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_998【完结】(11)

  王瑛扶额,行吧一问三不知,“明日我去一趟庄子上。”

  “我也去!”陈青芸两眼亮晶晶的道。

  “行,一起去看看也好,省的被下面的人哄骗了。”

  王瑛之所以要去庄子上看看,除了调查自家的田地的农作物,还想找一块地试试自己带出来的种子能不种。如果可以种,那麦子的产量会增加不少。

  要知道这个朝代的麦种还没经过人工培育,老百姓用着最原始的水漂发选种,每亩产量也是低的吓人。

  就拿原身来说,王家有良田八亩下田六亩,所谓良田就是土地平坦且比较肥沃的地,即便是良田每年一亩地也只能收三石的粮食。

  这还是赶上风调雨顺的年头,若是遇上旱涝,一亩地能收一石粮都是顶好的,弄不好就会绝收。

  至于下田,都是偏僻的山头坡地,因为存不住水分所以产粮更少,多半种些豆子自家吃用。想来陈家的庄子上多半也是这种情况。

  *

  第二天,王瑛早早起来换了身耐脏的深色衣衫,今天得去地里转转,穿的太好容易把衣服刮破。

  陈青岩醒的也挺早,换好衣服坐上轮椅,让陈伯推着去茅房。

  不一会回来道:“我听说你要去庄子?”

  “嗯,看看家里的地。”

  “麻烦你了……”

  “麻烦倒是不麻烦,就是不知道庄子上的人怎么样,好不好接触。”

  陈青岩道:“小时我曾跟着爹爹去过几次田庄上,庄头的人品还算信得过,他也姓陈是一个远房的表叔。早些年闹旱灾,他们一家子从厉县逃荒过来的。那会儿爷爷见他们可怜就收留了下来,放在庄子上。”

  “这几年父亲去世,我忙于科举没有时间,算下来已经三四年没去过了,要不是身体不好,今日合该跟着你一起去的。”

  “没事,小芸和田妈妈跟我一起去。”

  “路上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行,你在家也多吃东西,别把自己再弄晕了。”

  陈青岩尴尬的扭过头,这人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作者有话说:

  ----------------------

  第10章

  陈家有两架骡车,一架是平板车,平日拉东西用,另一架是上面带木头罩子的,跟电视剧上的差不多。

  上次回王家村赶的就是这驾车,今日陈伯没来,负责采买的小六子在前头赶着车,王瑛和陈青芸、田妈妈坐车上。忘了提的是,小六子是田妈妈的儿子。

  骡车晃晃悠悠行走在泥土路上,因为没有减震,颠簸的人身上发痒。

  陈青芸却不觉得难受,满脸兴奋的扒着车窗朝外看,她还没去过庄子上呢。

  “姑娘,快过来坐下吧,小心一会摔着。”田妈妈扶着车厢,脸色苍白的劝道。

  “没事没事,摔不了。”

  王瑛也向外看,放眼望去全都是绿色,山是绿的,水是绿的,田里也绿色的青苗。乍一看还好,看久了感觉眼睛都花了。

  眼下正是青苗生长的季节,当地百姓一般都是在五月收麦后,在麦田上种黍(黄米)和稷(小米)菽(黄豆),不过一年两熟比较费地力,同一片地每隔一两年就要修养半载。

  这个朝代的人已经学会使用人和动物的粪便做肥料,但粪便有限,能施上肥的地都是少数,大多数人还都是靠着地力和老天爷吃饭。

  “青芸,你知道这田里种的都是什么吗?”

  陈青芸摇摇头,“嫂子你知道吗?”

  “看那片颜色较深的田地,种的就是黍,旁边颜色较浅的则是稷,那种圆圆的叶子是菽。”华北地区气候干旱种植水稻的比较少。

  “哇,你怎么分别出来的?”

  王瑛上辈子就是专门学这个的,当然他不能说,“以前在家里种地种的多了,所以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田妈妈瞥了眼王瑛,也不知道夫人是怎么想的,竟然让这么个村子里来的小哥儿当上家了。瞧他这副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模样就来气,怕是以后六子采买的活弄不到好处了。

  前头马车突然路过一个大坑,把三人瞬间颠了起来,王瑛和陈青芸还好,这田妈妈没注意一下摔了个脸着地。

  两人赶紧把她扶了起来,她骂骂咧咧的掀开车帘,“小瘟生,怎么赶得车,要把你老娘颠死啊!”

  六子挨了骂也不敢还嘴,只得把速度慢下来,快到晌午了一行人才赶到庄子上。

  来之前没打招呼,进了庄子并未有人来迎接。这个田庄就叫陈家庄,跟王家寨差不多大概有上百户人家。

  周围的田地都是陈家所有,因陈家四老爷考中举人,所以这些田产都免了地税,但庄子上的丁税还是要自己交的。

  去年一个男丁是二十三文,别觉得这二十文钱不多,一户家里若是有五六个男丁,那就得拿出去上百文钱。在对于靠天靠地吃饭的佃户们来说,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了。

  骡车停在庄头家门口,透过低矮的篱笆院墙能看见里面土培房子。

  院里坐着一个老妇人,正在切草喂鸭子,看见骡车后先是一怔,连忙立马起身迎了出来。

  “可是东家来了?”

  六子牵住绳子,“吁~二小姐和大少爷的夫郎来了。”

  老妇一听,匍匐在地上就要磕头。

  王瑛见状,连忙跳下车将人扶了起来。“使不得老人家,快起来。”这老妇人是庄头陈喜的娘亲,若是按辈分算起来,还得叫她一声阿婆呢。

  老太太站起身,浑浊的眼睛悄悄打量王瑛和陈青芸,“这么远过来,二小姐和少郎君还没吃东西吧,我让孩子去叫人,给二位做点吃食。”

  王瑛还真有点饿了,早上吃的东西这一路都消化的差不多了,便没拒绝。

  “简单做点就好。”

  老妇高兴的点头,“我这就让孩子去叫人回来,大丫,虎子快去地里叫你们爷奶回来!”

  “哎!”从房子里跑出两个四五岁的娃娃,甩着草鞋哒哒的朝田里跑去。

  “快进屋歇着,我去给你们倒碗水。”

  “麻烦老人家了。”

  茅屋低矮里面有些昏暗,但收拾的很干净,正房一共三间,中间是灶房兼堂屋,左右两边则是他们居住的卧房。

  灶房被烟熏得黑漆漆的,卧房里也非常简单,只有一张床和几个箱笼,墙上挂着不少草绳,估计是农闲时搓的。白日里摘了窗户倒是通风透气,屋里也没有奇怪的味道。

  陈青芸还是第一次来乡下,东张西望看哪都新鲜,王瑛拉着她坐在木板床上。

  他发现个问题,按说华北一带冬季寒冷气温都在零下,盘火炕更暖和一些,但无论是王家寨还是陈家庄的百姓都用着木头床。

  富贵人家冬季大多用火盆取暖,穷人只能盖着被子待在床上,难不成火炕还没从北方传过来?

  思考间陈阿婆端着两碗水进来,“小姐、郎君请喝水。”

  陈青芸接过陶碗刚放到嘴边,就被一股馊味熏得差点吐出来,“这什么味儿啊?”

  老妇吓了一跳,连忙道:“可是水不好喝?要不待会让喜子给你摘果吃。”

  王瑛连忙安抚道:“没事,芸儿可能喝不惯庄上的水。”

  其实是陶碗粗糙,上面难免累积一些食物残渣,夏季天气又炎热发酵出一股馊味。

  乡下的人用习惯了并不觉得异样,但陈青芸用惯了瓷器,哪受得了这个味道。

  王瑛轻轻拍了拍青芸的胳膊,“忍着点吧,村子上都是这样的。”

  等了一会儿院子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庄头陈喜和娘子杨氏回来了,同二人一起回来的还有三个儿子和大儿媳。

  “东家来了,怎么没派人说一声,家里什么都没准备。”陈喜满脸笑容的走进来,他个头不算高,因为常年在地里干活皮肤晒得黝黑发亮,身上穿着粗布短打,看着敦厚朴实。

  王瑛和陈青芸站起来,“陈庄头。”

  陈喜一听连忙要跪地磕头,王瑛伸手扶住他,“不必行此大礼,论辈分我还得称你一声表叔呢。”

  “不敢不敢。”他没见过王瑛一时间不知道怎么称呼。

  田妈妈清了清嗓子道:“这是咱家新入门的少郎君。”

  “少郎君。”

  王瑛点了点头,“庄头不必拘束。”

  “哎。”陈喜嘴上答应,但身体依旧紧绷着,因为不清楚王瑛什么性格,生怕得罪了主家。

  站在门口的陈喜娘子小声说:“东家还没吃饭呢,我先去把鸡杀了。”

  “别,不用那么麻烦。”

  陈喜连忙道:“不麻烦,都是当年的小鸡,有两刻钟就炖软烂。”

  王瑛想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农家人养几只鸡不容易,都指着下蛋卖钱补贴家用呢,自己来就给吃了实在过意不去。结果外面响起凄厉的鸡叫声,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大顺去把仓房里那块腌肉拿出来,待会一块炖上,老二你去李庄沽半斤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下 种田文 轻松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