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_天已无涯【完结+番外】(78)

  目送两人离去后,曲花间又让曲宝去打听城中一位姓郑的员外,他答应替顾惊蛰带的木材便是要给这位郑员外的。

  曲宝动作很快,那位郑员外的宅子刚好离他们停船的位置不远,下了船往前走几百米,再拐个弯儿就到了。

  福州城的码头沿湖而建,形成一个圆环,能停靠的地方不少,从码头辐射出去,对应的区域也各有不同。

  他们停靠这里的外围刚好是城中大户们集中居住的区域,简单来说,就是高档住宅区。

  郑员外很是在意这一批木头,曲宝上门一询问,他便急匆匆带着人赶来了。

  “叫小公子笑话了,小女眼看着明年就要及笄,亲事也都说定了,哪知天不遂人愿,一场大火把家里为她准备的嫁妆全给烧了。”

  谈起这个,郑员外就是一阵痛心疾首,“别的都不说了,那千工拔步床,可是我从她出世那日,就开始选材备料,请城中最好的匠人开始打造,十五年心血付之一炬,欸!”

  “郑员外不必忧心,令嫒吉人天相,只要人好好的比什么都强。”郑员外的心痛情绪实在有感染力,曲花间只好宽慰他几句。

  “小公子你是外地人吧?你不懂,咱们福州人嫁女儿可是不逊于娶媳妇的大事,若是嫁妆不够厚重,难免叫婆家人看轻,我这是怕小女将来受委屈。”

  郑员外一边痛心疾首地絮叨,一边检查着还未搬下船的木料,极为仔细,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树疤,也要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刮开看看里面纹路走势有没有受疤痕影响。

  许久,他才满意地收起小刀,挥手示意自己带来的家丁小心翼翼将木料搬下船去。

  曲花间正欲让自家护卫帮忙搬运,却被他婉言拒绝,“叫小公子看笑话了,不怕你多心,这些料子做成成品刷漆之前是磕不得碰不得,还是叫我们自己搬运吧。”

  这是担心曲花间的人笨手笨脚磕碰了木料,他也是个直爽之人,直接就这么说出了口。

  “哪里,还要多谢郑员外体恤在下这些兄弟们。”曲花间哪里会为这种小事多心?笑着邀请郑员外喝茶。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这位郑员外看起来也是个直爽之人,曲花间有意认识一番,向他打听打听城中造船手艺好的作坊,或是匠人。

  “你要问手艺好的匠人啊,我倒是认识一位,只是不知道你敢不敢用他。”郑员外抿了口曲花间待客用的上好龙井,故作神秘道。

  见他如此作态,曲花间顿时来了兴趣,“哦?怎么说?”

  “话说那南城木作坊市,原有两家手艺精湛的造船坊,一家姓鲁,一家姓墨,两家实力相当,经常较劲儿抢客,争得那是头破血流啊!”

  郑员外说起这些八卦野闻来,简直就跟茶楼里的说书人一般,有声有色。

  那鲁记和墨记两家造船坊,一家宣称是鲁班子孙,一家说自己是墨家巨子第十八代传人,真真假假,外人谁也不知道,但就知道这两家不论是造船还是打家具这样木工活,都是极好的。

  但是人总有比较,两家匠人手艺相当,墨记做出来的家具花样新颖好看,鲁记则更注重实用,结构也更扎实。

  是以找墨记做家具画舫的人更多,鲁记则是造船生意更好,原本虽有些小打小闹的争客之举,但也相安无事了许多年。

  直到两家都出了个有出息的儿子。

  鲁记的儿子不知怎么脱了匠籍,竟考了个童生,后来又疏通关系成了南城巡街司的小头头,而那墨记的儿子则专注老本行,青出于蓝将造船技艺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本来两家斗得旗鼓相当这些年,突然一家有了衙门的路子,一家手艺没了短板,这下彻底打破了平衡。

  可惜民终究斗不过官,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城管队长,也足以让墨记传承百年的基业毁于一旦。

  墨记就这么倒了,以造船用料不扎实等理由一次次罚银,直至罚得倾家荡产。

  鲁记从此一家独大,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但没办法,他们衙门里有人,还扬言墨记若是还要干老本行,必定弄得他们家破人亡。

  洋洋洒洒说完这一大段,郑员外饮了口茶,惋惜地叹气,“我闺女原先的家具就是墨记给做的,你不知道,那花鸟鱼图雕刻得跟真的似的,好看得不得了!可惜了了。”

  说完,他还给曲花间留下了鲁记和墨家人现在居住的地址,让他自行选择,然后就要告辞。

  “小公子,有空来城西福寿茶肆喝茶呀,那是我家的产业,里面的说书人是我远房表叔,秀才出身呢,口才好得很!”

  曲花间拱手相送,嘴上说着“一定一定”,心里恍然明悟,难怪这郑员外说话像说书似的呢,原来是职业病。

  等郑员外走远,曲宝凑过来看了眼他手中写着地址的字条,问,“少爷,您打算找哪家呀?”

  曲花间略微摇头,“先看看吧。”

  反正,他对一朝得势便仗势欺人的人没什么好感。

  第71章 鲁记

  清晨, 客栈中。

  曲花间刚睡醒,正用自带的柳枝刷着牙,去端热水的小林从外面进来,轻声道, “少爷, 同知大人派人送了礼来, 已放在客栈大堂了。”

  “嗯?”曲花间饮一大口水, 咕嘟咕嘟把嘴巴里的盐粒漱干净, 这才开口询问, “同知大人是谁?怎么给我送礼?”

  “少爷忘了?昨夜跟着方夫人去取路资的护卫回来跟您说了呀,方夫人原来是福州同知大人的女儿。”

  经小林一提醒,曲花间总算想起来,昨夜好不容易能踏实睡上一觉, 他沾上床便有些昏昏欲睡, 确实有人跟他说了这事儿, 但他没注意。

  倒没想到, 方露华竟然是同知之女,难怪对福州的情况知之甚多。

  “送了什么礼来?若是太贵重就退回去吧。”

  “还好,都是些吃用之物, 还有些没见过的海货。”小林一边回答曲花间的问题,一边替他整理背后衣裳被腰带勒出的褶皱。

  “那就收下吧,让曲宝备一份差不多的回礼给同知大人送去,不能失了礼数。”

  “晓得了。”

  从冀州到福州, 将近一个月,方露华一直进退有度,一副不愿与人深交的作态,想必也是怕他得知其身世后会巴结上去, 让娘家为难。

  当初曲花间定的路资是一人二十两银子,方家昨日给足了五十两,已经是多给了,今日又送来谢礼,算是讲理守礼的人家。

  曲花间没有攀附权贵的心思,回了礼物做足礼数也就算了,转头就将这事放在脑后。

  方家送来的海货里除了海带虾干鱼干这类干货,竟还有些鲜活海物。

  “这个就是白初儿说的奇丑无比的石斑鱼吧,果真是丑到伤眼睛!”

  一个两人合抱的陶缸里灌满海水,里面除了几只硕大的龙虾和海参,还有几条在现代也十分名贵的海鱼。

  曲宝伸手戳了下浮在水面下的一条灰褐色的丑鱼,新奇不已。

  “咱们倒是沾了你的光了。”林茂撇了水缸一眼,不阴不阳的来了一句。

  这些东西分明是白初儿与曲宝聊过的,龙虾,长得像虫的鱼,和奇丑无比的石斑。

  “咋?你想吃?美得你!”曲宝根本没听出林茂话里的酸味,仍旧没心没肺的逗鱼。

  “少爷,这些海货咱们怎么吃啊?让客栈厨子帮忙料理吗?”

  “嗯,中午吃海鲜宴。”曲花间颔首,看着水缸里活泛游动的鱼虾,有些馋了。

  这些东西他也没吃过几次,还是自助餐厅不知道冻了多久的冻货,这样活蹦乱跳的还是第一次见。

  很快,曲宝跟客栈掌柜交涉好代加工,就有两名伙计吭哧吭哧将水缸抬走了。

  曲花间等人随意吃了些早餐,便出了门往南城而去。

  福州城沿湖而建,建筑群形成一个巨大的环形,若是要从南走到北,若是步行的话起码要走上两三个时辰。

  是以人们去稍远些的地方要么靠车马,要么坐船直接去对岸。

  他们投宿的客栈在西城,目的地木作坊市在南城靠东一点,于是选择了坐船。

  湖面上,除了停靠大船的码头,还有许多靠摆渡为生的船夫,他们手持长竹竿,脚踩着大小不一的木船,等着载人。

  还有一些船夫踩着一叶扁舟,上面摆着各色蔬果,沿岸叫卖着。

  有买菜的妇人看上哪艘小船上的菜,便会喊住那个老板,让他上前来以便挑选。

  码头周围热闹不已,福州普通百姓大多说着当地方言,叽里咕噜的与官话相差甚远,几人完全听不懂。

  好在店铺伙计,行脚商人,或是摆渡船夫都会说一些撇脚的官话,不至于出现沟通障碍。

  走到湖边,曲宝站在水边阶梯上,扬声招来一艘能容纳五六个人的小船,说定价钱后,才请曲花间上船。

  船行在湖中间,从这个视角看向岸边,房屋皆临水而建,地势低矮之处便用柱子抬高,一根根刷了桐油的木柱,犹如梅花桩,矗立水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强强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