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王瑛他们一行人正坐在马车上朝清水镇驶去。
自打他们离开后还不知道镇子现在什么样了,路上的积雪还没融化干净,放眼望去依旧能看见不少残垣断壁。
这条路上曾经有十多个村子,那场洪水过后只余下三四个村子还有烟火,其余的都成了荒村。
陈家兄弟第一次感受到天灾无情,之前光从别人口中听说,如今亲眼所见完全不同。
特别是还能看见路边的枯骨,早就被野兽啃得光秃秃,看着便觉得辛酸。不过好消息是这一路顺顺当当,没遇上劫道的,大伙也松了口气。
马车驶进清水镇,刚一进镇子就听见叫卖声。
陈青芸连忙探出头去,“娘,你看那不是经常在街上买东西的货郎吗!”
李氏也看过去,确实看着眼熟,没想到这小货郎还活着!
继续往街里走,沿途能看见有几间铺子已经开门了,多是卖吃食和杂物的。
路过他们家铺子的时候,王瑛让陈伯停下马车,自己下车转了一圈。铺子的大门都没了,不知道是被人拆走还是被水冲走的,屋里乱糟糟的,全都是污泥和杂草。
以后他们怕是不回来了,这铺子闲着也可惜,等回到庄子问问大顺一家愿不愿意过来开个杂货铺子。
上车继续往家走,快到家门口时大伙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这大半年过去,家里被糟蹋的不像样子。
结果马车刚停下,大门就打开了,陈方激动的跑出来,“老爷,郎君您们终于回来了!”
“陈方,你怎么在这?”
“不光我在这,二顺哥,田驹哥和马大哥我们都在,快进来吧!”
马车驶进院子,大伙依次下了马车,看着到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院落大吃一惊,就连正房都修好了!
李氏激动道:“这房子是你们修的?”
陈方摇头,“此事说来话长,老夫人还是进屋慢慢说吧。”
大伙进了屋里,堂屋提前升了炉子非常暖和。
家具也都摆放回了原位,虽然都有修补过的痕迹,但看得出收拾的十分用心。
大家伙坐下,不多时马占东和田驹也过来了,二人跪地磕头请安。
李氏连忙抬手道:“快起来,这房子到底怎么回事啊?”
马占东道:“这房子是陈喜大伯带着人过来修好的。”
还得从去年秋天说起,去年他们离开后大家用王瑛给的种子熬到秋天,果真如东家所说洪水过后的地更加肥沃,就连过去的下等田产粮都比前几年高。
有了粮家家户户都高兴,能吃饱饭生活也有了奔头。
因为今年收粮收的多,朝廷不要税,东家又说不要租子了,大伙根本吃不了,便想着拿到镇上卖了。
结果来到镇上时才发现东家的院子被一群流民占了,在里面吃喝拉撒还将门板窗户都拆下来当柴火烧,破坏的不成样子。
陈喜见状立即召集村里的老少爷们过来将人撵走,这可是东家的祖宅,怎么能由着那些人糟蹋?
趁着秋后空闲,便带着十多个汉子开始修屋子。
先将院墙和大门修好,防止再有人再进来,然后便是修补正房,因为塌的太严重,只能将整个房梁都重新换了一遍。
找不到杉木用的是红松,虽不如之前的木料好但也结实耐用,这是他们能寻到最好的材料了。
王瑛闻言抬头看了眼头顶上崭新的房梁,鼻子有些发酸。
这大概就是种因得果吧,自己给了他们粮种,而庄子上的百姓投桃报李便帮他们将房屋修好,让他们回到家依旧有落脚的地方。
休息了一番大家开始去各个屋子转了转,李氏的房间只剩一张架子床,里面其他的家具应该都被那些流民砸坏当柴火了。
不过不打紧,只要家在那些东西以后还能置办。
元宝蹬蹬跑到阿父住的院子,整座宅子属王瑛他们住的院子保存的最好,屋里的家具丝毫没动,就连被褥都还在,只不过早就被水泡发霉了。
陈青岩赶紧把东西清理出去,王瑛则从试验田里拿出一套新被褥铺上。
躺在熟悉的床上,两人成亲仿佛昨日刚发生的事,要不是元宝跑过来叫他,“阿父,我饿了。”
王瑛还觉得自己是不是做了一场梦。
“等着,阿父给你做好吃的。”
第124章
在老宅修整了一日,翌日一行人赶着车去庄子上。
这次祭祖后,下次再回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所以买了特别多香烛和纸钱。
马车行驶了两个时辰抵达了陈家庄,这一路上除了陈家庄是完好的,其他村子几乎都没剩下几个人家。
进了庄子大伙纷纷掀开车帘张望,记得上次离开的时候村子里一间齐整的房子都没了,如今家家户户都重新盖好了新房,看着跟过去没什么两样!
王瑛道:“要不是咱们亲眼看见村里的房子被冲没了,真不敢信这都是新盖起来的。”
“可说不是!”
村里盖房不讲究,多是泥胚茅草房,盖一栋房子最多十来天就盖好了。
遇上这种大灾,庄头的能力便体现出来了,由陈喜牵头,村里的老少爷们种完地便开始集体挖泥打胚,按照全村的人算,每户人家必须得有一间房,人口多的适当多增加一间两间。
最后都赶在秋后盖了起来,全村人温暖的渡过了这个寒冬。
很快路上有人看见行驶来的马车,这么长时间村子里没来过生人,大伙一想便猜出应当是东家们回来了。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村的百姓都出来了,大伙围在路两旁不停的询问,“是东家回来了吗?”
马车停下,王瑛掀开车帘从车上下来,“老少乡亲们,都安好啊?”
人群们静默一瞬,所有人不约而同的跪地磕头,“拜见东家,东家一切安好。”
王瑛呼吸一滞,连忙伸手去扶人,“快起来,您老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跪拜我呢,这不是折我的寿吗?”
李婆子拉着王瑛的手道:“要不是东家给了我们粮种,只怕现在早就饿死了,您就是活菩萨转世,不跪您跪谁?”
“是啊!我们求神拜佛也救不了我们的命,但是东家却救了我们,自然是比神佛还要厉害!”
“可不行这么说啊。”王瑛吓得赶紧双手合十对老天拜一拜。
站在后面的陈喜挤进来,脸上满是笑纹道:“前几日二顺回来说您们都回来,家里就一直盼着,屋子已经收拾出来了,还请东家过去休息。”
“走吧。”
陈伯赶着车朝陈喜家走去,王瑛和陈青岩被一群人围着跟在后面。
期间王瑛询问了一下今年的粟收成如何,有没有什么病害。
陈喜如实道:“收成比往年都好,平均一亩地产粟两石,就算过去的下田也有一石七八斗!”
“那就好,春麦种下了吗?”
“种下了,是我们拿粟去白石镇换的,他们缺粟种我们缺麦种,各家都拿出几斗换了麦种。”
“那就好,我还带了一袋子过去培育的抗旱良种,现在种来不及了,等过阵子天暖和一些找空地播种下去,等秋天收了麦子给大伙分,替换一下明年产粮就高了。”
“哎!”陈喜激动的连连点头。
进了院子,李氏她们也相继下了马车,方菱还是第一次来老家庄子,不禁有些好奇。
李氏帮忙介绍了一下,陈喜又给方凌跪拜。
“使不得,老人家莫要行此大礼。”
进了屋子看见陈喜的娘子杨氏拘谨的站在一旁,新屋子不算太宽敞,但是盘了南北两铺大炕,烧热了屋里暖的穿不住厚衣服。
王瑛一进屋舒服的呼了口气,“还是这火炕舒坦啊。”
陈喜道:“可不是,大伙都是按您教的办法盘的炕,住起来可比床舒坦多了!”
最主要的是临时打床太麻烦,全村会木匠的就那么三两个人,要是排着队打床,怕是明年春天也住不上。
但是这炕就不一样了,都是用泥胚子和石头砌的,盖房的时候一道砌好了,烧一把火就能睡觉,冬天都省下生炉子火盆了。
“快上炕上坐着,暖和。”
大伙脱了鞋子坐在炕上,陈大顺搬来一个小炕桌,他媳妇端来烧开的热水和刷洗干净的碗。
农家没有茶叶,只有一碗糖水,大伙捧着碗喝完全身都暖和过来了。
喝完便聊起家常来,陈青岩询问道:“水患结束后,有官府过来人送赈灾粮吗?”
陈喜道:“来了,都快十一月份才来的,一家给了五斗粮,三十文钱。说句不中听的,要是指着这五斗粮,大伙早就饿死了,那三十文钱连个茅厕都盖不上!”
陈青岩皱起眉头,之前老师曾说过朝廷分发下来的赈灾粮饷充足,老家绝对不会有事。
没想经层层盘剥,到百姓手中竟只剩几斗米,这如何能活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下 种田文 轻松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