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大约十分钟, 信徒便看到了一个印有熟悉家徽的招牌:“邪神大人,您看, 就是那里了!”
今年不算灾年, 但是施粥铺还是会准备少量的餐食供给暂时有困难的人。
因为每个来这里喝粥之人的身份证号都有登记在册,所以故意每天都来蹭是蹭喝基本没有。
救急不救穷, 救济这种事能帮人一阵,可帮不了一辈子。
他们虽说是在做慈善,但也不至于将家底都捐出去。
潜淆观察了一番,这种施粥铺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多见了。
如今更多的是免费茶水之类的,而且一般都是提供给特定的工种或季节限定供应,很少见到有这样只要去就能得到一碗的粥。
而且就算是粥,现在通常也都是绿豆粥这种更偏甜食糖水的,实打实的白粥更是少见。
信徒乐呵呵地走到施粥铺前:“麻烦来一碗粥。”
店员原本坐在板凳上看手机,时不时搅和一下温在锅里的粥,见有人来了,也不起身,但还是收起了手机看向对方说:“请先登记——身份证有带吗?如果有的话方便给我核实一下吗?”
登记的簿子就摆在台面上,笔是防止被顺走而连着底座的,看上去不像是粥铺,而像是需要填表的地方。
会来这种正规经营了数百年的施粥铺的人,大部分也不是会来捣乱的,毕竟这个家族在本地多有势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谁也不会闲的没事去给自己找不痛快。
登记完毕,信徒顺利地拿到了一碗粥。
晶莹透亮且煮开了米花的白粥香气扑鼻,就算不配小菜也能喝上一整碗。
潜淆见状,有点儿想知道那粥是何种滋味,但作为神明,没必要分走这本该接济一个身处困难之人的粥。
喝完粥,信徒又有力气继续和神明走下去了:“邪神大人,我家那施粥铺的粥味道真不错啊,但要是改成了商业性质的粥铺,估计就很难保持这样的品质了。”
“为何?”邪神对此有点儿不解。
能赚钱,那不应该更有动力做好吗?
要知道,有供品拿的祈愿和没供品拿的祈愿,神明肯定是愿意接前者的。
只是向他祈愿无需供奉,不然在这方面估计也会卷起来。
他希望在祈愿这方面做到尽量公平,而不是像一些同事那样几乎就是公开竞价。
但供奉较多的信徒,他实现祈愿的时候也会更加关照一些。
毕竟从供奉的量上来看,是最容易看出信徒是否虔诚的了。
有一些人整日里口口声声说着信奉,可几十年都没供过一份供品、上过一炷香——纯粹的精神信仰在当下已经不适用了。
信徒解释道:“我们的施粥铺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没有赚和亏的说法,也就不会去争取效益最大化,每一锅粥都可以慢慢熬好,无需为了提高效率去减少工序,也不用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
现在不是荒年,而且在怎么困难的灾年也不会同数百年前那样了。
现代化的科技使农业受天灾的影响不那么大,新培育的农作物也增大了产量。
他们家的施粥铺坚持做下来,主要也是为了延续传统,而需要的人其实不那么多了。
每天熬上一锅粥,都会有分不完的时候。
如今物质丰富了,很少有人会愿意走到施粥铺喝上一碗白粥。
他们宁愿去品牌快餐店门口等着过期被处理的食物,也不愿去盛一碗用心熬足了时间的粥。
在许多人的认知中,这是灾民才会去讨要的粥。
哪怕是贫穷困苦,也不能轻易去喝这种粥。
甚至有人认为这种通常出现于灾年的粥喝了会招致不详,因此就更没什么人会主动去喝了。
潜淆看着冷冷清清的施粥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百年前,好像还不是这样的。
他记得以前在其他地方也见过这种粥铺,排队领粥的人虽然面黄肌瘦,但脸上还是充满着感激与对生活的向往。
“你这粥,怎么没有配菜啊?光喝白粥,谁喝得下去?你当时打发叫花子呢!”信徒想起这次喝粥算是视察,打算回去多问打探几句工作情况,没想到刚走到施粥铺前就听到了这种话。
潜淆说要照看这信徒一整天,便也走在后头看着,听闻此言有几分不悦。
免费的午餐还想要有山珍海味作配吗?
真正需要被接济的人,能吃饱就已经不错了,这种找事的大概是吃饱了撑的说出这话。
“我们的确只提供白粥,不过我们的白粥熬煮得很香,米也用的都是最适合煮粥的好米,要不先尝尝再说?”店员见有人来便招待了,毕竟这里平时称得上是门可罗雀。
能有一位客人都是好的,不能浪费了自己耗费心力熬的粥。
会在这家施粥铺工作的人,本身就是想做些公益事业的。
能用一碗好粥温暖一个灵魂,这是多么具有意义的工作啊。
自己是怀着这样的想法来的这里,但是实际情况似乎并不是这样。
喝粥的人不多,找茬的人偶有,闲言碎语倒是听了一大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