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全靠章婶在,不然真是吃饭都麻烦。
“是章姐,我听见漳州二字,就问了一句,章姐和我解释了一下。”
早早伸着身子要找林言,陆母把他递过去,又是一脸担忧:“也不知道大郎在那边怎么样了。”
算起来,都快有一个月没见了。
自从除了北直隶,也就中间见过一次。
“别担心,漳州情况或许比我们想象的好。”林言把木雕塞到早早手里,又转移了话题,“给家里寄的信写好了,你看看还在加点什么。”
陆母早就看过了,没什么要加的。
“没啥了,知道我们安全到了就行。”
说起来,他们这里离襄阳,反而比盛京离襄阳还要近上一些。
若是有时间还能带陆母回去一趟。
“阿眠呢?今天从早上就没见他。”
“有点难受躺着呢,估计是水土不服,云织守着呢。”
他们也算一路没停,除了早早有些没精神,他和陆母也还好。
“实在不行就找郎中来看看,千万别拖着。”
“我晓得,下午还不舒服就去看郎中。”
延平府虽然比不上漳州大,但比着漳州府好上太多,街上人来人往没断过,其中也不缺有流民,估计也是漳州来的。
林言刚把早早哄睡,站在窗前往下看。
就是这边口音太重了一些,初来乍到的根本听不懂。
福建布政司整个都燥热,这才刚刚入夏,在盛京早上还冷着,但在这里,稍微动一会儿就浑身粘腻腻的。
林言把窗子关上,又坐回桌子前,桌子上放着几张纸,还有笔墨,接着先前写了一半的大纲继续写。
本来是打算写一些在漳州的打算,落了笔,才恍然想起,他已经很久没写过话本了。
自从离开襄阳,他陪着陆鹤明一路走来,见到的越来越多,写下来的越来越少。
从盛京一路过来,或许是因为对漳州的期望不太高,因此一路上半分没闲着,一直在想到了漳州怎么办。
“没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陆鹤明看着他们递上来的粮食数量,心里一惊。
这和没有有什么区别?
卫陵光叹着气解释:“漳州原本良田很多,但几乎淹的什么都不剩了。”
“那也应该有存粮,怎么到如此地步?”
卫陵光:“漳州城内忧外患,山匪海匪不断,早就被抢光了。”
陆鹤明:“……”
“我们从盛京带来的粮食,最多也就够两个月,我们时间不多,只能以最快的速度让府城恢复基本的状态。”
要想漳州恢复到以前也不现实。
卫二郎一路跟着陆鹤明过来,早就对着人心服口服。
卫陵光虽然以前对他印象不好,但这两日,看他从府城一路走到田间地头,才开始佩服这人。
陆鹤明把东西放好:“这两日也看了一些县城和村里的情况,有些地方也没有到不能生活的地步,但他们似乎在等什么……”
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或许他们未曾在炮火之后,乱箭之下辛苦谋生,尽心尽力地恢复家园。
但是一次两次,接连不断地打击着他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们早就没了求生的欲望。
“麻烦卫将军让人拿着我的官牌,去各个县城走一趟,让县令县丞他们明后两日都来府城。”
粮草一到,半分也不能耽搁了。
城内流民源源不断,今日给了他们,明日还在坐等着。
手里有粮自然能接济,可若是接济粮吃完了呢?整个城的人都坐吃等死吗?
“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让他们动起来。”
陆鹤明郑重其事地说出一句话。
卫陵光又看向他:“全听陆大人安排。”
第二日一大早,陆鹤明便让人煮了一大锅粥,浓稠到没有汤。还有一屉屉的大白馒头,挨着放在府城门口。
陆鹤明站在人群之后,前面有重兵把守,流民们都被吸引过来,但又不能靠近。
陆鹤明抬头往天上看,阴沉沉一片,这才想起来,自他来到这里,几乎没怎么见到太阳。
估摸着时间,陆鹤明走到人群之前,他一身绯色官服,上面的云雀栩栩如生,似乎是要挣脱出去,向天上飞。
人群里吵吵闹闹,陆鹤明扫视一圈,看到几个眼熟的。
又给了身边人一个眼神,卫陵光接收到信号,高声喊了两句,人群才安静下来。
他们不认识这位看着品阶不低的大人,但是卫陵光在这里待了快半年,不少人都知道他。
“本官是当今圣上派来赈灾之人,往后也是漳州府的知州!今日让大家来,就是为了让你们有吃有喝,但……”
他说了一半,众人看向他,朝廷这么久才派人来,他们不相信,但又不得不相信。
剩下的人基本都是一些老弱妇孺,陆鹤明看着他们,才又接着说。
“今日在这里的所有人,都可以敞开肚子吃,但有一个条件……”
陆鹤明还没说完就被打断。
“什么条件?”
陆鹤明没卖关子,“只能在这里吃,不能带走。”
“这算什么条件?”
“知府大人这么年轻……长的也俊俏……”
只要有人就有八卦。
没再多说废话,陆鹤明挥了挥手,便让官兵放人进来。
这是第一日,来的人不算多,但都挤到一起还是一团乱。
陆鹤明想起林言信上写的东西,又高呼让大家排队,今日来的府兵都是训练过的,听到他下令,也迅速回应起来。
“凡插队者,七日之内,不可再出现在这里!”
他话一出,也略微有效果,不少人不再一股脑地往前挤。但更有效果的,是官兵的刀剑。
粥和馒头都太香了,饿了太久的人狼吞虎咽,直到吃不下才堪堪收手。
大家许久未吃过这么饱的饭,确保来的每一个人都有吃到,才又分发第二轮。
直到锅里锅外都干干净净,众人才意犹未尽地停下来。
场地早就被陆鹤明悄无声息地拦起来,今日来的所有人,都被留在了这里。
不少人这会儿才后知后觉地发现,然后懵懂地看向高位,穿着绯色官服的人。
是了,他们漳州府有新的知府了。
陆鹤明一动不动地看着人群,这些年走过,他的气质愈发沉稳,坐在那里不怒自威。
但还是有人大着胆子问:“大人,我们何时能回去?”
-----------------------
作者有话说:来了来了
是漳州——
在这里就是建设加经营,还有一家人温馨日常~
当首辅肯定是要回盛京,所以还要一点时间!
下面请大家跟着我一起在漳州玩玩吧![哈哈大笑]
第162章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的知府, 甚至上一次见知府是什么时候都已经快忘了。
并且,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回去哪里?
破破烂烂的棚子吗?
陆鹤明终于又站起身来,他没有说太多废话,主要是说了可能也没人愿意听懂。
“各位, 从盛京到漳州, 本官走了快两个月, 带来的赈灾粮也实在有限。”
不出所料,他话音刚落,底下的人又嚷嚷起来。
“但是如果各位愿意为重建漳州出一份力, 本官保证, 以后日日都如今日一般!”
又不相信的, 自然也有相信的。
漳州毕竟是他们的家, 如今变成这个样子,他们心里也十分不好受的。
“怎么出力?家没了, 人没了……”
“就是啊, 田地被水冲了, 家里屋子也都塌了……”
“估计又是来哄我们的,说了这么久, 入了夏才见到赈灾之人, 散了散了……”
陆鹤明静静地看着他们, 看着拿些眼巴巴盯着他的人。
“诸位,漳州城内如今一片狼藉, 我们现在要做的, 就是打扫修缮,然后一步步向下走,我保证,每一家每一户, 都能住的好吃得饱。”
“而且,每一位报名的人,也会根据上工的难易以及时间长短,给予工钱一直到漳州城修缮如初。”
人群果然安静下来,陆鹤明这次没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愿意的人,明日就还来这里,伙食不变。”
“不愿意的人,自然也能来这里,但是也只能吃赈灾粮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种田文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