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强娶谋士后将军跑路了_冰川半糖【完结】(28)

  他这汉话说的拗口,谢临闻言只轻嗤一声:“原来右贤王会说人话啊。”

  谢临知道呼延瑞今日不把话说完定是不会罢休,索性抱臂靠在了马车上,淡道:“何事?说吧。”

  呼延瑞瞥了一眼薛季安,道:“可否借一步说话?”

  谢临还没开口,薛季安便抢着道:“想得美!有话就在这说。谁跟你神神秘秘的。”

  呼延瑞见谢临一副默认的姿态,只得压着火不情不愿道:“听说京城过几日要办灯会,本王初来乍到,对你们大雍的风俗颇感兴趣。谢大人可否赏脸作陪?”

  话刚出口,饶是脸皮厚如呼延瑞,也觉得臊得慌——方才还骂大雍官员文弱,转眼就说仰慕大雍文化……他不自在地别开了脸。

  好在他一开始也就没想着凭这个托辞打动谢临。谢临嘴角刚扯出个讥诮的弧度,他便抛出杀手锏,压低声音补充道:

  “届时本王还有个关于温聿珣的秘密要告诉你。”

  果然,此言一出,呼延瑞就见谢临顿了顿,脸上的神情由轻蔑转为审视。

  呼延瑞扬起一个胜券在握的微笑,低头便对上谢临锐利地仿佛能穿透人心的目光。他听见谢临道:“我凭什么相信你?”

  呼延瑞握紧右拳,在左胸上捶了两下,道:“我们匈奴人从不说假话。我以撑犁的名义起誓。”

  谢临的目光在呼延瑞脸上停留了片刻,最终淡淡道:“时间,地点。”

  “谢……”薛季安瞪大了眼睛,似是不敢相信谢临这么轻易就答应了。

  话没说完,他便对上了谢临平静的眼神。后者微微抬手,在呼延瑞看不见的角度做了个向下压的手势。

  薛季安这才放下心来——他就说,谢兄肯定有自己的计划。

  呼延瑞也没想到这么顺利,正欲开口,便听谢临淡漠道:“还有一件事,右贤王。”

  “这件事我只是答应了,其余的一概不负责。”谢临倏地轻笑了一下:“若因此,你被温聿珣废了残了……可都不关我的事。”

  第25章 灯下悸隙

  花灯会成为民间习俗是在大雍建国之后。相传开国皇后酷爱赏灯,太祖皇帝为博红颜一笑,便下令每年初春在京城举办盛大的花灯会。这一宫廷雅事渐渐传入民间,百姓争相效仿,最终形成了延续百年的传统。

  因着这段帝后佳话,花灯会逐渐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每年灯会期间,京城处处张灯结彩,青年男女相约赏灯,互诉衷肠。久而久之,这初春的花灯盛会竟成了大雍朝特有的情人节,成就了无数良缘美眷。

  温聿珣自幼长在深宫,及至年岁稍长便远赴北疆征战,对民间的花灯会虽有所耳闻,却从未放在心上。在他眼里,这不过是个遥远的习俗,更谈不上特意当作节日来过。直到知乐提醒,他才恍然想起——这倒是个能约他家阿晏出去逛逛的好机会。

  虽说依谢临的脾性,也不一定会乐意配合就是了。

  不过总得要试试。温聿珣这么想着,便也就这么做了。

  谁知谢临听了,没有第一时间拒绝,却也没有第一时间答应,而是诡异地沉默了几秒,略显迟疑道:“花灯会?是三日后的那个?”

  温聿珣颔首,略一挑眉,轻笑道:“对。知道的这么清楚……莫非阿晏也正想约我不成?”

  想约你的怕是另有其人。谢临腹诽,面上却只是淡淡道:“来京城这么久,这般热闹的盛事,我总该是有所耳闻的。”

  “再说吧。”他含糊道,“看我那日公务忙不忙。”

  温聿珣对这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并不意外。谢临没有直接拒绝,在他看来就已经是默许。若是对方临阵反悔,大不了直接去翰林院堵人。横竖这花灯会,他是打定主意要带谢临去的。

  ——————

  谢临与呼延瑞约在了长安街——那是京城花灯会最热闹的去处。

  暮色初临,整条街巷早已被万千灯火点亮。沿街小贩支起的竹架上,挂满了兔儿灯、鲤鱼灯,圆滚滚的可爱灯笼引得不少人驻足;酒肆茶楼前悬着的红灯笼照的街道更显繁华;空气中浮动着糖人的甜香和果酒的甘醇。游人如织,有少女执灯巧笑,有少年折枝相赠,也有小儿骑在父亲肩头,伸手去够那高悬的灯笼彩穗。

  谢临走到约定地点时,呼延瑞已站在一处显眼的灯笼架下等待。他今日特意比往常提早了些从翰林院出来,盘算着速战速决。处理一天公务本就疲乏,他没那闲情逸致真陪呼延瑞赏灯夜游。

  呼延瑞看到他时似还有些意外,眉梢微挑道:“谢大人来的挺早啊。还以为你起码会晾本王半个时辰。”

  “右贤王说笑。”谢临淡淡道。

  “谢大人这回倒是比上回客气不少啊。”呼延瑞低笑一声,悠悠道:“果然有求于人就是不一样。”他说着微微弯腰,俯身对上谢临的眼神,“温大将军的秘密,确实是个好诱饵。”

  “也让本王不由好奇,他平日里到底瞒了你多少事,才会让堂堂谢大人随便闻点风吹草动都像嗅到肉腥味的狗似的……自愿上钩?”

  谢临神色淡漠地注视着呼延瑞,眼里的讥诮一闪而过,仿佛在看戏台上的丑角表演笑话。

  ——他与温聿珣之间,从来就不是呼延瑞想象的那种关系。谢临自认连对温聿珣这个人都只有那么感兴趣,何况是对他所谓的秘密?

  今日肯赴这个约,无非是想看看呼延瑞能整出什么幺蛾子来。以及……事关北疆安定,谨慎些总是没错的。

  呼延瑞把他的无动于衷当成故作镇定,不等谢临说话便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混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头也不回地丢下两个字:“跟上。”

  谢临冷眼注视他的背影片刻,抬脚迈步跟了上去。

  呼延瑞倒真像是特意来逛集市赏花灯的,一路走走停停,步履从容,一副优哉游哉的派头。一会儿从这儿买两串糖葫芦,一会儿搁那儿猜个灯谜、顺俩灯笼,没过多久手上便拎的满满当当。

  眼看着暮色渐沉,谢临也有些没耐心了。索性几步走上前,拦住呼延瑞的去路,站定平视他:“右贤王。”

  呼延瑞顿了顿,歪头挑眉看向谢临:“谢大人累了?”

  “确实有些倦了。”谢临抬眼直视他,开门见山道:“所以我也不兜圈子了。贤王想说什么,不妨直言。”

  呼延瑞悠悠道:“谢大人怕是弄反了。不是本王想说,是你想知道。而本王……想做的只是约谢大人同游而已。谢大人总得先完成与我的约定,再提条件不是?”

  谢临与他对视片刻,倏地笑了:“若是如此,那便不必谈了。”话音未落,他已干脆利落地转身。

  他方走出几步,便听见呼延瑞暗骂了一声,似是在为落了下风而气急败坏。

  “等等。”

  谢临步履未停,呼延瑞见他真的毫无留恋,咬了咬牙跟上去,一把握住谢临手腕,在谢临开口前抢先道:

  “温聿珣在北疆有个心上人。你可曾知晓?”

  ——————

  今日骁骑营有几个老兵油子,许是惦记着今夜花灯会要去会相好的,操练时心不在焉,招式都软了三分。温聿珣冷眼瞧着,待演练结束,将这几人单独拎出来训斥,又罚他们加练骑射。这一来一回折腾下来,天色便已暗了下来。

  温聿珣匆匆到翰林院时,谢临已不见踪影。

  他原以为后者是回去了,谁曾想回侯府没见到人影,这才觉出不对来。

  谢临平日里两点一线,就算外出办事,也鲜少有招呼都不打一声的情况。派去保护谢临的暗卫没有消息,说明不至于是安全问题。

  偏生今天又是这么个特殊的日子,京城就花灯会这么一件大事……很难让人不联想。

  鬼使神差的,温聿珣便往长安街去了。

  虽是如此,但他内心深处其实仍不以为意——谢临不是会一个人去凑这种热闹的性子。大概率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

  花市灯如昼,街上尽是成双入对的年轻男女。姑娘们提着精巧的灯笼,少年郎护在身侧,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或甜蜜或羞涩的笑容。

  温聿珣从来往的人群里穿过,转了一圈都没看见谢临的影子,不由失笑暗叹,自己果然是胡思乱想了。

  他看着路边吆喝的小贩,想着他家阿晏既然人没来,不如给他带些什么回去。便也算是一起逛过花灯会了。

  他身侧是一个卖发簪的摊子,各色簪钗在灯下泛出莹莹光泽,乍一看还真够引人目光。摊主见温聿珣驻足停留,立刻堆着笑迎了上来:“公子可是要挑簪子?咱家这些款式,在京城里可都是独一份的。”

  说着,他捧出一支精巧的银簪,簪头缀着个玲珑的小灯笼,里头竟真透出暖黄的光亮。“您瞧这个。”摊主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得意,“整个京城,就我们家能做这样的巧物。姑娘家拿在手里,保准喜欢得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强 破镜重圆  高岭之花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