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秋的问句让谢岭无言,心道:等你真的心悦我才行。
摇摇头。
沈子秋最听谢岭的话,见谢岭坚持,虽不理解也不再固执己见,将人参汤一饮而尽。
这几日,谢岭惊讶地发现灵田培育的药材比寻常药材的疗效更好。本来需要两个礼拜才能痊愈的脚踝,现下却只用了短短三天便已大好。
对跑跳虽然还有些影响,但寻常走路已无大碍。沈子秋叮嘱了几句,谢岭就背上背篓出了山。
谢家村不仅有李大夫的医馆,还有个专收山中药材,倒卖到镇上的药商。此次,谢岭去的就是他那。
柜台的伙计懒洋洋地翘着二郎腿,看到来人是谢岭,掀起一半的眼皮又重新耷拉回去。以前的“谢岭”也会给他们这送些不入眼的寻常药植,赚几个铜板勉强度日,伙计只道谢岭又从哪挖了些破烂货。若是放得久了,恐怕连一株也收不上来。
谢岭将背篓放在柜台处,一一将药植拿出:“附子,干姜,甘草,川乌和半夏,这些你们收不收?”
听了药名,柜台伙计将高翘重叠的腿放下,正眼去看柜台上的药。居然真就是谢岭报的药名,没有糊弄自己。
这些药看品相更是上佳,特别是半夏。
柜台伙计心中疑惑,夏天过半才得以成熟,因此半夏才取了这个名字。如今已是深秋,新鲜的半夏已无处可寻。为什么谢岭的这几株却像是刚从地里挖出来的?
不过前些日子,县令的儿子得了病,缺的正是这株新鲜半夏。自己和掌柜寻了许久,已经放弃,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柜台伙计压下心中的兴奋,欺负“谢岭”没有药理常识,神色不显,比了个50的手势:“这些只是寻常药材,我只能给你50个铜板。”
若是以前的“谢岭”必然惊喜地接受,没想到居然能卖出那么高的价格。但现在的谢岭壳子里换了个灵魂,自然不会被柜台伙计轻易糊弄,干脆利索地收了草药。
见谢岭的动作,柜台伙计忙去拦,好不容易找到一株新鲜半夏,他怎么可能放谢岭离开,不管谢岭听不听得到:“你别走啊,价格好商量。”
谢岭看清唇语,摇头,没有停住收草药的手:“你给的价不诚心,这些草药品相好,半夏更是在秋季里难寻。我没有理由继续待在这里。”
柜台伙计一惊,没想到谢岭居然辨别得出草药的好坏,也知道半夏的成熟季节。本想拿些抽成,没想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早知道给谢岭一个实价。
如今的他苦不堪言,掌柜已催了自己好几回,只能拉下脸面求着谢岭:“谢大哥,咋两相识多年。这半夏的确难寻,这样吧。我出一两银子,你卖给我。”
掌柜给的上限是八百文,柜台伙计害怕谢岭真的离开,添了自己的月钱,提出一两银子的高价。
谢岭对古代药材的定价其实并不熟悉,但他看见柜台伙计肉疼的模样,就知晓出的价不低。低头沉思了会儿,才勉强答应卖给柜台伙计。
出了门,谢岭掂了掂银子,满意地笑了笑。这个药商是谢家村中出价最高的,谢岭一开始就打定主意在这里卖了药材。先前是抓了柜台伙计急要的心理,才作势要走。果然被他赌对,高价卖出。
谢岭又绕着村子一周,寻找合适的房屋。他和沈子秋要搬回来,首先便需要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寻了半个时辰,谢岭才找到一处比较满意的带院房舍。主人家提出的租金却超出了谢岭的预算,600文一月,刚到手的银子就得砍去大半。
有旁的更便宜的房子,但谢岭不想放弃此处。一进院子,他就看见墙角一棵桂花树开得正盛,星星点点的花朵点缀着墙头。
平白的,他想起了沈子秋。
【作者有话要说】
阿秋主打一个钓而不自知。
每日一问:谢大夫,你行不行啊?
第5章 初露医术
“谢岭,不是大娘我欺负你。你看看这朝向,这屋子的通透!600文,大娘没多要了你。”
王大娘的嗓门大,不怕谢岭听不清楚,边说边撑着腿坐在一旁的木板凳上。深秋阴雨连绵,她的老毛病又犯了,忍不住揉左膝来缓解膝盖的疼痛。
谢岭注意到王大娘的动作,王大娘穿着件麻布衣衫,随着坐下的动作,布料耷拉下来,显露出膝盖的形状。
左膝明显比右膝鼓起,又结合现下的时节,谢岭心中有了考量:“王大娘,前些日子是否担过重物?左膝更是一碰上寒冷的日子就痛得厉害?”
王大娘连连点头,惊叹道:“谢岭,你会些医术吗?我什么都没说,你就知道我的病症。”
谢岭不能和王大娘说自己在现代就是个中医出身的,搬出了李大夫作掩护:“李大夫是我的师傅,和他学了些皮毛。王大娘,你若是不嫌弃,我可以试着给你治治。”
原来是李大夫,作为谢家村唯一的大夫,众人有个头疼脑热都去寻他。不过,王大娘对于谢岭的治疗并没有那么看好,她膝盖疼的老毛病已经好几年了,也找过李大夫治疗,但没见过多少成效。谢岭作为李大夫的徒弟,医术总不能越过李大夫了去。
但谢岭有心想帮自己,自己又无事,王大娘点头答应了:“那你试试,谢谢你了。”
心中却不抱期望,谢岭如此热心,是个好孩子。王大娘思考着待会不论效果如何,都借着这个由头给谢岭减了50铜板的租金。
谢岭隔着布料,按了按左膝,手下果然有积水浮动的感觉,温度也比右膝高些,是典型的膝关节积水。谢岭让王大娘在院中等一会儿,自己则出门前往李大夫那。
李大夫从内堂出来,看见谢岭,有些吃惊:“还未到七日,你怎么来了?”
谢岭道明来意:“师傅,我想要向你借一组银针和艾条。”
“有是有,只不过你还未在我这学过针灸,我不放心。”李大夫摸了摸雪白胡子,沉吟,“这样吧,我同你一道去,也算是教授你的第一堂课。”
李大夫从木柜里取出一个针灸袋,展开,古代的银针比现代的粗些,没有那么精细。不过能拿到想要的银针,谢岭已经很惊喜了。
正逢中午休息的时候,医馆无人,于是二人一道去王大娘的院子。
“李大夫,您也来了。”王大娘没想到谢岭这一趟还把李大夫请来,以为是李大夫要给自己看病,掀起裤腿,露出红肿的膝盖,“麻烦您了。”
却是谢岭上前,点燃艾条,对准施灸的部位,隔空熏烤,直到皮肤出现红晕才移开。
李大夫接过艾条,给谢岭演示,手法如鸟雀啄食般,一上一下地活动着施灸:“这是雀啄灸,有利于施灸部位进一步加强,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激发经气的效果。”
李大夫这样的村间大夫,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行医手法,是谢岭平日里接触不到的。
谢岭认真地学习着,他虽然来自几千年后的现代,但并没有所谓穿越者的傲气。医学学无止境,即使是一辈子,谢岭都知道自己无法完全掌握中医这门浩大的学问。
王大娘艾灸熏了会,疼痛已缓和很多,想起身道谢。却被谢岭按在板凳上,展开布袋,取出最细的那枚银针,稳稳地刺向膝关节下的膝眼穴。王大娘感觉扎穴的那处有些酸胀,但疼痛感的确进一步减弱。
二十分钟后,谢岭才取了针,叮嘱道:“日后,大娘可以用废布料缝制一个膝盖套,防止外侵风寒。养的好,你的旧疾便不容易发作。”
被谢岭一整套诊疗完,王大娘惊讶地发现这次的疗效比过往都好上许多,膝盖暖和和的,再没有肿胀阴冷的感觉。
笑着拉住谢岭的手:“谢岭,大娘这膝盖真不痛了。大娘和你打个商量,日后的租金降到400文,大娘膝盖疼的时候你就帮大娘治治,成吗?”
谢岭本是举手之劳,不成想王大娘直接给自己降了租金。但现下要养两个人,的确缺钱,没有推却对方的好意,只是想着日后再尽力些:“成,那多谢大娘了。”
谢岭交了一个月的租金,陪同李大夫回医馆。
先前李大夫已发现谢岭能“听清”每一句话,以为谢岭的耳朵已经治好。于是侧头用正常的音量询问:“谢岭,你师承何处?”
他在一旁观看,看到谢岭寻穴位极其准确,艾灸和针灸的治疗结合李大夫更是闻所未闻。只有一种可能,谢岭以前就有个师傅。
谢岭撒了谎,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曾经有个掉入猎人陷阱的赤脚大夫,我路过救了他。他为了感谢我,送了我一本医书。山中日子无趣,所以我日日研究这书,才会些皮毛。”
“不过,我是真的敬佩师傅的医术,愿意成为师傅的学生。”
这话谢岭眼神真挚,并没有作假。无论从医术,还是李大夫愿意尝试新疗法的精神,都很让谢岭尊敬,心甘情愿地认李大夫为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强强 种田文 甜宠文 钓系 读心 鹤别泉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