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总宪’本人的周自言清了清嗓子,认真回答:“不只是五人结保,想要进考场还要本县的廪生为考生做证明,证明考生提供的亲供情况全部属实才可参加考试。但你可知这种制度之下,有多少学子和廪生中饱私囊,利用身份之便强索钱财?”
这项制度由来已久。
起初是为了证明学子身家清白和情况。
但时间一长,污糟之事渐渐浮现。
周自言当时为了参加考试,就被坑了十几两银子。
要知道在大庆朝,十几两银子就能让一家三口好好生活好几年。
这还只是普通价格。
若是求考的学子和当地廪生关系不好,这个价格还能翻倍。
这对家境贫寒的学子来说完全就是强盗行为。
周自言悄悄记下这等行为。
戴上官帽后,第一件事便是提议取消‘廪生证明’。
这也是他和林范集第一次争吵的由来。
不过林范集嘛,在周自言讲明其中利害和后续发展后,第二天就和周自言一边站了。
想到林范集,周自言低头发笑。
他和林范集这个小老头是一边吵架一边合作。
逢年过节还能收到对方的礼。
现在自己已不在庆京省……
小老头的徒弟跑来马鸣沟,不会是为自己的老师来找人的吧?
宋豆丁抱着书册,如有所思,大大的眼睛里全是崇拜的梦幻光芒,“原来是这样噢……‘总宪’大人真厉害,难怪我哥那么喜欢他。”
“你哥?”周自言愣了,“你哥喜欢‘总宪’?”
林豆丁撅起嘴,“是啊,我看的那两册书就是我哥给我的,他自己都看过好几遍啦,书边都起毛毛了。”
“……”周自言摸摸鼻子。
他怎么也想不到,宋家一共两个孩子,居然都是自己的‘小迷弟’……
怎么还怪不好意思的。
“我接着说,县试一共考两天,共三场考试。”周自言合起书本敲了敲桌子,把宋豆丁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以手撑颌。
宽袖顺着手臂线条顺直滑下,露出白色里衬。
“第一场随机考两篇四书文,三首五言六韵试帖诗,第二场随机一篇四书文,《孝经》两篇,第三场考经文一篇,律赋一篇,外加圣贤默写。”
“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你的格式和字数,也不能有错别字和涂改。”
宋豆丁越听越晕,“这么多啊!我哪记得住嘛!”
“这还多?没让你写八股文就不错了。”周自言忍不住敲打宋豆丁的额头。
大庆朝的科考,还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外加一些策论。
原先还有八股文,但周自言亲历了一遍八股文的折磨后,决定上书废除八股文。
即使周自言和林范集已经成功取消廪生证明制度。
但因为‘取消八股文’,周自言还是被林范集骂了个狗血淋头。
可到最后。
满朝文武几十号人,还是只有林范集和周自言站在一边。
和他一起力排众议,努力修改科考选举的内容。
一开始所有人都大为不解。
甚至还骂周自言是‘违背祖宗法制,读书人之耻辱’。
连带着支持他们的敬宣帝也跟着紧张。
‘取消廪生证明制’和‘八股文’这些制度,都是在识字班施行两年年以后才正式确定。
所以,大家都等着新政之后的第一次科考。
谁都没想到识字班加科举改革,不管童试还是正试,这一年的中举人数都远超往年。
大批大批拥有真材实料的民间学子,像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头。
家里意外出了一个读书人,自此门庭改换,不再是目不识丁的家族。
全家人都自发跪在路边歌颂敬宣帝勤政爱民。
敬宣帝一跃成为变法革新第一帝。
连着三天走路都轻飘飘。
只要听到有人在夸他,就要停下来听个完整才行。
而林范集和周自言,终于不用害怕出门被扔臭鸡蛋了。
经过这几件事,周自言发现林范集这个小老头顽固封建不假。
但他一心向学。
只要有益于读书人,林范集从不二话。
虽然林范集总是和周自言吵架。
但周自言从不记恨林范集。
偌大朝堂,要是连个拌嘴的人都没了,那该多寂寞。
第14章
周自言解释完具体流程,就代表宋豆丁要正式进入童试考试的学习流程。
宋豆丁立刻如临大敌,严肃地抿起嘴巴,“夫子,豆丁准备好了。”
周自言煞有介事地点点头,“不错。”
一整个下午,周自言一改之前的清闲状态。
堪称火力全开。
周自言顺着宋豆丁现在学的知识,为他拓展知识面。
又临时自创课堂检测,一刻不停地检查宋豆丁的学习情况。
宋豆丁一向清闲散漫。
哪见过这种密集的学习进程,学得手忙脚乱,头昏脑涨。
但宋豆丁这个小孩真是奇才。
越乱越忙的情况他状态越好,学得也越好。
短短几个课时,宋豆丁已经扎扎实实地掌握了不少知识。
日头西行,外出检查的宋父回家时,宋豆丁还在背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科举文 无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