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爱卿你插翅难飞_楚天江阔【完结】(58)

  那么话又说回来了,他要想一直站在霍骁身边,就必须守住自己的官职,通过月课考核。

  这可真是一个令人高兴不起来的事,东方景明素来信奉睡一觉什么都会好,就算面对困难也会信心满满,于是他头一蒙,眼一闭就开始睡觉。

  也不知是不是霍骁的话在他心底种下了怀疑的种子,他这一觉睡得格外糟糕,一整晚都在做梦。

  在梦里,他以各种方式自戕了一遍,包括但不限于咬舌、上吊、溺水等等。

  总之,他在梦里是把自己死出花来了,睁开眼的时候出了一身粘腻的冷汗,非常不舒服。

  时间有限,他来不及沐浴,只能简单擦拭一下就去上早朝。

  今天还是老样子,文武百官仍然在吵塞北的事,根本没人关心霍骁为什么要拆观天台,甚至大多数人认为,观天台拆了是一件顶顶的好事,可以用拆下来的物料换一批银两,来解塞北的燃眉之急。

  而正如他所说,高士成提出的开荒建议听起来可行,依旧治标不治本,今天就有人反应过来,大着胆子跳出来反对了。

  于是,时至今日朝堂上下分为了三派,持续拨粮派、开荒派、迁居派,三派人吵的水深火热,谁也不让谁。

  虽然霍骁没和他说那么多,但东方景明知道,这种情形霍骁最是喜闻乐见。

  文武百官吵的越凶就越不会注意他在做什么,他可以顺顺利利的育苗培种。

  ......

  ......

  见文武百官吵的差不多了,霍骁适时开口:“诸位爱卿的建议都有道理,但眼下最紧要的事还是帮塞北度过这个春天,不知诸位可有什么好建议?”

  国库空虚的事,人尽皆知,哪里还拿的出多余的粮去支援塞北。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了一会儿,顿时鸦雀无声。

  沉默了好一会儿,最终竟然是高士成率先出声。

  “陛下,据老臣所知,东南西北八大商户之家手里握有不少余粮,其余小商户的手里也有存粮,我们不如将他们手中的余粮征收至朝廷,以解塞北燃眉之急。”

  “高士成,您这话说的未免太轻巧了些。商户与朝廷之间本就有矛盾,哪里是你想征收就能征收得来的。”

  高士成话音才落,就有人开口回怼,并且直呼他的大名。

  东方景明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位和高士成身着同样官服,品阶相同的人伫立在那里,甚至年龄也和高士成差不多。

  仔细回想了一下史书中对于诸位官员的描写,这人应该是中书省三位管事者之一的屈元青。

  至于为何如此笃定是他,因为另外一个管事者郎温书就是一个和事佬,从来不会在明面上反驳任何一个人。

  相反,每当高士成和屈元青因为政见不合吵起来的时候,他都会努力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使中书省内部重新平衡。

  换句话说,中书省这个家要是没有他,早就散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如果郎温书今天没有告病假,怕是又要进行调和了。

  不过话说回来,郎温书这病来的时间还真是有意思,早不生病晚不生病,偏在高士成提议的第二日开始生病。

  他到底是真的生病了呢,还是在躲事儿呢?

  如果是后者,他不得不承认郎温书是个大智若愚的聪明人。

  此番告假,郎温书无疑是看出霍骁想要文武百官争吵的用意,也必然预料到今日的场景,毕竟只要高士成一说话,屈元青定站出来反驳。

  此时他若是再站出来当和事佬,不就是在拂霍骁的面子吗。

  既如此,眼不见心为净,这次就任由他们吵去吧,是死是活都和他郎温书没有关系。

  但所有的前提都是,郎温书确实是在躲事。

  看了一眼郎温书的空位,东方景明将视线重新落在高士成和屈元青两人的身上。

  很明显,因为屈元青的反驳,高士成的脸色相当难看。

  他非常不快乐的反问:“那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屈元青理直气壮:“没有。”

  他这一句没有,直接给整个朝堂都整沉默了。

  霍骁轻咳一声,提醒:“爱卿,莫要胡闹。”

  屈元青依旧天不怕地不怕:“陛下,老臣虽无新的想法,但对高士成提出来的建议有想法。”

  霍骁:“爱卿直言。”

  屈元青理性分析:“正如臣方才所言,商户和朝廷之间的矛盾太大,肯定不愿意被征收,我们不如通过买入的方式将商户手中的余粮收集过来。”

  “你说的轻巧!”高士成一下就火了:“国库空虚,我们哪里来的钱去买粮!”

  屈元青:“没钱就去酬,总能酬来。”

  “屈元青,你是老糊涂了吗?”高士成吹胡子瞪眼:“你到底知不知道塞北需要多少粮,就算集文武百官之力,怕也瞅不到那么多钱!”

  屈元青:“我有说在文武百官之间酬吗?”

  高士成一懵:“你什么意思?”

  屈元青没搭理他,反而看向霍骁,奏道:“陛下,老臣这几日思来想去,总算想出一个两全其美之法,既可以解塞北燃眉之急,也可以缓和朝廷与商户之间的矛盾。”

  霍骁:“说说看。”

  屈元青道:“商户之所以对朝廷不满,原因无他,全然是因为朝廷对他们的打压太重,致使他们举步维艰。我们不如趁这个机会,通过募捐筛选出一批合适的商人,重开皇商。”

  听见屈元青这个提议,东方景明不禁愕然,这老头儿竟然和他跟霍骁想到一起去了。

  不对,有没有可能这老头儿是霍骁的人,替他在说话?

  思及如此,东方景明抬头望向霍骁,而霍骁料到他会看过来一般,也将视线投了过来。

  他们的视线隔着满朝文武在空中交汇,东方景明从中读出了霍骁的意思——这老头儿并不是他安排的人。

  既是这样,那还真是瞌睡遇见了枕头,缺什么来什么。

  东方景明正愁如何在文武百官面前将这件事说出来呢,毕竟他官职太低,说出来的话没有什么信服力,很容易被人驳斥。

  而霍骁若是光明正大地向着他说话,就偏心的太明显了,所以他一直在思考究竟要用什么方法将这件事说出来,从而引高士成入局。

  现下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只需看屈元青发挥就好了。

  因为有高士成这个死对头在,屈元青话音落下后,还不等霍骁发表对于这件事的意见,高士成就率先跳了出来。

  “老匹夫,你做这个提议居心何在!”高士成毫不遮掩地骂道:“你忘了前朝覆灭的原因就是官商勾结过深吗?你是想大乾重蹈前朝覆辙?”

  “前朝之所以会出现官商勾结的乱象,是因为对商户管理不当。”屈元青据理力争:“我们改变管理方法,未尝不能预防这个情况。”

  高士成:“你说的轻巧!”

  屈元青:“那你告诉我,比起让商户们出力,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方法吗?”

  高士成顿时哑口无言,因为确实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了。

  见高士成不再说话,屈元青看向霍骁:“陛下,您觉得老臣的提议是否可行?”

  霍骁捏了捏眉心,思索片刻:“爱卿打算如何管理皇商?”

  屈元青道:“官制官收商运。”

  这六个字一出,霍骁再一次望向东方景明,如果不是提前知道他和屈元青没有交集,他险些要以为这俩人是不是率先通过气,想法竟然如此不谋而合。

  东方景明同样震惊于屈元青的话,他们竟然又想一起去了!

  屈元青继续道:“至于利益分配,老臣以为可以走底价分成制。在固定底价的基础上,商户所销越多,能分到的钱就越多,这样可以大大激励商户的经营热情。”

  听着屈元青的提议,东方景明不禁有些恍惚,这人该不会和他一样,也是从现代来的吧!

  -----------------------

  作者有话说:感谢观阅。

  第48章 女帝

  霍骁并未在朝堂上直言自己的想法,因为他一旦说了,这朝今日就别想下了。

  不过虽然下了朝,屈元青和高士成也没放过他,一路跟着就进了明华殿的书房。

  两人本想直接开口,但却因为东方景明欲言又止,毕竟商量大事就这么一个小官在场不合适,但这小官又偏偏是整个朝堂离陛下最近的人,几乎时刻陪伴。

  东方景明看出了霍骁想让他留下来的意思,但听这俩人吵了一早上,东方景明完全可以猜出他们接下来要在霍骁面前继续吵什么,无非就是能不能开皇商的事。

  对于一些没有意义的争吵,除非迫不得已,东方景明从不落耳朵去听,所以在霍骁开口留他前,他先发制人。

  “陛下,既然两位大人与您有要是相商,那下官就先去外面候着吧。”

  说完,东方景明还冲霍骁眨了眨眼,生怕他接收不到自己的真实意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甜宠文 楚天江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