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此事若经改革,对世家而言并无太大的影响,虽然给了寒门更多求学的机会,让清流派有了壮大的希望,但那都是后话了。
难得一见文武百官上下同心之景,皇帝自然而然便纳了百官的奏疏,只是迟迟未见有定夺。
直到孔伐斗胆在朝堂上询问起此事,皇帝才给了一句“假以时日,明察需时”的回答。
有人琢磨其中的意思,还递了不少冰敬给宫里的人,几经周折打听到些许风声,原来皇帝想看皇子们的态度。
如此一来,众人心知肚明。
魏朝储君之位仍旧无人问津,两党又划了楚河汉界,自前朝覆灭后,皇帝便带着三子赵或四处征战,留下二子赵抑在魏都辅佐。
之后在肃清前朝余孽,讨伐外敌的这些年里,魏都有两派把持,一片风平浪静,天下太平。
直到大战告捷,收复前朝流失土地的喜讯传遍魏朝后,朝中大臣以为皇帝会立刻册封太子,岂料竟无半点动静。
又传闻千里外的赵或身负军功回京,沉寂许久的世家派瞬间有了希望,翘首以盼等着赵或归来。
清流派支持赵抑,世家派支持赵或,两党针锋相对互不退让。
而科举制的推行是出于赵抑的提议,清流派在此事自然是争分夺秒去推动,避免让赵或抢了功劳,丢了能扶持赵抑的筹码。
永安学堂的成功是推动科举的关键,因为关乎着秋闱的人才输送,也让沈凭在清流派中站稳脚跟,令不少人用正眼看他,不过更多人则是冷眼旁观罢了。
胜在沈凭沉得住气,只要永安学堂的匾额还挂着,吏部的官员便不敢刁难于他。
但世家派并非如此,丝绸之路一事夭折后,沈凭隔三岔五就会被人挑衅,贴脸输出。
好比此时他下值的路上,陈启欢带人气势汹汹拦住了去路。
沈凭被众人堵在街边,大树挡住街道上的灯火,黑夜里若不走近,根本看不清树下的人影,即便路过的百姓知道有人受欺压,面对这黑压压的一群人也只能绕路而行。
“沈大公子,真的让本少爷好等啊。”陈启欢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与此同时,还能隐约听见木棍拖动的声响。
沈凭借着茶摊挂着的灯笼,看清朝自己走来的人影,凤眸含笑道:“想不到陈少爷从大理寺一出来,就急着找我行凶呢。”
他淡定从容立于原地,扫过他们手中的木棍,接着道:“看来大理寺没把你伺候妥当。”
然而,实际上的陈启欢,脖颈上还绑着纱布,面色憔悴,身形也比先前瘦了些,动怒时脸色显得更加狰狞。
他提着木棍上前,毫不留情抵在沈凭的肩膀处,用力朝后推去,凶神恶煞道:“我陈启欢有今天,陈府有今天,都是拜你所赐。”
沈凭被迫退后半步,平静道:“所以呢,你召集世家的子弟们找我麻烦,是打算带着他们陪葬吗?”
四周众人听闻后相觑一眼,陈启欢略带慌张回头,见众人并未因此而生胆怯,瞬间信心大增。
陈启欢握住木棍,猛地使力一推,眼睁睁看着沈凭踉跄后退,背脊被迫撞在树上。
他见沈凭毫无动手反抗之力,冷笑道:“今天让老子教你好好做人。”
沈凭的后背抵在树干,肩头生痛令他不适蹙眉,他的目光穿过人群,制止远处想要上前的沈府家丁。
家丁立即弃马离去,慌张转身拨开围观的百姓去报官。
沈凭收回视线,漫不经心看向陈启欢,神情佯装诧异说:“团伙作案,我好害怕啊。”
瞧见他服软,陈启欢被胜负欲冲昏头脑,迫不及待想要对付他。
一声令下,“兄弟们,跟我上!”
只见沈凭突然抬手,倏地握住肩头的木棍。
作者有话说:
谢谢阅读和支持。
第15章 沈父
家丁跟随沈凭一段时间,多少也能看懂主子使的眼色,知道沈凭有危险后,他第一时间跑去报官。
但事出突然,家丁神色手忙脚乱,奔波途中没能刹住脚步,冒冒失失冲撞了另一架马车。
家丁一看那华盖金顶认出是璟王府,回想沈凭如今效忠于璟王,立刻连滚带爬朝马车冲去,不顾侍卫的阻拦,狼狈挣扎着高声呼救,最后引得车内的人探出头来。
长街那头,沈凭仍旧和陈启欢等人僵持着,对方迟迟不见动手,却一直试图挑衅出手,趁机以此围殴。
沈凭简单了解过大魏的律法,有幸在大理寺一日游之后,对律法的学习那叫一个孜孜不倦,此刻淡定面对陈启欢的挑衅,只等大理寺亦或是京兆府的出现,好为自己争一个便宜道理。
但陈启欢等人恶语相对,沈凭无奈之下,只能以一己之力唇枪舌战数人,冒着被围殴的风险,嘴皮子的功夫丝毫未减,周围还能听见断断续续的哭喊声。
一刻钟后,他们耳畔传来急蹄声,众人循声看去,发现四周被被涌上来的侍卫包围,沈凭仔细一看,发现侍卫的穿着略微眼熟,不像京兆府中人。
直到他透过人群,看见璟王府的马车停在不远处,转眼明白这些侍卫从何而来。
他还未琢磨透为何会搬来赵抑时,分流的人群中,一抹高大的身影款款出现。
“赵或?”沈凭诧异地低语道。
这不是璟王府的马车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jiakong/04_b/bjRpg.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