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强娶谋士后将军跑路了_冰川半糖【完结】(40)

  他虽将自己随手所为的善举不放在心上,却并非人人都能坦然受之。这日谢临刚回府,门房便立刻上前通报,道是那日所救孩子的全家特意前来侯府致谢,此刻已在偏厅等候多时了。

  谢临与温聿珣几乎是前后脚到偏厅的,那对夫妇一见温谢二人便行了大礼,作势要跪下,被谢临眼疾手快地扶住了。

  没想到拦住了大的,却没拦住小的。男男孩却牵着妹妹的手,快步走到谢临面前,二话不说便跪了下去。他动作极快,还没等谢临反应过来,就已经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头,一声声“恩公”叫得格外响亮。

  谢临连忙俯身将孩子扶起,无奈地揉了揉他的发顶。病了这一场,男孩脸颊瘦削了些,反倒衬得那双眼睛越发黑亮有神,此刻正一眨不眨地望着谢临。

  谢临瞧着心软,顺手从案上碟子里拿了块桂花糖递过去,男孩怯生生地看了父母一眼,才伸出小手接了,抿着嘴朝他笑了笑。

  孩子的父亲见谢临神色温和,目光略带笑意落在男孩身上,分明是极为喜爱的模样。他踌躇片刻,与妻子交换了一个眼神,终于像是下定了决心般,深吸一口气道:“恩公若是……若是真喜欢念儿,不如……就让他留在侯府,跟着二位恩公……”

  第34章 将归故土

  那位父亲说的时候自己也局促得很,脚趾都快把布鞋抠破了。

  原因无他,方才那番“推销”自己儿子的话,实在太像那些卖儿鬻女的奸恶之人了。

  倒还真不是他存了什么攀龙附凤的心思。他与妻子虽算不得什么大富大贵,但志气不短,一辈子为人处事都坦坦荡荡。今日会出此言自认全然是出于“好心”。

  怀玉侯这离经叛道的婚姻举世皆知,若是不打算纳妾,这一脉香火恐怕就要到此为止了。念儿的性命既然是二位所救,眼下看来又如此投缘,不如成全这段缘分,也好让怀玉侯和谢大人这样的好人晚年不留遗憾。

  “二位既对念儿有救命之恩,那就是念儿的再生父母……”他刚说完便意识到不妥,尴尬而略显歉意地看向谢临,慌忙改口道:“再生父父……”

  谢临:“……”

  倒也不必。

  那位父亲全然沉浸在即将与儿子分离的愁绪中,并未注意到谢临微妙的表情,仍恳切道:“……若二位不嫌弃,往后便让念儿认二位作父亲,让他孝顺双亲、为二位养老送终。”

  谢临与温聿珣对视一眼,彼此目光中都映出几分复杂,却又不约而同地透出拒绝的意味。

  他们二人对于子嗣一事,本就看得极淡。于温聿珣而言,他并不愿多个打扰二人世界的小跟屁虫。更何况,他自幼对亲情一事便难谈信任。而谢临则想得更深:一个孩子不是闲时取乐、烦时便可置之不理的玩物,那是一条鲜活的人命,是一生一世的牵挂与责任。

  他自问如今的自己尚未做好准备去承担这样的重担。更何况,他与温聿珣这本就始于权宜的夫妻关系,能维持到几时还未可知。若真有分离的一日,这孩子又该如何自处?

  他的目光重新落到面前的男孩身上——小小的拳头攥得死紧,脊背绷得笔直,像一只即将被抛弃却强撑倔强的小兽。

  ——小家伙分明不愿离开亲生父母。

  这种勉强了所有人、却打着“好意”旗号的安排,谢临实在承受不起。

  谢临给温聿珣递了个眼神,又看了看小家伙,温聿珣竟诡异地意会到了他的意思——这个恶人只能由自己来做。

  他家阿晏啊……有时心细得吓人。

  经过那日的相伴,小家伙眼里已然把谢临当成了可依赖之人。由谢临来说出这拒绝的话,难免让小家伙觉得自己是个爹不疼娘不爱,谁都嫌弃的小白菜。

  可若是由温聿珣来说,便没了那么多顾忌。……左右温聿珣也没给他留下什么好印象。

  温聿珣目光转向一旁神情局促、面露恳求的孩子生父,语气平稳淡然,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决断:“阁下不必多虑。我与阿晏年迈之后,府中自有仆从照料,不劳旁人。至于念儿……”

  他话音微顿,余光扫过那正偷偷望着谢临的小小身影,声音更沉下几分,“骨肉至亲,血脉难断。于情于理,他留在亲生父母身边,才是最好的归宿。”

  谢临轻轻拍了拍小家伙的背,温声道:“去吧,回家去。虽做不了一家人,但往后得了空,记得带着妹妹来侯府做客。”

  小家伙没有立刻应声,而是先抬头望向他父亲。见父亲无奈地点了头,他才一溜烟跑回父亲身边,紧紧抱住父亲的腿,小脸上终于绽出明朗的笑意。与此同时,在他父亲视线不及之处,他悄悄朝温聿珣吐了吐舌头,做了个小小的鬼脸。

  温聿珣看得好笑,也趁人不注意,抬手朝他比了个拉弓射箭的手势,仿佛是他们之间独有的秘密游戏。

  孩子虽未留下,念儿父母的感激之情却真挚而浓重。他们来时便提了大包小裹,全是自家地里出的顶好粮食和鲜嫩蔬果,一边不住口地说“千万别嫌弃”,叫人心里熨帖的很。

  送走了念儿一家,温聿珣转回身,望向仍在原地微微出神的谢临,终于将那句搁在心里已久的话问出了口:“想起自己家了?”

  谢临回过神来,却没有说话。

  温聿珣便又道:“我记得阿晏家和他们家似乎是截然不同的家境。只因都有个妹妹?还是因为这种家庭氛围?”

  这下谢临终于有了反应,懒懒地掀起眼皮看他:“侯爷似乎总是一副很了解我的样子。”

  这话一出,温聿珣便知道不对劲了,心里暗道自己嘴快,句句往谢临逆鳞上戳。

  果然,下一秒,谢临淡淡道:“你知我来自江南,又知我家境,想必是已将我查了个底朝天。侯爷还知道些什么?不妨全说来我听听。也好让我之后有个心理准备。”

  温聿珣哪敢作声,只得放轻声音哄道:“我没有别的意思,阿晏。只是想说……”

  “有机会我陪你回家看看吧。”

  话虽是这么说,温聿珣和谢临却都没想到,这机会来得这么快。

  雨季如期而至,南方各地已连绵降雨多日,洪水随之泛滥。

  这原本不算稀奇事。抗洪抢险几乎每隔几年就要进行一次,历朝历代都积累了相对成熟的应对经验。

  可今年情形特殊。初夏时江南还曾遭遇大旱,谁料转入雨季后降水来得如此迅猛剧烈,令各地措手不及。更棘手的是,这场不合时宜的洪水,导致漕运在淮安枢纽发生严重阻塞,大批漕船被困,航道彻底中断。

  由于汛情传递不及,后续不明情况的漕船仍在不断向该河段汇集,目前滞留船只已超过百艘,情况持续恶化。

  若只是寻常商船受阻,倒还不至于惊动朝野。关键在于,江南乃天下粮仓,大雍王朝近半的税粮皆出自于此。如今漕运命脉被生生掐断,等于扼住了京师的咽喉。都城的粮食供应立刻吃紧,若拖延时日再久些,恐怕将会引发粮荒,动摇民生根本。

  消息传到朝堂上时,明淳帝当时脸就黑了。满朝文武无一人敢吭声,生怕触了霉头。

  自从盐铁一案过后,京杭运河相关一直是楚明湛在负责。如今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他自是难辞其咎。

  楚明湛也深谙此理,没等明淳帝发难,便自己站了出来,主动请旨作钦差大臣,前往运河现场指导疏通。

  他一请旨,谢临自是也只得跟着。好在经过楚明慎上次那事后,朝中不少臣子心中的天平都暗暗在朝楚明湛倾倒。眼下有这种博好感的时机,有眼力见的自然不会错过。

  谢临便借着这波势,夹杂在其中,也不算太突兀。

  他一出来,明淳帝眼皮便跳了跳。

  果不其然,下一秒,温聿珣便也从队列里跨了出来,请旨同下江南。

  明淳帝眉心都快揉烂了,偏又不能指着温聿珣的鼻子骂“你一届武夫,懂什么漕运”。

  平心而论,他自然是不希望温聿珣离开他的眼皮子底下的。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打匈奴时那是没办法,而此刻,明明有旁人可用,还要让温聿珣离开他的视线,到那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去,明淳帝的不情愿可想而知。

  好在温聿珣是个识趣的,刚请旨完,便主动提出,下江南时无法顾忌京中军务,愿交出军令,请明淳帝找人暂代他的职务。

  明淳帝的心这才算安了大半,摆了摆手,放他们夫夫两个一同随行下江南了。

  回到侯府,长福和知乐听到这个消息,比两位主子还兴奋。两人都是自小从未出过京城的,于洪灾水患什么的并无太多实感,只觉得像是要去奔赴一场好玩的远游。

  两颗圆圆的脑袋凑在一块,收拾东西的时候叽叽喳喳地你一句我一句——“这地毯得带上,侯爷最喜欢了!”“这把羽扇也得捎上,江南暑气重,公子肯定用得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强 破镜重圆  高岭之花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