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漂亮后爹_轻云上【完结+番外】(65)

  不用林评说,他很自觉地重新写。

  如今的局势,是平原君赵胜带人说服了楚王,楚王命春申君黄歇亲自率领军队前往赵国救援。

  同时魏国信陵君魏无忌也率领八万精兵赶往邯郸城。

  秦军面临的局势便是被三国联军内外夹击,主将王龁定然应付不来如此局面。

  秦王想让白起代替王龁领兵,但是白起不傻,面对一个十有七八会输的局面,接到手里就是个烫手山芋。

  范雎听林评如此说,苦笑不已:

  “先生料事如神,我出发前大王命白起领兵,白起再次称病不出。大王十分恼怒,罢免了白起的官爵。”

  林评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出一个让范雎心惊胆战的事实:

  “今早得到的消息,秦兵屡战不力,秦王迁怒白起,命其在杜邮自杀。”

  范雎大惊,直接站起身,带翻了茶水。

  林评轻哼一声,不管白起站在那儿心里都在琢磨甚么,脸色变换不定,自顾带着嬴政写字。

  嬴政仰起脑袋瓜子,小声问先生:

  “您不是让思庄阿姊去将人带回来了吗?”

  嬴政的印象里,就没有思庄阿姊想抢,还抢不回来的人。

  范雎脸色精彩极了,嘴唇张张合合,最后很无力的吐出一句:

  “您就不怕大王恼了?”

  秦王当然会恼怒,但是他的恼怒对林评而言没有任何作用。听闻是思庄在他眼皮子底下带走了正准备自杀的白起,十分愤怒,直接派了三千骑兵去拦截。

  要知道思庄只有一个人,单枪匹马,就算是神仙,也能被三千骑兵给拖死。

  然而事实是思庄不仅在三千骑兵中来去自由,顺利带着白起出了函谷关,还在晚上又杀了个来回,返回咸阳城,潜入秦王寝宫,在他熟睡时,给他脸上留下了个王八印记。

  神不知鬼不觉离开。

  此情此景,秦王即便有再大的愤怒,也得忍着。还得为了颜面,叫知情者对此事守口如瓶。

  就当没发生过罢,秦王默默哄好了自己。

  还得在心里庆幸林先生因为对嬴政刮目相看,叫思庄行事给他留了些颜面。

  于是被罢免官职,又被命令自杀的白起,两天后出现在桃村。和范雎见面后,两人百感交集,再无往日的争锋相对,反倒是能如老友一般相处。

  范雎听了思庄带白起出函谷关的过程,嘴巴差点磕到桌子上,盯着她瘦巴巴的小身板儿不可思议道:

  “您还是人吗?”

  思庄实话实说:

  “不是啊。”

  “您倒也不必如此安慰我。”

  思庄耸肩,人类就是如此奇怪,爱听假话,她都习惯了。

  她想去上党,那边最近比较好玩,万事待兴,一切从零开始,很有玩基建游戏的感觉,思庄最近很上头,桃村她都呆腻了。

  林评并未反对,把嬴政塞给她:

  “是时候让他见见世面啦!”

  嬴政很开心,挂在思庄脖子上惊喜道:

  “先生,咱们要搬家了吗?”

  咸阳城他暂时也不想去,说实话他对素未谋面的阿父并没有多少思念,只有一点点好奇。一定要他选的话,当然是跟着先生啦。

  林评笑眯眯告诉嬴政:

  “我不走,是你和思庄离开。”

  嬴政感觉天都塌了,他才三岁,怎么能离开先生呢?情急之下就想使出撒娇大法。

  奈何这回林评是铁了心要让嬴政出去见见世面,谁来说甚么都不顶用,他还特意叮嘱思庄:

  “估计邯郸城这场战要到尾声了,你先带他去瞧瞧,然后再启程去上党。”

  上党结束了,还有长平。先看着,慢慢的就上手了,先是一村一镇,再是一城一郡。

  将来有整个天下等着你小子呐。

  童工,就要从小孩子抓起。

  嬴政见先生拿定注意,聪明的不和先生去唱反调,而是用小肉手紧紧抓住先生修长的大手,奶呼呼的商量:

  “政儿多久回来?您多久去看政儿?”

  林评给出了一个让嬴政十分意外的答案:

  “随时。”

  如果猜测没错的话,等这回邯郸之战结束后,这方天地,就没有他不能去的地方了。

  当然这种事,只他和思庄明白。

  范雎很担心嬴政小小年纪,见到战场血腥会受到惊吓,好几次欲言又止,最终只道:

  “是时候该回去了,先生的意思我会如实转告大王,大王若想将认亲仪式办的盛大,也随他,就是您不一定会出席罢了。”

  就看秦王如何选,总归近期林评是没有前往咸阳城的打算的。若秦王想来一场没有主角的认亲仪式,林评也不介意。

  对整个桃村,亦或者整个赵国来讲,眼下最重要的事,便是秦军在三国联军的内外夹击下,损失惨重。

  秦军将领王龁率领残余人马逃回汾城,秦将郑安平所率领的两万人马被联军包围,选择投降。

  郑安平被赵王封为武阳君。

  至此,邯郸之困彻底解除。

  联军乘胜追击,在河东地区追上王龁的残兵,双方经过交战,秦兵又损失部分人马,不得不退回河西。

  秦王面对如此局面,只能派遣使臣与三国讲和。

  经过一番商议后,几方签订契约,秦国把以前占领的河东郡还给魏国,太原郡还给赵国,上党郡还给韩国。

  此战,秦国损失惨重。也是自秦的独强战略格局形成后,诸侯国联合抗秦

  第一回取得重大胜利。

  从长远来讲,也是这次战役,推迟了秦灭六国的脚步。

  桃村村民兴奋不已,重开集市,敲锣打鼓庆祝。

  白起见状忍不住摇头,这些傻瓜们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啊。

  上党如今被还给韩国,长平归于赵国,林先生辛辛苦苦治理的村庄将来会如何,还说不好呢!最起码原先这两地在秦人手里,秦王会因为种种原因对先生的举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韩王和赵王可说不准。

  林评并不为此感到忧心,给各方去信,让她们该干嘛干嘛,遇到麻烦他自有办法解决,谁都不能阻止他向外扩张的进程。

  倒是郑安平,人憔悴苍老了许多,虽然已经被赵国封为武阳君,可日子也不见得多好过,见到林评,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

  “早就听闻范雎说先生在此隐居,今日终于得见,当真是一件幸事。差点就以为要交代在战场上,再也见不到您了!”

  真不至于这般严重。

  如今还有“刑不上大夫”的讲究,士大夫阶级永远高人一等,同样是上战场打仗,像廉颇,乐乘,郑安平这些人,只要投降,照样高官厚禄。死的永远只有底层贫民。

  战争结束,政客们握手言和,商人们盆满钵满,只有士兵的母亲会为自己不能回家的孩子哭泣。

  郑安平哭的伤心,他对林评道:

  “当初是范雎与先生带我入秦,范雎一步步将我送上将领位置,眼下我投赵,范雎那里怕是会受到诘难。”

  第56章

  林评知道他想说什么, 也没心思为难老实人,于是直接告诉他:

  “无碍,安心即可。”

  郑安平投降赵国, 对范雎的影响肯定会有, 但不至于很大,毕竟范雎如今身居相国之位, 算是秦王的左膀右臂, 秦王暂时还离不开他。

  事实上郑安平忧心范雎因他而受到牵连, 又不止是忧心范雎。

  如果范雎的地位屹立不倒,他的一家老小肯定会被范雎照顾的妥妥帖帖。若不然, 有他这么个投降赵国的家主, 妻儿老小在咸阳城会过什么日子可想而知。

  为此,郑安平已经有半个月夜不能寐。听了林评的话,当真是狠狠的松一口气。

  和范雎一样, 他从不怀疑林先生的话, 因为在年少时便亲眼见识过林先生的能耐, 林先生在他这里是和神仙差不多的人物。

  于是接下来的话也好说了:

  “先生觉得日后安平该如何自处?”

  郑安平很迷茫,他行军打仗的本事一般, 如今被赵国当成典型, 封为武阳君,却又不会让他真的掌握实权。手里没权, 名下没地, 钱财也很有限, 日子肉眼可见的拮据。他一时不知该以何种面貌示人,才能更好的生活下去。

  今日来,是特意求林评为他解惑的。

  林评见他哭的实在可怜,想起当初在大梁城时, 此人便不太有主见,凡事跟在他和范雎身后行事,到了如今田地,依然拿不起事。不过郑安平也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一旦有人给他指了道儿,他就会埋头往下走。

  于是林评道:

  “算起来你今年应该三十有八了罢?在大梁城时没机会好好读书,在咸阳城又辗转权利斗争之中,如今好不容易有了闲暇,不如去读读书罢。”

  郑安平傻眼,这是他从未想过的道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jiakong/08_b/bjZv1.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无cp  轻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