家里条件不错人也和善就够了,便也没有多过问其他的。

  几人入了席,赵家出手大方也是给张兰珍惊了一下,她看儿子常在镇上走动,知道美膳楼的席面不便宜,便是家里的秀才儿子能挣钱,也只是比一般农户要过的好些,不是随便就能吃得起大几百文的饭菜。

  不管后头谈的怎么样,至少目前为止是能让张兰珍感觉到自己家是被重视的,对赵家的印象也是更好了起来。

  杨朝仁和赵河一见如故,滔滔不绝地天南地北的聊着,时不时的还问问赵方宇的看法。

  赵方宇说话简短,但很是清晰有条理,有那么一两句还能说到杨朝仁的心坎上,酒意上头的老父亲对着赵方宇不住嘴的赞赏,还单独和他碰了杯酒。

  酒桌上的话妇人插不上嘴,坐在一旁各自聊自己的。

  杨安锦进门喊了人,朱翠兰他是熟悉的,倒没有那么拘谨,偶尔也能插上一两句话。

  朱翠兰起身给张兰珍倒了杯热茶,态度都在举杯换盏间熟络起来:“安锦这孩子真是好,前些时候来陪我们说话,解了我们不少乏闷呢,这日子长了,一天不跟他说话我还觉得怪难受的。”

  “这孩子就是爱瞎说,整天没个正形儿,爱说爱闹的,要是有哪儿说的不对的还得请你多担待呢。”

  朱翠兰笑着摆手:“哪儿呢,这孩子才有分寸呢,一看就是你会教,我家哥儿要是有安锦一半好我就省心了。”

  云巧适时开口道:“好,都好,咱这两个孩子都是拔尖的,我瞧着没有比他俩更配的了。”

  今天吃这顿饭的目的是什么张兰珍也没忘,暗地里不知偷偷打量了多少回,赵方宇外形上是不错的,说话谈吐也稳重,不似有些愣头青说话没轻没重,张兰珍越看越觉得满意,年岁上的问题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赵方宇后头也上道,端酒递水忙活个不停,嘴巴也学着甜了起来,叔婶叫的亲切。

  第74章 愿意

  杨安锦坐着老实,只有被张兰珍和朱翠兰提到的时候才会跟着附和两句。

  虽然知道哥儿盯着外男看不合规矩,可他的眼神总是忍不住的往赵方宇身上瞄,别人不清楚,他和张兰珍是亲母子,当然能看出来自己父母满意的不得了。

  依着自己父母的态度,极大的可能自己以后的夫婿就是赵方宇了。

  杨安锦怎么能不好奇呢,他偷看一眼赶紧收回了视线,还没看清人呢自己先羞红了脸。

  俩人都偷偷的瞧着对方,又不敢光明正大的看,这一桌子都是过来人,哪能看不出来二人间的小九九,本来这顿饭也是为这事儿才聚到一起的。

  大人们看见了就当没看见,任由二人自以为隐蔽的打量对方。

  一顿饭吃的是宾主尽欢,朱翠兰和张兰珍聊的火热,而爷们的酒也是喝的尽兴。

  酒逢知己千杯少,杨朝仁当场就和赵河敲定了两个孩子的婚事儿,若不是有自家媳妇拦着,怕是这会儿已经都拜上把子了。

  两个当家的也没到不省人事的时候,说出来的话自然是作数的,张兰珍自己也找人打听过,媒人倒是没夸大赵家的情况。

  她也没有什么要挑剔的,默认了杨朝仁的话。

  朱翠兰更是不会有什么异议,这事儿就这么敲定了下来。

  散了席,两家人互换庚帖才互相告了别。

  庚帖就是两个人的生辰八字,下聘前需的把庚帖放在祖宗牌位下三天,第三天的时候点上香火,若香火不灭,自然燃尽,则二人八字相合,反之就是不合,祖宗不同意这门亲事,二人就算是有了情谊,也是不能定亲的。

  八字相合后,拿着庚帖去庙里求个好日子,就该安心的准备成亲要用的东西了。

  成亲事务繁琐,怎么也要等上一年半载的才能准备好所有的东西。

  当下要紧的是先去找个先生写份婚书,早些下了聘礼敲定准了才是。

  庚帖只是走个形式,还没听说谁家的姑娘哥儿是因为八字不合被退回来的。

  三日后才能算日子,朱翠兰先一步找先生写好了婚书,就等三日一过,带着婚书去张兰珍家选日子。

  选好了日子就该下聘了,村里人不如有钱人家讲究,四聘五金是给高门大户定的规矩,像他们这样都是普通人家的,顶顶要紧的就是聘金了。

  布昂粮食还有添彩的首饰,若是夫家真正把媳妇放在心里的,不等媳妇家开口要,自己主动就会给了。

  但大部分人都是给了聘金就算是到头了,什么也没有银子重要。

  朱翠兰急着下聘,张兰珍急着告诉外头的人安锦已经说好了夫家,让那些错了歪心思的趁早歇了主意。

  王杜鹃昨天找过张兰珍,来刺探她是不是真的给杨安锦相看了新的人家。

  这没什么好遮掩的,再说村里这么多张嘴巴,就是想遮也遮不住,张兰珍没给王杜鹃留面子,直截了当的就说明了她那个侄子不正混,是不可能跟安锦挨上一点边儿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