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他们完全可以多找些人,联合起来上折子。
祈求陛下亲自主持殿试。
那些人改投主子,肯定急着立功啊。
夏经纬能想到,礼部尚书自然也想得到,更别说殿试举办根本离不开他们礼部,所以此事一点都不难办。
“方大人果然是个好的。”夏经纬忍不住说道,竟然没有狮子大开口,当然将来他们必定是要分方长鸣一些利益的,可这些同国库要出的血来比,简直是不值一提啊!!!
要知道,如今国库充盈可不光是因为买卖良种农具,更是因为抄了安国公府和俞家。
好容易这才填不上前些年的亏空。
要是在这个时候大兴官学,便要继续生财,户部和工部的担子就要重上许多了。
礼部尚书见夏经纬这年纪都快能做方长鸣爹的人,不经意间竟然也露出几分敬佩的神色。
他的心思诡异地跟吴华清凑到了一块。
这位方大人真是有些可怕啊。
陛下竟然能全心全意地信任他。
果然是称得上一句君臣相得。
那唐丞相还想要用谣言来挑拨两人之间的关系,还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礼部尚书笑着摇头,赶紧打发他们去安排殿试事宜,他自己则是悄悄联系今日突然改站陛下这边的官员。
划拉划拉,可是有不少呢。
更别说能上大朝会的可是五品以上的官员。
这样一份折子送上去,便是尚书台和中书省都不能把此事压下。
礼部衙门的人见主官都是一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模样,他们干活也放松了些。
倒是工部中的官吏,都有些战战兢兢。
李池祝心中有些拿不住,他们虽然没有为方大人说话,但也没违背方长鸣这位上官的意思。
不知方大人今日能否抬抬手,忘记他殿前失仪的事。
方长鸣走进衙门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众人勤勤恳恳干活的模样。
他未穿官服,一身鸦青华服让他看着比平日多了几分贵气,还有……冷意。
张潜暗叹一声,主动向前:“方大人,您给我等的帖子,我们都派人联系了,如今已有三百五十七家交了定金,我们准备分批将农具运过去。”
“您看还有什么事需要我等去办。”
“嗯,对了,记得留一些分给各地的县衙,让其放在衙门外展示。”
“这……这农具随是精巧,可是老木匠多看看多用用,日子久了还是能做出来的。”听到这话,李池祝坐不住了上前说道,“放在外头,再让雨水淋了,岂不是不好?”
他虽然可惜天下人不能用上这新农具,但如今这些对工部来说便是生金蛋的鸡子,他倒是也不想要这么早就将其传出去。
方长鸣看了他一眼。
心想,这人啊就是复杂。
要是李池祝知道他在想什么,估计要当场表演跳脚,大人您说谁复杂呢?
您的心思才是海底的针呢!
“你都说了,要多看看多用用才能做出来,再说了老木匠那有那么多好料让他们试出来,便是试出来了,价钱也降不下来。至于雨水?你当衙门的衙役是死的?下雨都不知道搬东西?”
方长鸣今日心情好,不介意多说几句:“所以摆出来是给众人看的。”
“给人看?”张潜一挑眉十分好奇,他虚心地行了一礼,“请方大人明示。”
“这事说来也简单……”
只是给旁人看而已,明码标价,让农人每次路过衙门就能看到那农具的模样,知道大概该怎么用。
他们才能有心思攒钱换农具。
不然他们只会想,农具都差不多,凑活着用就是了。
现在的人不是不聪明,实在是抗险能力太低,抗险能力低了人就趋于保守,保守的时间长了思想就会趋于固化,然后就会更加保守,慢慢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这也是为什么只要过得下去,皇帝和官员不算太混蛋,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方长鸣没指望能挣钱,主要是要给大家心里播下一颗种子,而且随着工匠技术的熟练,生产线的完整,乃至于往后他想要改革冶炼铁的技术,到时候成本就可以降下来。
这些个摆在外头看的农具,到时候就能打折销售。
赚个人气,大家也能得到实惠。
当然每个县城不能放很多,成本上要控制好。
或许这些事,一个月半个月的不会有任何作用,但是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十年,这些措施就会发挥出应该有的作用。
当然对着李池祝他们,方长鸣只是简单解释了下,这样做能让农人存银子买农机这第一层意思。
“原是如此,那臣这就去安排。”张潜依然觉得这挣不了什么钱,但是积少成多应当也能换些利益,更是能赚点好名声。
李池祝觉得这法子不错,得让大伙看见实物,不然空口无凭说衙门有农具,哪个百姓敢无缘无故地进衙门啊!
方长鸣将事安排下去,众位官吏见方大人处事如常都松了口气。
李池祝和张潜结伴去工坊看工匠生产农机。
李池祝笑着说道:“方大人真是稳重,大仇得报,他竟是没有什么喜悦或是愤恨的模样。”
陛下也是极其稳重,还如此信任方大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空间文 基建文 思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