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_998【完结】(206)

  翌日一早,王瑛带着陈青岩先去青龙街看了看房子,确定没问题二人才去牙行签了契书交了定钱,余下的银子等过完户再补齐就可以了。

  房子的事有了着落,陈青岩这才决定去翰林院去转转,等过些日子淮弟来了,两人就可以一起去报道了。

  上午来到翰林院,陈青岩跟门口的侍从说了一声,不多时李缤就迎了出来。

  “我还以为你得过些时日才能来呢,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

  陈青岩拱手道:“毕竟以后要来这里任职,心里也挺好奇的。”

  李缤笑了一声,“随我进来吧,我带你在翰林院里转一转。”

  翰林院座落在玄武街,距离皇城只有二里地,步行半刻钟就能抵达。平日翰林苑的编修和庶吉士们除了管理史册、文翰、考议制度外就是替皇上起草诏书,所以经常有面圣的机会。

  机会等同于机遇也同样是考验,有的人凭借高情商,高才华得到皇上青眼,以后升迁肯定快。当然也有榆木脑袋的,遇到机会把握不住,估计三年期满也没办法留任京都。

  陈青岩这人才华肯定没的说,情商也可以,虽算不上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基本上不会得罪人,所以只要不出大错,三年后很有机会升至六部任职。

  翰林院统共分了三个院子,外院都是普通的下人,中院则是负责编纂史书的庶吉士们,他们都是历届的进士,有的人喜欢这份工作三年期满也留在此处。

  姜霖就是其中之一,他今年已经四十有六,是天武年间的进士,如今在这翰林院干了快二十年了,算是翰林院的元老。

  “姜大人,这就是陈状元,您之前一直想打听,今天给您带来了。”

  姜霖起身仔细打量了陈青岩道:“果真是英雄出少年,之前拜读过你写的一首无题,一直想见见本人,没想到竟然这般年轻!”

  “姜大人过誉了。”

  “那句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实在太绝了!听说你还是梁大家的弟子,不知何时有幸能见一见您的师父。”

  “师父他老人家喜欢四处游历,兴许哪时兴起就来京都了。”

  聊了几句下人过来传话,姜霖拱手道:“在下还有公务要办,等过几日陈状元入职咱们再聊。”

  “一定。”陈青岩目送着人离开,继续跟着李缤往后逛。

  “到了翰林院其实每日要做的事不多,不过不能随意缺卯,不然宫里有事召见找不到人就麻烦了。”

  李缤指着后院的一间屋子,“这里就是我办公的地方,旁边几间都空着,等你过来我再同你慢慢细说。”

  李缤今年也任满三年了,交接完明年二月份就该换地方了,具体留任京都还是外出任职还不确定,等恩师帮他安排就好。

  进了屋子李缤泡了茶,两人又聊起陈青岩写的卷子,“我见你会试时主张边关以战止戈,策论写的非常精彩。然某却有点不同的看法。”

  “李兄但说无妨。”

  李缤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卷轴铺在桌子上,“如今突厥大军已经退守至轮台,此地与阳关、雁门关所离甚远,败军残将没必要穷追猛打。”

  陈青岩犹豫片刻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况且突厥兵肥马壮,入侵我大武之心不死,若不能趁其势头低落之际一举拿下,只怕日后还会反扑。”

  “可是打仗一事牵扯太大了,除了边关战死的将士,还有各地支援的粮草战马,这让各地的百姓苦不堪言,何谈民生啊!”

  “李兄只看到眼下百姓辛苦,却没想到若是蛮人入侵,那才是人间炼狱,你我都拜读过史书,四百年前胡人南下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更有胡人将我汉人写进食谱,饶把火、和骨烂、不羡羊、骨肉离,此等人间惨剧还要再经历一次吗?”

  李缤道:“我大武朝不是晋朝,突厥也成不了那么大的气候,陈兄实在多虑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吾等考入仕途自当为圣上分忧,不得不多想一些。”

  话不投机二人没继续说下去,陈青岩也觉得别扭待了一会便找借口起身离开了。

  回到客栈见王瑛正在教元宝认字,本来说好等他科举结束就给元宝开蒙,结果回来后事太多一直没倒出空来。

  “学的怎么样了?”

  王瑛揉着额头道:“我怀疑你儿子有多动症。”

  “多动症是何病症?”

  “一会都坐不住,学上三五个字就想出去玩。”

  陈青岩看向儿子问道:“是这样吗?”

  小元宝眨着眼睛无辜的点了点头,“认字太没意思了,我想跟木头和春生哥哥玩藏猫乎。”

  王瑛拿尺子敲了敲桌子,“先把这几句话认下来再去!”

  “还是我来教吧,你歇一会。”

  王瑛赶紧让出位置去旁边躲清净,陈青岩不愧是读书人出身,开蒙也比他有技巧,识字并非是死记硬背,而是把每句话的内容和引申的故事讲给元宝听。

  小家伙听得聚精会神,时不时还会提出几个问题,一会儿的功夫就把拿几句话都记下来了。

  “去玩吧。”

  “哦~”元宝欢呼着跑去找木头他们。

  王瑛朝相公竖起大拇指,“不愧是状元郎,术业有专攻读书一事还是你在行!”

  陈青岩无奈的笑了笑,“我也不过是学着我爹教我的教给元宝罢了。”

  “去翰林院一趟感觉怎么样?”

  陈青岩略有些沉重的叹口气,“翰林院很好,但是……”

  “怎么了?”王瑛拉着他在自己身边坐下。

  “前几日一起吃饭的李兄你可还记得?”

  “记得,叫李缤是吧。”

  “今天我去翰林院,他带着我转了一圈,然后突然跟我讨论起边关的战事,只不过我俩的政见不同,略微辩驳了几句,感觉他对我的态度冷淡了不少。”

  王瑛安抚道:“嗨,我还当是什么大事,同朝为官政见不同那不是很正常,倒时各抒己见看皇上用谁的就好了。要是满朝文武政见相同,那皇上恐怕才会担忧。”

  “怎么说?”

  “你想啊,大臣们想法都一样岂不是把皇权都架空了,万一皇上的想法和大臣们不同怎么办?”

  陈青岩失笑道:“你这个想法我还是头一次听说,不过确实有道理。不过以后入了翰林只怕难与他交好。”

  “放心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况且你有淮弟在呢,你俩师出同门他永远不会与你的政见背道而驰!”

  陈青岩闻言眼睛一亮,“君子和而不同,阿瑛你说的太对了!”

  *

  在客栈住了五六日,房子的手续终于办完了,王瑛把剩余的钱交清总算拿到钥匙,可以搬出客栈了!

  这几日住在客栈跟烧钱似的,实在太心疼了。

  收拾好东西退了房子,赶着马车来到青龙街的长平道。

  “前面那户就到了。”

  “吁~”马钱子拉住绳子,“这新房的位置真不错,前头不远就有书坊、画斋、文玩古董的铺子。”

  这边住的大部分都是京城当官的,这些东西最好卖了,谁说古人不会做生意的,各个比猴都精!

  王瑛下了马车,拿出钥匙打大门。

  田驹和马占东赶着马车进了院子,陈青岩把元宝抱下来,小家伙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这里以后就是咱们的新家了,喜欢吗?”

  “喜欢!这么大的院子,我和木头哥哥和春生哥哥又可以玩官差抓贼的游戏了!”

  陈青岩笑着摇了摇头,让两个孩子照顾好儿子,自己则进屋跟着王瑛一起收拾屋子。

  堂屋里基本上不用再添置家具了,桌椅都是齐全的,虽然有些旧但王瑛暂时不打算换。实在是手头的银子不禁用啊,买房就花了一大半,剩下的银子还得留作以后生活开铺面的本钱,可不能乱花了。

  卧房的床王瑛准备换一下,抽空叫马占东出去找几个瓦匠,将西屋的床铺改成火炕,这样冬天睡起来就舒坦多了。

  东西厢房目前还用不上,里面的家具也都有,暂时就不动了。

  下人们住在倒座房,如今就缺个做饭的婆子和洒扫的丫鬟,这个活他准备交给马钱子,顺便锻炼锻炼他。

  搬了新家自然要庆祝一下,晚上一家三口涮起了锅子,东西都是提前放在实验田里的,直接拿出来就能用,还有不少扁食一起煮了。

  吃着吃着小元宝突然鼻子发酸,眼泪就掉下来了。

  “怎么了?”王瑛还以为儿子吃到辣椒辣着了,赶紧给他递水。

  元宝摇摇头道:“我想祖母了,刚刚吃的扁食是祖母包的。”

  李氏每次都喜欢包几个红糖馅的扁食,刚才元宝吃的正是这个馅的。

  王瑛抱过儿子安抚,“好元宝不哭了,等过年的时候阿父就带你回去。”

  陈青岩道:“你上次不是说时间太短了不想折腾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下 种田文 轻松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