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_998【完结】(189)

  自从有了晴儿后他心里多了一份牵绊,如今又多了一份。

  “李家那边如果有人过来找你麻烦,你就去军营找郑将军,他会帮你摆平。”

  “哎,我省得了。”

  李穆从怀里掏出一块玉牌,“拿着这个可以在钱庄支五千两银子,你帮我保管着,若是有急用可以去取钱。”

  林穗推辞:“这,这个你自己拿着啊……太贵重我怕弄丢了……”

  “无妨,丢了我也能再钱庄取钱,你放心拿着吧。”

  李穆伸手拉着林穗抱在怀里,只一瞬又把人放开,只有他身上特有的铁锈味让林穗知道刚刚的拥抱短暂发生过。

  “我走了,这几日晴儿就放在你那边,若是她问起来就说我出去练兵要很久才能回来。”

  林穗点点头。

  李穆招手,下属牵着马过来,他翻身上马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林穗站在寒风中心里却是滚烫的,他按着狂跳的胸口默默祈祷,希望这个男人能平安归来。

  西北开战的消息伴随着凛冽的寒风吹到了冀州府。

  短短几天大街小巷议论的全都是战事,武朝和平的太久了,近一百多年没有过太大的战事,以至于老百姓把这件事都当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谈,丝毫没有感觉危险正在悄然而至。

  正月十六,冀州军接到调令,由武平侯领兵一万三千余人朝西北进发,此行不知又有多少人埋骨他乡……

  *

  正月二十四,陈青岩一行人抵达了京都,因为刘大人提前打过招呼,这一路几乎畅通无阻。

  入城后早有刘家的下人等候在城门口,看见马车上挂着刘字木牌便迎了上来。

  “可是二少爷到了?”刘昌邑在刘家中齿叙排行老二。

  刘昌邑打开车门,看见对方熟悉的面容,“刘伯,你怎么来了?”

  “老爷估摸着你们这几日差不多到了,嘱咐我在城门口等着,怕你们来了找不到路。”

  刘昌邑笑道:“我记得路呢!”上次二姐成亲的时候他来的京都,在大伯家住了好几天,这才过了三四年。

  刘伯坐在车辕前头指挥车夫怎么走,“这一路走的还顺利吧?”

  “中途下了场雪,不过很快就停了没耽搁路程。”

  “秋天那会老夫人知道你要成亲,本打算回去的看看,结果着了凉老爷没敢让她动。得知你这次过来,一天念叨好几遍,还给你留了许多吃食。”

  老夫人是刘昌邑的祖母,老太太已经古稀之年,因为子嗣单薄对儿孙都格外心疼。

  前些年被刘耀之接到京都颐养天年,老太太心里十分挂念二儿子和两个闺女,可惜年纪大了不能来回奔波,不然早就回冀州了。

  说话间马车来到朱雀大街,这边就是京都权利一条街,别看这条街这么长,其实统共就住着五户人家。

  刘家、宋家、张家、杨家和沈家,每一家除了皇亲国戚就是权倾朝野的大官,暂且不表。

  马车停在刘府门口,管家刘辛敲了敲门,门房立马将大门打开,抽掉门槛让车夫将马车赶进院子里。

  入门便是一个硕大的影壁,上面雕刻着镇宅的双狮,下面环绕着祥云,画面栩栩如生两只狮子仿佛随时能从石壁上跳下来一般。

  陈青岩在心里默默想着,自己那块招财进宝的影壁跟着一比,实在是俗不可耐……

  进了门立马有三四个小厮迎上来,牵着马车去安置,车上的东西也不用他们管,待会儿都会送到提前安排好的房间里。

  因为陈青岩是外男,不可轻易进二门,所以两人绕过垂花门直接去了老太太住的院子。

  一路上刘昌邑拉着陈青岩絮絮叨叨的介绍:“祖母脾气可好了,她见不到青芸见见你也成。”

  陈青岩失笑道:“那能一样吗?”

  “嗨,差不多就行,待会儿老太太给你吃食你尽管吃,吃的越多她越高兴,千万别客气。”

  “好,你放心吧。”

  到了门口,刘昌邑便扯着嗓门喊:“祖母!”

  他这嗓门够亮的,屋子老太太一声就听出来了,“是虎头来了吧?”虎头是刘昌邑的小名。

  刘夫人道:“应当是他没错,除了这小子谁有这么亮的嗓子。”

  “哈哈哈哈哈,老太太抚掌笑起来。”

  不多时刘昌邑和陈青岩进了屋,刚一开门热气便扑了一脸,屋子里升了地龙很是温暖,身上的厚大氅穿不住,两人纷纷摘了帽子脱了披风递给旁边的丫鬟,进屋给老太太请安。

  “不孝孙儿拜见祖母,给祖母拜个晚年,愿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快起来我的乖孙孙呦!”老太太伸手拉起刘昌邑搂在怀里稀罕的够呛,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这刘昌邑虽不是老大,但刘家人丁单薄,就这么两根独苗,老太太自然是哪个都稀罕。

  坐在旁边的刘夫人道:“这位小公子是?”

  陈青岩连忙上前请安,“晚辈陈青岩,是昌邑的妻兄,这次来也是参加会试的。”

  “哦,你就是陈青岩啊,我听老爷提过好几次!”

  刘老夫人听到陈青岩是刘昌邑的大舅哥免不得仔细打量一番,见他模样俊秀举止得体,便知道昌邑的媳妇肯定也错不了。

  “可惜这次来没能带你媳妇过来,祖母给她准备了好多东西呢。”

  刘昌邑小声道:“青芸怀了身孕不便奔波,所以就没带过来。”

  老太太一听更高兴了,“真好,这丫头是个有福气的!等你回去的时候祖母再给她多带些好东西!”

  旁边的大伯母也跟着高兴,添人进口是喜事特别是他们这种人丁单薄的家族。

  待了一会儿老太太有些乏了,刘夫人起身道:“这一路奔波你们也辛苦了,快去歇息吧,待会儿老爷回来在叫你们吃饭。”

  “好,祖母那我先走了。”

  陈青岩也拱手道:“晚辈先告辞了。”

  两人出了屋子刘夫人忍不住道:“这孩子真长大了,上次来还贪吃糖块,这回来都成亲快有孩子了。”

  “谁说不是呢,我也老了不中用喽,这么一会儿就累的坐不住了。”

  刘夫人安慰道:“娘不老,娘还得等着抱重孙呢。”

  “昌瑞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他家的孩子我都还没见过。”

  不过侄儿过来也好,老太太也能跟着开心好长时间。

  第169章

  刘府提前给二人安排好了住的地方,陈青岩的卧房和刘昌邑紧挨着,马占东则被安排着跟刘家的下人们住在一起。

  进了屋,陈青岩见自己拿的行李已经安置好,插上门准备先去试验田转一圈。

  来的这一路上他都没机会进试验田,实在是刘昌邑黏他黏的太紧了,这一路通吃同住。

  要不是知道他和青芸情投意合,陈青岩都怀疑这小子是不是有断袖的癖好。

  如今终于分开,赶紧去试验田里看看,顺便给阿瑛留张字条。

  进来的时候顺手摘了两根胡瓜,新下来的胡瓜口感脆甜的,带着一股清香,直接吃就十分好吃。

  桌子上摆着几张字条,都是王瑛这些日子留下的。

  陈青岩按照顺序依次看起来,拿起第一张人就愣住了,西北起了战事,武平侯要带兵前去支援了。

  西北要打仗了?这么这一路一点风声都没听见!这件事实在太突然了,让他听到后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紧接着第二张字条:“李穆打算让晴儿认林穗做义父,他不信任李家人,看来西北的战事应当是有些吃紧。”

  第三张:“这几天一直没收到你的消息,不知你们在路上可还安好,家中一切皆好,你若有空给我留张字条。”

  大概隔了两天,王瑛又留了一张字条:“元宝这几日一直念着你,想你想的厉害,何时有空见一面。”

  陈青岩心里酸涩的厉害,自己之前从扬州回来的时候,曾答应元宝再也不跟他分开。

  结果后来去府学念书,便只能一旬回来一次,如今又来到京都,估摸最少还得两个月才能回去,儿子肯定觉得自己说话不算数。

  最后一张字条是这两天留的,“李穆猜测的果然不错,他刚走还没十天,李家人就去侯府闹了,把晴儿接过去小住,我得陪林穗去一趟李家把孩子接回来。”

  陈青岩皱眉看完字条,提笔在下面留了几句话。

  “我们已经安全到达京都,刚在刘大人家安顿下来了,一切皆好勿要挂念。

  西北战事这一路都未听闻,这几日在京中打听一二,若有消息会在试验田留言。

  我也十分想念元宝,晚上有空可以带他进来小聚,至于李家的事,侯爷既然将晴儿托付给穗弟,咱们自然要帮忙好好照看着,如果遇上麻烦可去军营询问一二,侯爷应当会提前嘱咐好,你们不要擅自出面。”

  陈青岩吹干墨迹看了一遍,又在下面添了一句话,“注意身体,莫要太过劳累,等我会试回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下 种田文 轻松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