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混蛋。
赵或看见两只耳朵涨红时,才心满意足放过他,直起身好好写灯谜。
所有写好的灯谜将会被宫人挂在殿外的长廊,之后由众人选择想要猜的灯谜,选好灯谜后,在漆盘上方写出答案即可取走灯笼。
皇帝带着妃子站在长廊的对面,看着文武百官为灯谜抓耳挠腮。
沈凭则随在清流派的官员身后,有零散几个是世家的官员被混淆在其中,索性也跟着他一起走,只是那些官员瞧见简单的灯谜都抢先下手,也有人故意捣乱装作回答不上,提出舍弃赏赐即可求助,毕竟一块免死金牌,如何都是不够分的,只看谁能拔得头筹罢了。
而世家那边,众人有意等着赵或选好才下手,赵或见这群官吏非要谦让,便也不作推辞,兜了一圈后,直到他停下脚步把面前的灯谜摘下。
“就这个了。”他挥袖让众人散去。
贺宽方才跟在他身后时随手摘了一个,眼下看到他选中,不禁好奇端详他手里的灯笼道:“炙,打一美食?”
赵或拎着红灯笼慢悠悠往前去,“知道是什么不?”
贺宽见他自信的样子,漠不关心道:“反正不是红烧鱼。”
赵或瞪他一眼,“是红烧肉。”
两人朝着殿内的方向回去,贺宽又瞥了眼那灯笼,实在想不明白问:“你是如何做到,在人群中一眼选了个字最丑的?”
赵或脚步顿住,疑惑举起来观察,眉头皱了下又舒展,朝他冷哼了一声道:“你懂什么,这字端正又好看。”
“是吗?”贺宽懒得去看那歪歪扭扭的字,反倒端倪着他稀罕的神情,大胆猜测,“这不会是大公子所写的吧?”
赵或愣了下,有些意外问道:“这字都这么明显吗?”
看来还是自己教得好啊。
贺宽悠悠道:“这字就差没往你脸上写了。”说罢朝着殿内抬脚走进。
待所有人回了宴席后,各自取了灯笼回来摆在案上,等着宫人将答案一一揭晓。
沈凭将视线落在面前的灯笼上,上方写着“清凉不留汗”四字,字迹潇洒有力,他熟悉这字迹,是赵或所写。
当时在他前方的官员将此灯笼摘了下来,但琢磨半晌却没有回答上,又或者对答案缺少些许信心,眼看摘下不能更换,便佯装掉落在地,最后那灯笼滚落在他的脚边。
虽然那位官吏猜测答案是“玉”,但这个灯谜并未指出打的是什么,所以才导致那官员使小动作弃之。
眼下回到宴席中,他知道是赵或的灯谜,便抬首往他的方向看去,却在看到对方手里的灯笼略微一怔。
沈凭:“......”
两人各自拿了对方的灯谜。
宫人把所有的答案一一公布,不料最后关头竟又是平局,只是这个平局并未出胜负,因为双方各有一错。
清流派答错赵或的灯谜,而世家派答错赵抑的灯谜,取走赵抑灯谜之人乃是谢长清,取走赵或灯谜之人乃是沈凭。
如此戏剧性的一幕,叫人如何都不敢想象,却又挑起诸多人的兴趣。
赵或听闻谢长清答错,当即从榻上起身相助,他和贺宽两人一左一右站着,瞧见灯谜的答案时,险些气倒在地。
“近墨者黑,打一成语。”赵或忍不住拍他的后脑勺,被气得无话可说,“叫你写成语!谢怀然!近朱者赤是成语吗?”
谢长清讪讪道:“漏看题意了嘛......”
说着往嘴里丢了颗果子。
贺宽淡定道:“榆木脑袋。”
他们的动静落在众人眼中,就连皇帝都被他们逗笑,有人见赵或想作弊给答案,立刻开口拦下,提醒道:“殿下不可透露答案!”
赵或连忙闭嘴,转头看去,只见那是内侍省内史令的陈栋良。
就连龙椅上的皇帝都发话,道:“燕王,不许坏了规矩。”
见父皇都提醒了,他自然不好光明正大帮托,随后见他挺直腰身,朝着龙椅的方向作揖,道:“若臣愿舍去取得免死金牌的名额,不知陛下可否让臣为怀然作答?”
世家派众人闻言略感意外,有人在一侧阻止赵或之举,只因他们一番相争,皆为了让这免死金牌落在赵或的手中,倘若在眼下说了不要,世家中便只剩答对的谢文邺获此金牌。
谢长清也意识到自己会拖后腿,伸手拽了下赵或的衣袂道:“惊临,要不算了吧。”
赵或没有搭理他,而是看着皇帝的方向,等着命令下达。
赵渊民扫了眼百官,朝陈栋良询问道:“双方可还有机会领走这免死金牌?”
陈栋良从榻上起身,拿着记载说道:“回禀陛下,燕王和谢臣相各有一次,其次是璟王和张岷各有一次。”
随着话落,只见端坐着的张岷起身,朝皇帝的方向行礼道:“陛下,臣也愿舍弃免死金牌,以换相助沈大人重答。”
此言一出,不少人将视线投落在沈凭的身上,纷纷围观起这场对决的热闹,各自猜测最后免死金牌会花落谁家。
皇帝笑道:“既如此,两边都比试一番吧。”
说罢,宫人再一次为双方伺候笔墨,谢长清拦不住赵或,只能目不转睛看着他上前答题的背影。
灯谜摆放在两人跟前,张岷执笔写下“冰清玉洁”四字,而赵或则写下“玄之又玄”四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