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知道东方景明到底要早就什么,但苏云娘还是配合的点了头:“除了这个还有一筐圆咕隆咚的玩意儿,一会儿我都叫人搬你屋里去。”
“谢谢娘!”
东方景明幸福的咬了一口眼前的红薯,忽然觉得自己这辈子都值了。
“哎,对了。”
苏云娘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东方景明还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你还没告诉娘,你为什么会认识这个东西。我问你爹它叫什么,你爹叽里咕噜说了一句,我也没听懂。”
想来东方远航给苏云娘说的应该是佛郎机语,再加上他翻译不出来,就只能对着苏云娘叽里咕噜了。
而面对苏云娘的问题,东方景明第一次觉得多读书是一件好事,随时都能拿书做挡箭牌。
他游刃有余道:“在《五洲志》里读到的,里面记载了一些只能在西域诸国见到的东西。”
《五洲志》是大乾建朝初期,一位经常出使西域各国的使臣所著写的书籍。
最开始他只是想通过写书的方式,记录自己在西域各国的所见所闻。
等到了昭帝——也就是霍骁的祖爷爷那一辈儿,这本一跃成为官方书籍。
因为随着大乾与西域诸国的往来越发密切,昭帝发现西域的一些东西非常值得借鉴和研究,于是他提高了这本书的地位,还赋予它《五洲志》这个高大上的名字。
所以他拿这个当借口,应该不会有什么不妥。
一来苏云娘没有他这过目不忘的本事,二来她识字数量有限,就算看过这本书也大概率是不记得了。
哪怕这本书里并没有关于红薯的记录。
如东方景明所料,苏云娘听后果然不在纠结这件事,只剩下满满的骄傲。
......
......
吃完早饭,快乐消失,烦恼重新浮现。
东方景明抱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心情去上班,呸,上朝。。
不过总得来说,他现在的心情比刚刚起床那会儿要好上一大点,毕竟改善了一下伙食,临走时他甚至还装了一个红薯。
随着上朝的时间不断延长延长再延长,东方景明无比庆幸自己出门前摸了个红薯放在怀里。
他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上朝的第一天竟然就撞上了“当堂吵架”这种事。
而争吵的话题无外乎围绕一件事展开——塞北的事儿到底怎么解决!
虽然使臣勘灾回来以后,朝廷立即播了粮食和银两前去赈灾,但使臣带回来一个令人十分头疼的消息。
——要看着快五月了,塞北的土地仍然没有完全解冻,要是赶在五月中旬还是没有解冻的话,今年可能就要颗粒无收,然后明年继续闹饥荒,饿死一大片。
塞北的人也是人,朝廷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去死。于是朝野上下一时间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明年增加对塞北的粮食调拨,一派主张调动塞北人迁居中原直接避免这种情况。
两派争论不休,谁也不让谁。
而随着争论的内容被不断展开,东方景明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渐渐的他觉得这两派的观点都不太行。
由于水稻和小麦这两种主要农作物,每年的亩产几乎都是固定的。
若是明年贸然加大对塞北的支援,可能就要克扣供给边疆的军粮和其他地区的粮食,要是边疆十二部趁着这个机会上来咬一口,或者再度开战,大乾还真不一定能打赢。
毕竟三年前善帝在位时与他们打的那一仗,几乎掏空了大乾的国库,至今都没缓过来,要是这个时候再打,内忧与外乱并存的大乾怕是危在旦夕。
基于此,明年往塞北运送更多粮食根本不现实,大乾必须保证好边疆的供给。
而迁居更加不现实,塞北是大乾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他们拥有独特的生活习惯和交流方式。
若是调动他们迁居中原,肯定会和中原地区的世家贵族起冲突,彼时照样会引发麻烦。
......
......
听着这群人吵来吵去的声音,东方景明越发觉得这件事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寻找一个适合在塞北地区种植且产量极大的农作物。
塞北的地理位置过于靠近北极之地,一年十二个月,只有四五个月适合种植粮食。
但要想找到一个适合在那里种植的农作物,并不是一件什么容易的事。而对于他这个农盲而言,更是难上加难,他也只能等下朝去提一提建设性意见了。
至于现在去提根本不可能,这些人官场老油条吵的一句接着一句,完全不给他这个官场新人站出来说话的余地。
方才他想站出来提议,结果被身后站着的煞笔一把给拉回去了,然后那个人自己站出来哔哔哔上了。
“......”
他是真的无话可说。
不过话说回来,塞北的饥荒问题不应该这么严重才是,毕竟朝廷一直都十分关注塞北的情况,每年都会定期给塞北拨放一定的钱粮,来预防这种事的发生。
可现在这种事不仅发生了,甚至还出现了更加糟糕的情况——逃难而来的百姓惨遭截杀,拨放出去的钱粮不知所踪。
看来这件事不仅仅是朝廷当中有人和塞北郡守相互勾结这么简单,背后还有贪墨。
吵着吵着,文武百官也逐渐意识到这件事,一个个瞬间慌乱起来,生怕自己会成为那个被怀疑的对象。
其中,当属户部尚书最为倒霉,拨粮赈灾的事一向由户部负责,文武百官真的很难不将矛盾对准他,对着他哔哔哔就是一顿猛烈输出。
且不说户部尚书能不能承受的住,反正东方景明是快受不住了。
从早上一直吵吵到中午,都给东方景明都吵吵饿了。
万幸,他只是个小小的侍中,站位还挺靠后的,就算有什么小动作也很难被前面的人发现。
他抖了抖了袖子,将早上从家里带出来的红薯抖到掌心当中。
四下偷瞄一圈,见无人在意他,他飞速低头咬了一大口甜甜糯糯的红薯,吞咽入腹,然后一口接着一口。
美满了~
幸福了~
吃的正起劲,何有全尖细的声音不合时宜的插进了吵吵声中。
“退朝!”
反正吵吵不出来结果,与其浪费时间,还真不如退朝。
但就不能等他吃完红薯再说吗?!
退朝刻不容缓,要是他杵在原地不动,不可谓不惹眼。
东方景明只能握着红薯恭送霍骁滚蛋。
......
......
对于其他大臣而言,送走霍骁那就是真的送走了,今日不必再见。
但对于东方景明而言,其实只是片刻的分别。他收拾收拾东西就得去御前当值,履行自己身为侍中的陪伴职责,围绕霍骁飞舞。
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吧,蹲在墙角啃完红薯,又看了一会儿蚂蚁搬家,东方景明方才起身,迈着沉重的步伐前往帝王的居所——明华殿。
东方景明抵达明华殿的时候,霍骁还没有到,而守门侍卫又不让他进去,他就只能站在书房门口等,眼睛时不时往里面偷瞄两眼。
别说,这个地方还真是越看越眼熟,不就是他和某人夜夜相会的地方吗。
讲真,这办公地点多少有点简陋,一张塌一张桌,怎么看都不像皇帝的书房。
但桌案上摆着的那两摞奏折,却又清晰的昭示着霍骁的身份。
......
......
等了一会儿,东方景明没有等来霍骁,反倒把何有全给等来了。
东方景明对何有全的印象非常糟糕,一看见他就想起送旨时发生的事,他顿时觉得自己的银子打水漂了。
这人当时一定是故意的,就等着他掏银子再说后半句呢。
真是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才,一个比一个心机!
然而何有全似乎已经将这件事给忘了。
他笑眯眯的对他说:“东方大人,圣上有请。”
对着何有全东方景明实在笑不出来,他只能尽力确保自己不骂他,用相对平静的语气问
“圣上找我什么事?”
“民以食为天。”何有全道:“圣上体恤大人,怕大人第一天进宫找不到吃饭的地方,召您一起用膳呢。”
东方景明并不想和大暴龙共坐一桌。
“我吃过了,可以不去吗?”
“东方大人,圣上登基以来还从未召见过哪位大臣陪膳,您这可是头一个。”何有全翘起兰花指道:“这独一挡的殊荣,旁人求都求不来,您应该好好接着才是,怎么能不识好歹呢。”
“......”
这好歹谁爱识谁去。
-----------------------
作者有话说:东方景明:你又在盘算什么?
感谢观阅。
第24章 时屹
纵使心里一万个不想去,但东方景明最终还是跟着何有全走了。
饭局一开始,东方景明无比庆幸自己提前吃了一个红薯,不然按照霍骁吃饭的规矩,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吃饱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甜宠文 楚天江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