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邺似乎知道会得到反驳,但还是沉着气说:“若不是他,你认为还能有谁?”
话落,赵或垂眸盯着吞山啸,回想这段时日的查案,“难道会是......前朝。”
“不错,唯有前朝余孽最为可疑。”谢文邺脑海中浮现前朝东宫屠杀的一幕,“当年越州在先皇手中丢失,后来改朝换代时,这些余孽便朝着边境一带流放。大赦天下后,他们便寻不见踪迹,如今因南诏师爷牵扯出此事,还掺和着孟悦恒之死在其中,那只能说明一事......”
赵或恍然大悟道:“有前朝人在魏都。”
而谢文邺也点头默认了他的话,“所以,你更不能离京,如今只知前朝人掺和外敌搅入其中,有意扶持璟王,推倒谢家和沈家。但越州遭侵扰一事,璟王府似乎并不知情,否则你的皇兄为何不提前阻止?”
话已至此,说再多也无益。
谢文邺见他逐渐冷静下来,话锋回转道:“赐封郡主一事,谢家会替你去做,但不是用你的离京去换。”
赵或不解问道:“难不成舅舅已有人选?”
谢文邺没有言明,只道:“此事无需你插手,但沈幸仁一事,你不可再松懈半分。”
提起沈凭,赵或心中隐隐作痛,他明白如今危急关头,若要保全唯有牺牲,“请舅舅指明路。”
谢文邺道:“清流派要沈家倒,沈家此次不得不倒。”
他捕捉到赵或眼中闪过的怒意,续道:“只有沈凭危在旦夕,沈怀建才能为子牺牲手中的一切。”
用沈家天下的门生,换沈凭一命。
言外之意再明确不过,命令赵或不得再心软,否则便不要插手此事。
越州之事被闭门商谈,皇帝下令不许此事外传,短短数日,朝中百官如临深渊,行事小心谨慎,生怕触怒了龙颜。
而皇帝不仅为此事大发雷霆,甚至在殿内数次询问有关审讯一事。
后宫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皇后因一句闲言碎语,被有心之人曲解后,故意将其传到皇帝耳边,导致皇后如今被禁足半月不许踏出寝宫。
压力自四面八方而来,赵或被迫妥协,向皇帝回禀在公主舞会前,会将师爷案处理妥当。
有了承诺,皇帝便不再追究,并让礼部和门下省多次拜访南诏王表诚意。
而赵或渐渐销声匿迹在人群中,神出鬼没无人知晓他的行踪,只听闻拷问未停,有按头认罪之势。
不日后,沈凭因严刑拷打而性命垂危之事传遍朝堂,沈怀建屡次探望被拒,上燕王府和各大官署打听消息无果,最终无可奈何之下,敲开了璟王府的大门。
而就在此时,朝中传来另一桩令人震惊的消息。
领兵出征前去越州之人,乃谢文邺之子,谢长清。
当旨意出来时,朝堂百官纷纷议论,但尚书省却无一人反对,只因作出该提议的人,是孔伐。
那日朝臣在御书房为此事抓耳挠腮之际,一众官员皆投票举荐燕王前去越州,当时谢文邺以一己之力反对所有人。
后来不知为何,话锋一转,孔伐拿出谢长清要挟,不料谢文邺在短暂的思索下,竟一口答应了下来,并且顺手推舟调遣冯奇随行,至此才敲定下此事。
而当盛寻劝知晓了些许风声,还是来自魏都百姓口中“胖子打仗,越打越胖”的童谣。
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落在谢府时,此时此刻的听雨楼中,沈怀建沉默跪在了赵抑的脚边,只为其子换来一丝生还的希望。
作者有话说:
谢谢阅读和支持。
第116章 父亲
夏末午后的晴光, 无法驱散屋内温度骤降的气氛,一高一低的身影被阳光拉长在地面上。
赵抑垂眸看着眼前下跪之人,眸色中一片漠然, 但他的声音还是一如既往, 仿佛仍旧是那位礼贤下士的璟王, “沈大人终于舍得来了吗?”
他转身朝着书案走去,那里摆放着一杯茶水,桌面铺着一副字画, 只是上方的字瞧着并不美观,却并未被丢弃。
沈怀建的额头还贴着地面, 语气沉闷道:“是臣不知好歹, 还请王爷救小儿一命。”
赵抑背对着他, 缓缓道:“大人希望本王如何救他?”
沈怀建不敢抬头, 只道:“若能保小儿一命,臣愿为王爷做牛做马。”
“做牛做马?”赵抑的语调拔高了些, 捏着茶盖刮着浮沫, “如何做呢?”
他的言语中,似乎只有询问, 却从不回答, 又或者说, 他等不到想要的答案,宁可一直周旋。
屋内陷入一阵沉默, 唯有那刮着茶沫的声音回荡。
良久,沈怀建道:“臣愿在朝堂上表决站立清流派, 让沈家在四海为官的门生知晓, 今后拥立王爷, 绝无二心。”
岂料话落间, 却听见赵抑发出一声轻轻的笑,“看来大人还是年事已高了,若是叫旁人听见了这番话,璟王府不得被扣上结党营私的罪名吗?”
沈怀建背脊一僵,再也说不出话来。
身后没了动静,赵抑抿了口茶,随后把茶杯搁下,余光扫了眼桌上的字画,抬脚往案前走去。
他平静续道:“本王似乎早在许久之前,便对沈家有了好意,本王有些记不起来了,不知大人可还记得在何时?”
沈怀建道:“小儿入吏部当官起。”
赵抑颔首道:“不错。祖上曾出两朝太师的沈家,却因大人的选择,沦落为魏都的墙头草,遭两派排挤,不得民心,大人可曾想过,是自己砸了沈家的门楣招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