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到了陈家来到后院,刚巧王瑛正在侍弄菜园子,他经常从试验田里拿蔬菜出来太扎眼,所以在外面也种了一块地用来掩人耳目。
菜园子面积不大,但是种了六七种菜,涨势都不错,就是今年太旱了只能天天自己浇水。
“阿瑛。”
“哎,师父您回来了。”王瑛拎着水瓢直起腰,见师父身边还跟着一个人。
“这位是……”
粱伯卿道:“这是大司农温彦平,当年你的麦种还是他帮忙呈上去的呢。”
王瑛一听立马上前拱手作揖,“晚辈王瑛见过温大人!”
“好说好说,本来就是你自己的本事,我不过是借花献佛,还得了陛下夸赞和奖赏,不用谢我了。”
“该谢的,若不是您帮忙说话,我相公也没办法恢复科举身份考中进士。”
温彦平笑道:“那也是陈大人自己有本事,换做旁人便是恢复了身份也未必能考中。”
粱伯卿在一旁听得不耐烦,“别客套了,想问啥就问吧。”
温大人轻咳一声,“今日前来确实有一件事想询问王小友,我读过你写的那两本书,第二部书上的内容还好理解,第一部书上有不少育种的方法,闻所未闻,还有嫁接法能不能详细说说。”
“当然,大人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晚辈知无不言。”
“进屋说,站这累得慌。”粱老背着手先走了,两人笑着摇摇头也跟在身后进了屋子。
王瑛拿出自己的书递给温大人,对方熟练的翻到要问的页面,看得出私底下确实看过很多遍自己写的书。
“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有什么区别,我看培育稻种和麦种都用这个法子,可有什么讲究?”
王瑛徐徐道来,“先说自花授粉,即同一种花的花粉落到花雌蕊柱头上的现象,这种授粉方式作物会比较纯,但同样恶劣的基因也会大概率会遗传,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作物退化。这就好比喻咱们人类,同姓不通婚,近亲成亲易生出得病的孩子。”
温彦平捋着胡子恍然道:“明白了!原来如此这农植与人一样。”
他又问了几个问题,王瑛都一一解答,听得温言平心悦诚服,“敢问王郎君这些种田的学文都是从哪学来的?”
王瑛找准备好了说辞,“实不相瞒,我小的时候在山上放牛,曾遇见一个上了年纪的老翁。他说跟我有缘便教了了我许多种田的法子,只不过那会儿年纪小不认字,没能记录下来。后来跟着家夫学了读书认字后才写下来的。”
“莫非是哪位农家大儒,亦或者就是神农本人……”温大人却信以为真了,不然实在没法解释一个农家小哥儿会这么多常人不会的学文。
粱伯卿咳了一声打断两人的谈话,“你不是要问这土豆吗?”
“对对对,王郎君这土豆到底是何物,怎么种植的?”
“这个啊,说起来还是我们在鄯州时,有次去县里寻访意外获得的,当时是一个老妪摆在地上卖,说从山里挖出来的,煮熟了可以饱腹,我便买下来拿回家研究了一下,发现这东西十分好养活,需要的生长环境也简单,哪怕是最贫瘠的下等田都能长得不错。
只不过后来突然起了战事,这土豆便没推行下去,大人若是喜欢我叫人再给您拿一些。”
王瑛现在扯谎的本事越来越强了,胡编一通脸不红心不跳。
“这可是好东西啊!”温彦平作为掌管农事的大司农,一听便知道此物有大作为。
王瑛道:“不过它也有缺点,比如不耐存储,因为土豆含水量比较高,照比粟、麦、稻的存放时间相差很大,普通环境最多能存放一个月,如果挖一个地窖存储的话最长能存放三到四个月。”
温彦平握着手里的土豆道:“这么看此物确实不适合大面积种植,不然税收上来这么多土豆还没等安置好就都烂了。”
“正是,此物适合百姓们在自己开采出来的荒地上种植,当做补充粮,以免遇上饥荒时粮食短缺。”
“这个土豆的是怎么种的?能不能给我些种子?”
王瑛道:“这土豆还真没有种子,此物是用根茎分苗种植的,您看上面这些小斑点,只要放上十几二十天,这上面就会生出土豆芽来,生了芽的土豆可就不能吃了,里面有毒素会把人毒死。”
温彦平皱紧眉头,“此物还有毒?”
“对,不过只有生芽的地方有毒,切掉芽那一块再吃也无妨,切掉的芽埋在地里,三个月左右就能长出新的土豆。”
温彦平光听他说得记不住,想要找笔记下来,蓦得拍了一下脑门,“此事先放一放,待过几日我再来拜访。”说完拱拱手匆匆离开了。
王瑛一脸摸不着头脑,“师父,温大人来到底是做什么的?”
老爷子笑的一脸计谋得逞的模样,“你且等等,兴许过几天就有好消息了。”
*
武平帝揉着眉心道:“此事我再商议一下,你先回去吧。”
“是。”温彦平从皇宫出来,心里说不出的感觉,自己在司农司干了一辈子,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
这些年司农司人才凋零,能扎下心研究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人都是把司农司当成跳板,干完手里的本职工作等待升迁或者调任。
前些年他去郑州佃田巡视,竟然还有人分不清黍和粟,说出去别让人笑掉大牙。
如今有这样好的人才,他怎能不心动,若是能来司农司任职,将这个土豆推广出去,起码能养活三成人。
眼下北方又闹旱灾,冬麦已经绝收,眼看着到了该播种豆子的季节,可老天爷还没有下雨的意思,错过了时节只怕这豆子也得绝收,不知要饿死多少人呐……
他想的这些事武平帝自然也想得到,王瑛确实是个人才,可惜是身份特殊,这件事还得叫上内阁大臣商议一番再做决定。
几日早朝后,武平帝将六部尚书加上其他人几位内阁大臣叫到书房提了这件事。
刘耀之乍一听见王瑛的名字眉头一紧,皇上怎么突然提起陈家那小子的夫郎?
紧接着被后面的话震惊,“朕想招揽此人去司农司任职。”
此话一出如惊雷掷地,几个大臣瞬间炸开了锅。
礼部尚书率先表态,“皇上万万不可啊!我朝还从未有过哥儿入朝为官的先例,一旦打开这个口子只怕以后内宅的夫人和哥儿们都想着入朝为官了!”
刑部尚书跟着附和,“此事事关重大,还望陛下慎重考虑。”
倒是户部尚书捋着胡子道:“一个司农司而已,诸位不必如此大惊小怪,又苦又累的地方没人愿意去。”
“那也不成,一旦开了哥儿入朝为官的先例,以后的麻烦事就数不清了!到时哥儿女子都吵着去读书当官怎么办?”
“你这话说的,难不成还怕自家子嗣被哥儿和女子比下去?”
“满嘴胡言乱语!”
一群年过半百的老臣凑在一起跟菜市场打架似的,你一句我一句,呜呜嚷嚷吵得武平帝脑袋疼。
“行了,都别吵了,刘爱卿你意下如何?”
大伙停下争吵转头看向一旁的刘耀之,“哥儿为官本朝确实没有过,不过前朝时期曾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宰辅也是哥儿出身,魏朝还有女子做将军的,臣以为不过是有能者而为之,倒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武平帝点点头,这话说中他的心思了。
“陛下可以先将此人调任司农司任,若他干的出色便可留下,当下又正值北方旱灾,能派上用场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就如爱卿所言吧。”
其他人还想反驳,直接被皇上摆摆手撵走了,只得无奈的退了出去。
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短短几句话决定了武朝未来的走向。
七月初,王瑛接到任命书,因其善农事,皇上特地任命他为司农司的从七品典事。
王瑛没想到自己也有被封官的一天,这真是武朝头一回啊!
陈青岩也十分惊讶,夫郎农事上本领高超,但从未想过他会被封官,虽然只是个芝麻官但确确实实打破了武朝的先例!
一时间他们夫夫二人成了京都讨论的焦点。
第228章
清早,王瑛梳洗完换上官服,整理好自己的发冠,对着铜镜深吸一口气。
因为武朝没有哥儿的官服,所以他穿的与普通男子无异,这幅装扮显得他身材更加挺拔俊朗,忽略脸颊旁边的孕痣,仿佛风度翩翩的公子。
陈青岩在身后抱住他的腰,“第一天上值,若有什么事及时差人叫我。”
“放心吧,今天去多半就是了解一下司农司,应当不会有别的事。”
“我怕你适应不了。”
“我肯定没问题,就是如今城内闲言碎语太多,恐怕影响了你的仕途。”
外面把这件事传的太邪乎了,因为他哥儿的身份其中不乏下三路的揣测,说他是红颜祸水迷得圣上为他破例。这种话听着都可笑,他这么大年纪还能是红颜祸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下 种田文 轻松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