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善帝建造观天台的真正用意,史书当中并没有写,而是东方景明来到这里以后重新了解到的。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身为著作者之一的善帝,怎么可能让这些有损他威严的记载出现在史书当中,他在史书当中为自己树立的人设那可是千古第一明君。
为数不多的污点,大概就只有谋害自己的皇后那一件事。
但是--
“如果修完观天台以后,国库就入不敷出了,去岁三月送去塞北的钱粮是从哪里来的?”
东方景明问。
霍骁道:“观天台完工以后,我父皇叫人暗中增加了一个月的赋税,农民加收一成,商户加收三成,如此才凑够送往塞北的钱粮,之后大乾的国库还是一直处于一种入不敷出的状态。”
“而直到我登基后的第三个月,国库的收支才勉强恢复平衡,月月收税月月空。等到第六个月,国库才终于有了一点积蓄,谁曾想塞北饥荒提前爆发,我攒下来的这点积蓄全都拿去填窟窿了。”
霍骁顿了一下:“用我母亲的话来说,现在的我看似风光,但兜里摸一摸,比脸都干净。
“............”
凝噎片刻,东方景明难言的看向霍骁:“这么疯癫的决策,你当时都没阻止一下吗?”
“我阻止不了。”霍骁道:“我当时已经作为使臣出使西域了,回来时才知道这件事。”
别说,好像还真是。
霍骁出使的时间持续了大半年,秋末出发夏初归来,确实是阻止不了。
“可就算国库又空了,你直接效仿高士成上辈子的办法,组织官员募捐不就好了,何必直接盯准商户呢。”东方景明道:“而且商户和朝廷的矛盾这么大,能响应的人估计不多。”
“商户总归是比朝廷官员有钱,如果由商户出资,形成的饵肯定比官员出资来的大,诱惑自然也更强。”
霍骁道。
这还真是。
朝廷官员每个月拿的俸禄都是固定,一个两个都挺穷的,能拿出来的钱款自然有限。
而要是谁忽然拿出来一笔巨款,那可真得好好鉴定一下他的成分,看看这笔巨款到底是哪里来的。
当然,东方景明这种商户出身的官员除外,毕竟家里本身就很有钱。
可盘点整个朝堂,商户出身的官员也就东方景明一人。
由于大乾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太过于严重,就算善帝在位早期给了商户子弟入仕的资格,但商户子弟很难找到愿意教他们的好老师,再加之官方学府也不招收商户子弟,所以商户子弟只能靠自己盲学,完全不知道科考的重点是什么、在哪里。
要想考出好成绩,除非人人都像东方景明一样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否则上了考场就是纯纯的陪跑,即便是考中了名次也不会太高,最终只能被发配偏远县城。
而东方景明这种天才实在是万里挑一,几十年都不见得能出一个,久而久之就没有什么商户愿意送自家孩子去参加科考了,还不如培养他们继承家产呢。
虽说善帝最开始颁发这项政令的目的是想缓解商户和朝廷之间的矛盾,但因为配套措施不全面,取得的效果实在差强人意,甚至有点儿适得其反,进一步加深了商户与朝堂之间的矛盾。
其实,善帝打心底里还是不愿意商人入仕。
奈何当时社会矛盾太大--商人处处遭受排挤,处处遭受冷眼。
忍无可忍,商户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便联合起来哄抬物价,叫平民百姓一时间买不起米面油粮,难以维系生活,逼得善帝不得不有所退让,给商户开放了入仕的资格。
当商户们发现这项政令如同笑话一般可笑之时,怒火再次燃了起来。
但此时的他们已经不可能再像之前一样哄抬物价了,因为法令得到了完善,他们要还如之前一般行事,轻则下狱,重则抄家流放,甚至有可能砍头。
没有人愿意和“活着”两个字过不去,所以商户便只能受着,把所有对朝廷的不满藏在心中。
如此矛盾,贸然向商户募集资金,别说有没有人愿意出钱,不站出来骂朝廷就是好事。
但正如霍骁所说,由商户出资形成的诱饵会比较大,可他又何必铤而走险去招骂呢,毕竟以高士成那见钱眼开的性子,有个饵其实就够了。
不,不对。
霍骁明确说过他是一个占有欲极强的人,而这种人往往还会有极强的掌控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看上的东西不会落入他人之手。
而这种掌控欲会潜移默的影响他们的做事风格,霍骁绝对不会做毫无意义纯找骂的事。
他点名要从商户手中募集钱款,一定有别的用意!
可在这种时候顶着挨骂的风险叫商户大公无私,能有什么其他的用意呢?
东方景明一时间有点想不到,但他敢笃定霍骁肯定又趁机盘算起了其他的事。
“霍时屹,从商户手中募集钱款,怕不只是形成的饵比较大吧。”
霍线看着东方景明的眼神变得饶有意味的起来:“哦,你觉得我还有其他的目的?”
东方景明笃定:“你肯定另有盘算。”
“你觉得我的盘算是什么?”
东方景明摇了摇头:“想不到。”
霍骁含笑:“要不要我给你一个提示。”
东方景明:“要!”
霍骁:“那你附耳过来。”
“............”
东方景明:“你怎么这么喜欢和别人耳语?”
霍骁道:“那你到底要不要听。”
“............”
东方景明翻了个白眼,将自己的耳朵送了出去:“说吧。”
盯着青年圆润的耳垂看了一瞬,霍骁给了两个字的提示。
“皇商。”
“!!!”
竟然是为了这个!
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虽然他提出来的“有关于建设皇室”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有一个巨大问题难以解决——那就是如何选出合适的管理者。
皇商的本质其实就是把那些私人所有的产业,改组成朝廷所有,然后曾经的商户变成朝廷的人,拥有官员的身份来管理经营这些资产。
但大乾到底废了皇商制度几百年,完全不知道哪些商户信得过,哪些商户信不过,若是贸然允许所有商户一股脑的在同一时间全都转化为皇商,大乾必步前朝后尘。
可若是在这时以“为塞北开荒募集钱款”为由,就能鉴定出一大批商户的成分,看看到底有多少有良心的商户适合成为第一批皇商!
而且,霍骁方才的提醒,无疑已经把东方远航夫妇看成了第一批皇商的人选,同时也昭示了对他这个人的一种信任,毕竟商户子弟入朝为官,极易出现官商勾结的情况。
内定名额这种事看起来有点不公平,但东方远航夫妇值得。
他们一趟又一趟的给暂住在红昭寺的难民送东西,甚至在朝廷没有下发物资前,就调派自家的商队往塞北运了一批粮食。
如此这般,他们如何不值得。
尽管重开皇商的事,霍骁还没有和六部尚书进行具体商议,但他既然开始盘算,那就足以证明他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个提议,并且打算实施。
东方景明按捺不住欢喜,扑到霍骁身上,千言万语化作最简单的两个字:“谢谢”
霍骁拖住东方景明,挑眉:“只有口头上的感谢吗?”
东方景明愣了一下,旋即明白霍骁是何意。
“那就再加一点别的吧。”
话音落下,他以生疏的动作聊表谢意。
他模仿霍骁对他做过的事,在霍骁的唇上辗转揉捻,然后用舌尖去寻找可以滑入的缝隙。
几乎没有任何阻碍,他立即寻到自己真正想要触碰的东西。
纵使已经有了一次经验,但他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实在有点差,他怎么也摸索不到缠绕的技巧,只能一下又一下的触碰着,根本勾不起对方的任何反应。
这样的结果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东方景明难掩挫败,打算就此作罢。
然而,正当他有了退缩的动作之时,他忽然就动不了了。
整个人被霍骁掌控住,陷入难以自拔的漩涡。
他方才尝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的事,霍骁轻而易举的就做到了,还将他完全拉入他的掌控范围,不得不配合他的节奏去调整自己的呼吸。
可霍骁的节奏实在是太难以摸索了,他忽慢忽快,忽柔忽烈,你根本不知道他下一刻到底要做什么,是继续纠缠还是故而松开去探索,唯一能确定的是,他要不会呼吸了。
随着呼吸的节奏越来越乱,东方景明明显感觉自己开始缺氧,他的胸膛急促起伏,眼前也是一片凌乱的光晕。
但好在霍骁不打算亲死他,终是放开了他。
他张着唇,大口大口的呼吸新鲜空气,待终于缓过来,他更加挫败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甜宠文 楚天江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