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赶紧岔开话题道:“青岩身体还没好利索呢,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再养养也不迟。”
李氏也是这么想的,拉着王瑛的手拍了拍,“等他养好身体,你俩抓紧要个孩子。”
这会轮到王瑛变脸了,尴尬的抽回手道:“折腾一天青岩也累了,我先送他回去休息。”
“快去吧。”
到了后院王瑛忍不住开口,“你打算啥时候跟你娘坦白?”
陈青岩闷着头不说话,虽说他早慧但也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少年郎,性格固执又要脸面,这么耻辱的事一直不愿告诉家里人。
可如今不说怕是不行了,拖得一日,拖不了一辈子,难不成要一直装病?
这……这不是让人瞧不起吗!
“待会儿我就去同娘亲说。”
“也不急这一时,你先考虑好以后的章程,娘没主见要是知道你以后不能考科举,肯定又得哭一场,总得让她知道你不考科举了还能做别的。”
“那就开私塾教书。”
如今镇上有两家学堂,一个是老秀才,另一个也是童生,二人的学文都一般,算起来还不如陈青岩。
“你考虑好明日我便去帮你找房子,早早把私塾定下了。”
“好!”
安抚好他王瑛又去了前院,把从庄子上带来的两个人安排上。
石墩子负责伺候牲口,包吃包住,每个月一百文工钱,住在之前田老汉休息的地方,他性格憨厚寡言,王瑛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
相比之下二顺就活络一些,跟在王瑛身后手脚很勤快。
家里采买的活不重,平日里买些米面粮油,再就是帮主家跑腿买东西,只到了年节的时候才忙一些,要给亲戚们准备节礼。
王瑛打算把二顺带在身边多教教,以后开了铺子身边正好缺这么个人帮忙。
*
陈青岩终于跟家里人把开诚布公,将自己不能考科举的事说了出来。
尽管心里早有准备,看见娘亲失望的模样,还是难受的厉害,瞬间红了眼眶。
王瑛见状从桌子下握住他的手,安抚的拍了拍,能鼓起勇气说出来就不容易,可千万别刺激的再犯了病。
“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早点说呢?快给你四叔写信,让他帮忙问问!”
“四叔能帮忙的话我早就跟他说了,没办法的……”
李氏一听差点晕过去,眼泪决堤似的往下掉,怪不得儿子从县试之后便一病不起。
王瑛:“遇上这种事谁心里都不好受,既然考不了科举就干别的,咱家不是还有二弟呢吗,等过几年他考中举人也是一样的。”
陈青松一听小脸煞白,他学业不比大哥,加上年幼贪玩,如今连个童生的身份都没有,一时间压力如山。
过了好半天李氏才止住哭声,“罢了,既然没办法再考科举,岩儿可想好做什么了?”
“我想开一间私塾,教孩子们开蒙认字。”
王瑛道:“我也打算开间铺子,到时候家里的日子也宽裕一些。”
李氏叹了口气,“娘年纪大了也帮不上忙,你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若是银钱不够我给你们拿。”
王瑛松了口气,幸好婆母没再纠结这件事,不然陈青岩心里肯定更难受。
*
翌日一早,王瑛便去镇上开始打听有没有往外盘的铺子。
卖蔬菜需要的铺面不用太大,毕竟试验田里能供应的菜有限,卖的就是个稀缺。
冬季就算是富贵人家也吃不上一口新鲜的蔬菜,王瑛能拿出来卖,价格肯定不会便宜,照比平常都要翻好几倍。
其次铺面的位置得显眼,最好一开门路过的人就能看见,让大家都知道店里是卖什么的。
挑来选去,竟然又找到陈表他家之前输给赌坊的那间铺子。
赌坊老板往外卖了一个多月都没卖出去,价钱已经从六十两银子降到了五十两。
思来想起王瑛决定买下这间铺面,这里位置好,铺子大小也合适,没人跟银子过不去。况且如今陈表一家已经流放到沧州,买了也不怕有人来闹。
买铺子的时候王瑛很谨慎,特地找了个懂行的人帮忙过户,生怕被人哄骗了。
交易倒是简单,提前打好招呼去官府立好契书交了银子,这铺子就算正式过户到自己家了。
去衙门的时候正巧碰上黄三和的几个衙役,上次的事王瑛还没来得及谢他,这次便要请他去酒楼吃顿饭。
“陈郎君太客气了,这么点小事哪值当专门请我们吃顿饭的。”
“应该谢的,要是没有三爷帮忙,那起子人也不能吓得什么都招了。”
这话衙役们都爱听,各个挂上笑脸。
黄三见他手里拿着地契道:“陈郎君这是要买铺子?”
“刚把东街那间空铺子盘下来,打算冬天卖些南地的鲜菜和果子。”
“南地的鲜菜?”
“我家四叔在莱州做官嘛,那边气候比咱们暖和,有农户专门搭了暖房种菜,我想着运来一些在咱们镇上卖。”
“哎呦,那价钱肯定不便宜吧?”
“冬天能舍得吃这几口青菜的人家,也不差这点钱。”
“这话在理,那就提起祝陈郎君生意兴隆了!酒就不喝了,下午还有公务,喝多了耽误事下次有机会吧。”
王瑛连忙让二顺从褡裢里取出二百文钱让他们拿去喝酒。
黄三爷笑着收下,“郎君有事尽管叫我就成!”
买完铺子不着急装修挂牌子,眼下气温还没降,等过几日冷了再开始卖菜,先帮陈青岩找私塾的屋子。
私塾用的房子就不讲究了,偏僻些也无所谓。
毕竟开学堂讲究的是真才实学,铺子开的再大也没用。
找了几个房子都不太满意,要么太过破落,要么地方狭窄,挑来选去最后决定还是在自家外院隔出两间屋子。
王瑛按照记忆里教室的模样,找木工做了十套桌子板凳和一张平坦的大木板。
板子涂上墨汁挂在墙上就是黑板,写字有天然的白灰笔,手感虽不如现代的粉笔,但用起来也十分顺畅。
天气一天天冷起来,王瑛还让人围着墙砌了一圈地龙,这样冬天屋子里也不会太冷。
陈青岩推着轮椅来看教室,被黑板吸引住。
“这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王瑛捡起一块石灰笔在上面写了陈青岩的名字,“怎么样,清楚吧,以后你可以写在上面教孩子认字,不用了拿抹布擦掉就行。”
“妙哉!这东西简直太好用了,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嗨,我哪有那么大本事,我们那边上学都用这种黑板。”
陈青岩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地方,“这东西应当普及,让私塾学府都用上,这样买不起书的孩子也能学会认字。”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越是学识渊博的人,性格越固执,怕是普通人劝不动,两人对视一眼,放弃了对外宣传的想法。
眨眼就到了九月底,陈青岩的身体也好的差不多了,不用推轮椅自己能走路。
一切安排妥当,私塾开始正式招生!
作者有话说:
----------------------
第25章
私塾招生的对象很明确,就是刚开蒙或未开蒙的孩童,用陈青岩自己的话说,他还没学到知无不尽的地步,不能误人子弟。
镇上的孩子不少,但能上得起学的却寥寥无几,为此愁坏了两个人。
王瑛干脆开始拿纸写传单,出去招揽学生。
“招生简章,陈家私塾开始招生了,年纪五岁至十五岁。
你曾因大字不识被人哄骗过吗?你曾因不会数数被人坑害过吗?你还想让你的孩子重蹈覆辙吗?
快来让他们认字吧!学好文化,走遍天下,
金牌讲师,童生夫子授课,包教包会,免费试学三日!”
吹干墨汁,王瑛抖了抖草纸道:“看看怎么样!”
陈青岩捂着脸窘的耳根都红了,“那个重蹈覆辙要不要改一改,我怕他们听不懂。”
王瑛提笔将几个字划掉,改成像你们一样,“这样如何?”
“嗯嗯嗯。”陈青岩胡乱的点了点头,不敢再看第二眼,实在是太羞耻了。
“学费定价多少?”
“我不懂,你看着安排。”
“青松现在念的学堂一个月是两百文,咱们把价格定低一些,一百五十文如何?”
“可以。”
“那就这样定下来,我再抄几张一会儿让二顺拿去贴在显眼的地方吆喝。”
招生的纸贴出去,第一日连上前询问的人都没有。
第二日倒是来人了,问了问束脩,得知一个月一百五十文也摇头离开了。
直到第三日才真正迎来了第一位学生,这孩子姓冯,叫冯章,是城中粮铺家的孩子,今年刚满七岁。
冯掌柜把孩子送过来的目的也很简单,不指望他考举人状元,就让他学学认字数数,以后能看懂账本就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下 种田文 轻松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