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_998【完结】(210)

  “等了你们好几日终于到了。”

  “路上雪太大耽搁了好几天,刚刚入城时老爷还念叨着,不知少爷住在哪,想着先去客栈安置呢。”

  “大公子和二公子已经在家中等候多时了,同我一起走吧。”陈光上了马车,从弟弟手里接过鞭子赶着车朝陈家驶去。

  此行分了两辆马车,陈靖和粱伯卿坐在前面的一辆,方菱带着两个孩子坐在后面的车上,俩孩子还没来过京都,趴在车窗向外张望。

  不多时马车停在了陈家门口,马钱子听见声音便知道是四老爷他们来了,赶紧打开大门。

  待马车进院停稳,王瑛牵着元宝,陈青岩和陈青淮已经迎了出来。

  陈青岩已经五年多没见过四叔了,见他两鬓斑白照比上次回老家的时候苍老了许多,想来是这几年政事繁忙累的。

  粱老也老了许多,不过精神头不错,看见陈青岩立马过去拍了肩膀一巴掌,“好小子,老夫没有看走眼,竟然考了个状元郎!”

  陈青岩挠着头傻笑,“都是师父教的好。”

  四婶倒是没什么变化,拉着两个孩子走上前,“这是你青岩大哥和王瑛嫂子,快叫人。”

  小姑娘乖巧的叫道:“大哥,嫂子。”她模样随了陈靖,居然跟青芸有七八分想象,看着她仿佛看见当年的青芸。

  另一个男孩性子有些调皮,冲着元宝做了个鬼脸,被方菱从后面踢了一脚,这才规规矩矩的叫人。

  王瑛忍俊不禁道:“这是樱妹妹和澜弟弟吧,都这么大了,外面冷快进屋!”

  一大家子人进了堂屋,下人端来热茶,王瑛还特地给孩子们准备了糕点,元宝自来熟的跟在小叔和姑姑身后,好奇的打量二人。

  陈青岩道:“四叔这一路来可还顺畅?”

  “出行的时候还好,结果走了不出十日就遇上一场大雪被封了路,原本计划十二月初就能抵达京都,结果硬生生的托中旬。”

  粱伯卿道:“可不是,我还以为年前到不了呢!”

  王瑛道:“不论如何,你们能平安抵达就好。”

  陈靖又询问了二人如今在翰林院干的如何了。

  陈青淮道:“大哥任编修经常有机会面圣,我只去过一次。”

  “不着急慢慢来,三年时间总会有展露头角的机会。”

  “对了!前阵子皇上叫大哥去拟诏书的时候还提起您了呢。”

  陈靖紧张道:“圣上可说了什么?”

  陈青岩摇头,“皇上并未多说,不过知道您今年该进京述职。”

  陈靖叹了口气,“这几年考评都在中上,留任京都是不敢想了,只盼着能有机会重回莱州或者冀州就满足了。”

  人一上了年纪就没了奔劲儿,以前陈靖一心想着来京都任职,自从儿子考中进士后,便没了再进一步的想法,只要小辈们能撑起来,他也就放心了。

  聊了半晌王瑛见他们神色疲惫,赶紧去安排吃食和住处,幸好买这座房子的时候挑了个大的,不然这么多人还真住不下。

  吃完饭一行人各自回房休息,其他的事等明日再议。

  第188章

  翌日一早四叔和粱老早早就起来,陈青岩和陈青淮也收拾好准备去上值了。今天是最后一日,明天翰林院就该放假了,等过了正月十五再继续工作。

  陈靖目送着两人坐上马车,满脸羡慕道:“当年我没考中庶吉士,没入翰林,一天的京官都没当过,着实有些遗憾呐!”

  粱伯卿嘿了一声,“谁让你当年不争气。”

  “你这话说的轻巧,我当年若是能有你这样的恩师指点,肯定比他们还厉害。”

  这话夸的粱伯卿神清气爽,“时也命也,不过他们运气好赶上了我,如今借着你侄儿也算是扬名了。”他满脸得意之色继续道,“你知道多少人给我写信要我收他们的子侄做学生,其中不乏世家大族。”

  “粱兄的本事自是没话说,不过你想好要收哪家的徒弟了吗?”

  粱伯卿摆手,“我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还收什么徒弟啊,怕自己死得晚吗?”

  “哈哈哈哈哈,你这话说的。”

  “那些世家一个都招惹不起,与其收其中的人为徒,不如一个都不收,这样也省的他们来找麻烦。”

  陈靖点头,“今日我也该去吏部述职了,还不知道明年能落在哪里。”

  粱伯卿拍拍他的胳膊,“想开些,无论能否留任京都,反正都不会比鄯州更差了。”

  “是。”

  两人转身进了屋里,灶房已经准备好了早食,王瑛按照粱老的口味让厨娘做得发面肉卷子,三个孩子一人蒸了一碗鸡蛋羹,还有提前腌好的腊八蒜和咸鸭蛋,清炒了一道韭菜鸡蛋和凉拌豆腐丝。

  粱老一见桌上的菜咽了口口水,“还是小王瑛做的饭菜和我口味,在鄯州生活的这段时间嘴里都没滋没味。”

  王瑛笑道:“那您就留在京都,以后天天给你做好吃的。”

  “真留下你可别嫌烦。”

  “岂敢啊,高兴还来不及呢!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粱伯卿捋着胡子哈哈大笑,陈靖也跟着笑着点头,上次见王瑛的时候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如今看着真是沉稳了不少。

  “我听青淮说,这些年家里的琐事都是你在操持。”陈靖看了看房子,“能安置的这般妥当实所不易。”

  “四叔谬赞了,也是托了大家的帮忙才一点点起来的。”

  方菱道:“这房子是你们买的?”

  “王瑛点头,青岩要在翰林院当值三年,一直租房子住实在不方便,刚好手里有点银子索性直接买下来。”

  “正好我也想给淮儿置办一处房子,年后他就要成亲了,倒时白家的人也会过来,小两口总不好一直借住在旁处。”

  “四婶要买房,那这几日我便陪你在城中转转吧。”

  “好,就是要麻烦你了。”

  “不麻烦,咱们一家不说这些。”

  方菱笑着拍了拍他的手,这个侄儿婿真是没话说,怪不得大嫂和几个孩子都这么喜欢他。

  吃过饭陈靖就坐车出了门,粱老也要出去拜访旧友。

  他这人没别的就是朋友多,这些年天南海北结识的人太多了,有的飞黄腾达进京做了京官,比如刘耀之刘大人,也有跌入低谷被贬至岭南的,不过走到哪都有朋友。

  今日要拜访的就是刘大人,早先来京都之前就给刘耀之写了信,希望他能帮忙照拂两个学生一二。

  刘大人也不负所托,考试这段时间将两个孩子照顾的很好,自己要还这个人情,特地从鄯州带了一坛当地特产的九粮酒,此酒是当地人用九种粮食酿造的,酿好后放在地窖储存。

  年份越久越值钱,三十年的九粮酒价值百贯,他这坛虽算不上最好的但也有十几年的年份,自己都没舍得喝,这么老远给刘耀之带来了。

  *

  另一边王瑛收拾妥当,带着四婶去城中看房。

  因为青淮的婚事在即,必须得抓紧时间把房子安置妥当,不然两人成亲就得在外头租房子住了。

  来到之前买房的牙行看房。

  一进门掌柜的就认出他了,“好久不见啊,陈夫郎!”按照武朝的习俗女子和哥儿成亲后都要冠夫姓,不过在冀州的时候没那么多规矩,老百姓们怎么称呼都行。

  王瑛朝他拱了拱手,“郑掌柜的生意兴隆啊。”

  “托您的福,那房子住着可还习惯?”

  “住着挺好的。”刚买的时候王瑛还嫌贵,结果后面跟旁边的邻居一打听,他们都是花了八千五到九千两才买下来的,算起来这郑掌柜还真给自己便宜了不少银子。

  “今日是带我家婶子过来看房的。”

  “里面请!不知客官想要买多大的房子,有选好的位置吗,我给您挑挑。”

  方菱道:“房子两进到三进,位置就在青龙街附近最好。”

  郑掌柜摸着唇上的短须略微思索道:“还真有几个,我拿来给二位看看。”

  不多时掌柜拿来了四五张青龙街那边的房子图纸,“这三栋是两进的院子,一座在长平道、两座在长乐道。旁边这俩是三进的院子,这座离着陈夫郎家不远,步行一盏茶的时间就到了。”

  方菱拿起来仔细看了看,这座三进的院子还不错,位置就在王瑛他们房子侧后方,看着非常宽敞房间也多,等他们以后过来也能住得开。

  “这座院子多少钱?”

  郑掌柜笑了笑,“既然都是熟人我也就不要高价了,旁人买至少一万四千两银子,我给您算一万三千两,您要是觉得贵可以出去打听打听,别的牙行可没这个价的。”

  王瑛询问四婶,“您觉得怎么样?”

  方菱点点头,来之前她准备了两万两银子,都是这些年的积蓄还有她的陪嫁,没想到比自己预估的便宜了不少。

  “什么时候有空,我带您二位过去看看房子?”

  方菱道:“明天上午吧,我自己过来看就行,别耽误你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下 种田文 轻松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