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自言在病倒之前,只放了一部分东西在墓里,现在运出来的这些他都没见过。
‘罪魁祸首’只能是一个人。
宋卫风看天看地,“没错,是我。”
都是他放进去的,他就是想让周大哥的墓看起来满满当当嘛!
周自言:“……”
既然是卫风放的……放再多也行!
【1667楼】:我靠,好大的官窑孤品!!!!
【1668楼】:我数不过来了,这一趟一趟的,已经运出来多少了??
【1669楼】:我一直在计数,粗布估算,白瓷双耳瓶就已经三十七件了,其他的还有鸡油黄,漆红釉,□□釉……等等,我好像数漏了!
【1670楼】:才三十多个啊?听起来好像不是很多嘛
【1671楼】:楼上!你要知道,假如真的是明代,这些制品只有官窑才能做,而官窑每年都做不了一件,有时候四五年才能烧成一件,这只是白色双耳瓶三十七件,其他的还没数呢,现在好像还在往外搬……越想越觉得不可能只是个夫子,这起码是个王孙贵族吧?
【1672楼】:啊啊啊啊啊这到底是哪个朝代,到底是谁啊,我真的太好奇了,就没有人知道吗?
【1673楼】:看到那边那个正在擦眼睛的小老头了没?国内有名的书香门第世家文家的老先生,现在考古界的泰斗大拿,他从立项就在了,到现在都没确定好墓主人的朝代……
【1674楼】:???我没看错吧,现在还有世家的说法吗?
【1675楼】:有的啊!!只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种世家罢了,他们不过是家学渊源一点,人口旺盛一点。听说有些人家要追溯老祖宗的话,能追到唐代去!
【1676楼】:听起来好神奇啊,楼上能不能多讲一点!!
【1677楼】:我偶尔听过一点!像文家这样的书香门第,算是一种知识分子的世界,南边还有很多从商的,据说以前都是受过嘉奖的商户人家,好像还有以前的皇商,我只知道姓何,别的就不知道了。
【1678楼】:南边的何家?本地人来了!这个何家是南边特别有名的一个大家族,据说以前是做海商出身,造船和海运特别牛,但是连政府都不知道何家是怎么发家的,他们的族谱上也没记录下来。
【1679楼】:文家也是这样的!!我家和文家是世交,听说文家祠堂有两个族谱,一个是现在用的族谱,一个是不知道哪朝哪代的族谱。文家老一辈的人都知道,那个无名的族谱才是他们文家真正的根,只是那上面也和何家一样,没有任何朝代记录,只有几个人名和生平记录,根本考究不到具体的朝代。
【1680楼】:我靠听起来好玄乎……顺便1679楼,你竟然和文家是世交!!!承认吧,你也有牛逼的背景!!
【1681楼】:回1680楼,我家没啥特别的!!我家老祖宗大概是个纨绔子弟hhhh我家除了顾这个姓很小说外,和文家比不了,祖上好像就只出过几个地方知府。但听说我家从好几代以前就和文家是好兄弟,我爸爸从出生就认识文家那一代,往上数一数,谁也不知道怎么认识的,反正就那么一代代交好下来,每一代都莫名其妙的能成为好兄弟好姐妹,当然偶尔也会发生一点友谊之外的事情(狗头)
【1682楼】:我的耳朵竖起来了,想听友谊之外的事情
【1683楼】:+1
【1684楼】:+2
……
【1700楼】:别报数了,快看直播!好像开棺了!
【1701楼】:啥?这就开棺了?
【1702楼】:差不多了,把主墓室里比较大件的陪葬品搬出去,再清理一下棺椁周围,确定棺椁没有问题,就可以启棺了。
【1703楼】:听说这个主墓室里有两个棺材啊,我的耳朵又竖起来了!
【1704楼】:别太激动,亲缘棺开的还少吗?
【1705楼】:万一呢!
到了开棺这一步,周自言申请了下墓。
主墓室其实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可以容纳更多人进入,于是考古队特批了周自言在内的几位老师和研究生一起进去长长见识。
不过他们必须穿好全套装备,进墓以后不能随意乱碰,也不能随意走动。
周自言和宋卫风穿好装备,跟着老师一起慢慢走进这座古墓。
两个人并排而行,走过一道长长的墓地走廊,两只手忍不住牵到一起。
他们都知道,对方的心情此刻一定不平静。
唯有牵手,才能帮助对方。
热热的温度从手心传递到四肢百骸,他们好像有了无限的勇气,去面对即将看到的一切。
主墓室里点了几盏灯,为了避免伤害墓地里的壁画,灯光亮度都很低。
主要靠大家的头灯和蜡烛照明。
文老师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老师,正用正规工具撬动双棺之一。
“来,小心点,一、二、三、起!”
主墓室的位置实在太低了,哪怕挖开了天花板的位置,大型机器也暂时下不来。
只能靠人力一点一点挪动。
周自言和宋卫风站在人群之外,像两个不存于现世的灵魂,看着自己的棺材被打开。
周自言的棺材里,躺着一具已经腐化干净的白骨架。
身上还穿着斑驳的暗红色朝服,依稀可以看到他生前的文雅模样。
棺材里陪葬的不是金器玉器,而是他之前批过的文书,写过的文章,还有一套御赐的文房四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科举文 无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