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吃多了,这面也不错。”陆母把汤也喝完了,放下碗感慨了一句。
林言也附和地点头。
-----------------------
作者有话说:来了[哈哈大笑]
第99章
“你上次做的冷吃兔好吃, 要不咱们再做两只带走?”
一碗面条下肚,陆母吃的刚好,半躺在椅子上开始对林言做的兔子念念不忘。
以前在府城都是吃鸡肉鱼肉,这兔子实在是新鲜:“那明日去三叔么那里买几只, 做一锅, 咱们带走。”
冷吃兔不像其他的, 放凉了更好吃,再加上天气冷,路上也不会坏。
再说又不是什么麻烦事, 也难得陆母主动开口说想吃。
“那明个先去镇上问问多少钱一斤, 咱们给银子, 你三叔么肯定不要的。”
林言点点头, 三叔么家里养的这些兔子可没少赚钱,兔子繁殖的快。
一开始的那几只是在山上捉的, 想着给家里人打打牙祭, 就带了回来。陆听竹见了就不愿让杀, 本来想着兔子受了惊活不长,没成想真给养下来了。
后来实在太多, 三叔才想着拿到镇上卖。
一来二去的, 三叔么家就开始正经养兔子了。
“我先去拎两只回来, 明儿去镇上问了再给银子,正好消消食。”
林言端着碗笑, 自从过完年, 陆母天天不着家,这里走走那里串串的,十分珍惜时间。
陆鹤明把他手里的空碗拿走:“想什么呢?”
“在想阿娘,她在家里过了半辈子, 门口一颗柳树都有感情,现在却要和我们一起出去那么远。”
陆鹤明收碗的手一顿,他忽略了这件事。
说实话他觉得只要阿娘林言在身边,无论在哪里都行,可是陆母不一样,他的朋友父母都在这里。
他以自己的感觉考虑,以为陆母也是欢喜的,却忘了,陆母的世界也不是以他为中心的。
林言看他思考的样子,戳了戳他:“以后咱们可以多带阿娘回来几次,也不至于生疏。”
陆鹤明低声嗯了一声,把一摞碗送进厨房去。
这边陆母直接拎了四只回来。
林言连忙接过,陆母没给他:“怎么拿了这么多?”
直接把几只兔子放在厨房门口,绑了腿,不用担心跑了:“我说做了带走,你三叔么非要给我这么多,要不是拦着,还要再给几只呢。”
林言刚洗漱完,看着四只兔子:“那就两只冷吃,两只红烧,怎么样?”
“行,红烧的喊上三叔一家一起来吃。”
第二日一大早,陆鹤明就带着小木子开始杀兔子了,兔子皮完整剥下来还能卖钱,陆鹤明以前弄过,上手很快。
第一只有点破,第二只就十分完美了。
小木子有样学样,他第一次上手,但也是第二张就十分好看了。
陆鹤明对他投向赞赏的目光,小木子嘿嘿笑了一下。
林言把几只兔子洗干净,两只剁的大块用来红烧,冷吃的两只就剁的小一点。
分开腌制好,林言和陆鹤明又开始收拾东西,要带走的东西不多,他们清明估计还要回来,很多东西不用带。
陆母带着阿眠早早就去了镇上,帮林言带了一大堆的辅料回来。
“看看有什么缺的没,应该都买了。”
阿眠手里举着两根冰糖葫芦,给了林言一根。
林言接着舔了舔,有点甜,就举着没再吃,看了背篓里的东西,把糖葫芦给了陆母:“好像都有,那我去做,你去喊三叔么和听竹吧。”
陆母看他已经腌好了,就也没去帮忙:“让云织给你烧火。”
林言动作快,陆母带着听竹回来的时候,已经开始下锅了。
听见动静往外面看:“三叔么呢?”
“他在家里做活呢,等会儿再来,听竹来和阿眠玩。”陆母解释一番,又喊了一声阿眠。
阿眠在屋里看书,听见喊他连忙出来,一看是听竹来了。
兴高采烈地挎上他的胳膊,马上又要离开,他也很不舍。
冷吃兔要放凉了才好吃,又香又有嚼劲,林言就先做的它。
切了不少辣椒,整个厨房都是呛人的辣椒味。
三叔么来的时候,林言已经开始做红烧兔了,他顺手捏了一块冷吃兔放进嘴里。
“言哥儿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拿出去摆摊我看都行。”
他话音刚落,林言眼神亮了一下。
“三叔么,要不你去镇上卖冷吃兔好了,反正家里养着兔子。”
三叔么人好,对他们家不错,如今有这个条件,他也愿意拉一把。
本来是说着玩的一句话,被他这么一说,三叔么心里也开始思索起来,林言这种做法,他以前从未见过,味道确实不错,家里东西也都有,只是……。
“可是,我做的没你好吃,估计没啥人买账。”
“这有啥,你看我做一遍不就行了,学不会,我手把手教你。”
三叔么看他坦诚的样子,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才笑着说:“那倒是行,等吃完饭我就拜你为师。”
陆母也知道林言既然提出来,就能赚到钱。
“什么拜师不拜师的,这几只兔子不给你钱了,全当学费。”
一旁的三叔嗐了一声:“等我回去再抓两只过来!”
厨房里的人笑成一团。
林言做红烧兔,陆母又炒了两个菜,烙了饼子,毕竟人多,两只兔子怕是不够吃。
两家人围坐在一起,总共就四个菜,但份量很足。
说说笑笑的,感觉比过年还热闹。
他们正月十二就要走,时间上来不及,当天下午林言就给三叔么说了如何经营,他有心帮他们,便讲的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第二天三叔么拎了两只收拾好的兔子就来了,从剁多大块,到用什么佐料,林言教的仔细,他听的也认真,一步一步跟着做,最后味道简直一模一样。
陆母各吃了一筷子,不由得点头:“真不错,味道一样!”
三叔么一脸骄傲:“那当然,好歹做了二十多年的饭了!”
下午他又自己做了一遍,林言在一旁指导,终于算是成熟了。
剩下的林言也都说明白了,只能看他们自己怎么做了,能喂饭但不能逼着人吃。
他们东西也都收拾好了,第二日一大早,三叔就用马车把东西和人一起送到了镇上码头。
镇上到县里船多,但县里到府城的货船多,客船每日只有一次。
几个大人每人拎了一个包裹,坐船快,他们在县里歇了一晚,第二日早上坐上船,下午天刚黑就下了船。
陆母下船时一脸兴奋,她不晕船!!不仅如此,连胃口都变好了许多,带的冷吃兔吃了大半。
码头离家里还远,林言浑身疲乏的很,陆鹤明干脆租了一辆马车,一家人挤挤就到家了。
府城不比家里,没人帮他们晾被子,再加上没有烧炕,盖了两层被子都觉得暖不热。
陆鹤明用凉水洗漱,两只手都冰冰凉,林言本想往他怀里钻,被他冰的一哆嗦:“怎么没用温水?”
他们一回来就把两个炉子都烧热了,一家人只洗洗脸洗洗脚,也是应该够用的。
陆鹤明把油灯吹灭:“怕你暖不热,着急进来。”
林言一脸无语,又主动跑到他怀里:“也不差这一时半刻的。”
赶了一天的路,要是夏天还好,这才刚过了年,坐在船上,冷风呼呼地吹,林言穿的很厚还是觉得冷,那风简直就是往人骨头缝子里钻。
这会儿说着说着人就没了意识,睡过去了。
陆鹤明也累,听着他平稳的呼吸声,两人相拥而眠。
接下来几日,去隔壁拜了年,又去了季家拜年,其他没什么熟人,倒是没什么需要去的。
半盏茶酒过年就歇了十天,正月初八就开始营业了,林言去店里给每个人发了红包,几个人都高兴的不行。
还特意观察了一番杨婶和赵掌事,看他们那般模样,比上次自然许多了,看来这年过得还挺好。
两人又去锦书馆晃悠了一圈,听掌事的说安洵年前回来过,只是没呆几天就走了。
算起来,快走三四个月没见过他了,但知道他没事,林言也就放心下来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种田文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