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爱卿你插翅难飞_楚天江阔【完结】(80)

  霍骁坐在龙椅上,指尖轻轻的敲击着玉质扶手,发出清脆的“笃笃”声。

  他的目光扫过下方躬身的官员,眼底无波无澜,仿佛早已洞悉一切:“郎大人说后宫空置不利于社稷,可朕记得,太祖皇帝在位时,曾因专注平定内乱,五年未曾选秀,彼时为何无人提及‘社稷不稳’?”

  郎温书一愣,随即辩解:“太祖皇帝在位时天下初定,且早已诞下皇子,与陛下如今‘无嗣且外有塞北饥荒、内有朝堂暗流’的处境不同。陛下当以大局为重,不可因个人喜好耽误社稷。”

  霍骁闻言,淡淡反问:“个人喜好?不知朗大人口中的个人喜欢指的是什么呢?”

  郎温书思索变天,什么也不敢说。

  如果直言培育红薯一事,塞北那些尚未回去的难民怕是能活拆了他。

  可除了这个还有什么?

  郎温书想不到,只能保持沉默。

  “回答不出来是吗?”霍骁冷眼看他:“那不如朕来帮你回答,你打心底里觉得朕不应该亲自参与育苗一事,甚至不应该为此大费周章。”

  郎温书脸色一白,霍骁让继续道:“朕相信其实有不少人都觉得朕在胡闹,那朕倒是想问问你们,你们这些人除了让朕拨款赈灾,然后在朝堂上吵来吵去还会干什么?有人去研究农种了吗?有人用行动帮朕从根本上解决塞北的饥荒问题吗?没有对吧,那朕养你们真是不如养一群猪有用。”

  这一番话给站出来的朝臣说的面红耳赤,原本附和的官员渐渐沉默。

  塞北饥荒是近半年最棘手的事,如今有了明确进展,他们再拿“大局”说事,反倒显得牵强。

  郎温书攥紧笏板,仍不肯退让:“陛下政务勤勉,臣敬佩。可子嗣一事,关乎传承,非政务能替代。太祖皇帝虽晚选秀,却早有皇子。陛下如今无嗣,藩王、宗室非议日增......”

  “藩王那边非议?”霍骁冷笑:“逸王、衡王要是敢非议,你看朕敢不敢拔了他们的舌头。至于宗室亲族非议——”他目光扫过殿内几位宗室亲王,“几位王叔今日也在,不妨说说,你们有非议过吗?”

  霍骁这话,就更阎王点卯似的,被点到名的几位亲王连忙躬身:“臣等从未非议,只盼陛下政务顺遂。”

  郎温书后背冒出冷汗,他没想到霍骁对藩王和宗室亲族的震慑竟如此之大。

  这时,站在武官队列中的副将张成突然出列:“陛下!臣有一言!纵使塞北饥荒事缓,但边疆之况仍令人担忧,若此时陛下娶了大将军之女灵宜郡主为后,不仅能安抚军心,也能稳固朝局,此乃两全其美之事啊!”

  这话一出,殿内又起波澜——虽然大将军将兵权交给了霍骁,但谁都知道大将军手里的镇北军是支野军,只认人不认符,不然大将军项擎当年也不会干脆利落的就交出兵权,助霍骁争夺皇位。

  在加上项擎是太后的亲哥哥,所以张成这话明着是为军心,实则是逼着霍骁去绑定太后的势力,让他更加无法脱离太后的控制。

  东方景明的心猛地提起,悄悄抬眼看向霍骁,却见对方眼底没有丝毫慌乱。

  霍骁看向张成,语气平淡却带着锋芒:“朕记得,张副将上月刚因克扣军饷被降职,如今怎么关心起‘军心’了?这可不像你的作风啊。”

  张成听出了霍骁的话外之一,无非就是在怀疑他在为谁冲锋陷阵。

  他和太后的交易太容易查出来了。

  张成不敢再说话,怂着说了一句“是臣逾矩了”,便站了回去。

  殿内瞬间鸦雀无声,那些原本附议的武官纷纷低头,没人再敢出头——谁都看出来,这位年轻的帝王什么都不怕,谁上来当鸟当过头,轻则挨骂重则丢官。

  郎温书看着眼前的变故,手指微微颤抖。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被太后当成了枪,太后深知霍骁不好对付,便让他打头阵。

  可事已至此,他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陛下,选秀一事仍关乎祖制,臣......”

  “祖制的根本,是让大乾安稳,让百姓安居。”霍骁打断他,重新落座,指尖又落在玉扳指上,“朕今日明说——选秀立后,暂不议。若诸位爱卿真忧社稷,不如多花点心思在皇商制度的推进上、江南的防汛工程上、或严格监管各个地方的粮价,别总盯着后宫这点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语气缓和了几分:“朕知诸位是为大乾好,但立储、选秀,需天时地利人和。待塞北饥荒彻底解决,江南顺利度过今年的雨季,边疆部族彻底安分以后,朕自会给宗室、给百姓一个交代。退朝!”

  说罢,霍骁不再看朝臣反应,转身走向殿后,路过东方景明时,悄悄用指尖碰了碰他的手腕——那力道很轻,却足够让东方景明放下悬着的心。

  东方景明跟着霍骁走出大殿,殿内郎温书仍僵在原地,望着御座方向,眼底满是茫然。

  他摸了摸袖中太后给的名单,忽然觉得那份名单烫得吓人——这哪里是“辅佐之功”,分明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而殿角,太后派来的眼线早已脸色铁青,转身匆匆往太后的祥宁宫跑。

  ......

  ......

  风卷着宫墙上的落叶飘过,东方景明侧头看霍骁的侧脸,忍不住小声问:“你早知道张成会跳出来?”

  霍骁偏头,眼底藏着一丝笑意:“并非料到,只是早有准备。太后出身武将之家,朝堂上的武将大多和她有关联,所以我很早的时候,就让拾玖把这些武将的底给摸透了,所以今日不管是谁站出来,都和张成是一个下场。”

  他抬手摘下落在东方景明发顶的树叶,“放心,太后想借选秀绑住朕,朕偏要让她知道,这朝堂,是朕的朝堂,不是外戚的朝堂。”

  东方景明望着他坚定的眼神,忽然觉得,那些所谓的“祖制”“子嗣”,在霍骁实实在在的治国之心面前,都成了虚浮的影子。

  只是他也清楚,太后绝不会善罢甘休,这事怕是还没完。

  第63章 冲喜

  祥宁宫内,檀香似有若无地缠在梁柱间,空气里压着一层看不见的沉郁。

  宫女们垂首立在角落,连裙摆扫过地面的声响都尽力压到最低。

  太后已对着空茶盏静坐半炷香,手里拿着佛珠转动,眼底是化不开的阴翳。

  “郎温书老了,张成更是个扶不起的废物。”

  太后终于开口,声音平淡得像在说天气,却让殿内温度骤降。

  “皇帝既然把武将的底摸了个通透,就该知道,项家不是他想压就能压的。”

  趴在地上的眼线大气不敢喘,只敢低声应和:“太后明鉴,陛下许是仗着育苗有了进展,塞北的饥荒有了彻底解决的办法,才敢这般硬气。”

  “育苗?”太后轻笑一声,指尖猛地收紧,盏沿在掌心压出浅痕。

  “这种事用得着他亲自来做?他养的那些大臣是废物吗?”

  她抬眼,目光扫过殿外。

  “去把灵宜叫来,哀家有话与她说。”

  眼线如蒙大赦,躬身退去时,衣角都在微微发颤。

  不多时,项灵宜提着宫裙进来,水蓝色的裙摆扫过青砖,衬得她眉眼愈发柔和。

  她是项擎的独女,自小被捧在手心,却半点没有娇纵气,一进门便规规矩矩屈膝:“拜见姑母。”

  太后招手让她坐到身边,轻轻拂过她发间的珠花:“今日早朝的事,你该听说了吧?”

  项灵宜点头,指尖悄悄攥了攥帕子:“听说姑母让郎大人劝陛下选秀,张成那边还力举侄女当皇后,只是陛下……似乎不愿。”

  “不愿?没有他愿不愿意这一说。”

  太后握住她的手,指尖微凉却带着不容挣脱的力道。

  “灵宜,你是我项家的女儿,是大乾的郡主。只有你站在皇后的位置上,项家才能稳,大乾才能稳。皇帝现在不明白,但等镇北军不愿再听命于他时,他总会明白的。”

  项灵宜垂眸,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浅影:“姑母,陛下不愿开后宫,或许为的就是大乾的安稳。塞北的饥荒、江南的防汛,还有边疆的摩擦,哪一件不需要陛下操心?”

  “操心国事?”

  太后嗤笑,从袖中取出一支赤金点翠步摇,缓缓插在她发间。

  “他要是真的操心国事,就不会应允重开皇商。更不会留一个商户出身的侍中在身边。哀家看得出,那个东方景明不是个什么良善之人,重开皇商这种毁根基的提议八成就是他提的。也不知道皇帝被灌了什么迷魂汤,竟采了这旁门左道的主意。不过没关系,等你入了宫,去帮皇帝分担一些国事的担子以后,他自会知道,谁才是真正能帮他稳住江山的人。”

  步摇上的翠羽轻轻晃动,映得项灵宜眼底闪过一丝慌乱。

  她沉默片刻,手指在膝上捏皱了裙摆,终是抬眼,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姑母,入宫为后一事,灵宜怕是做不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甜宠文 楚天江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