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愿君世世安_李李耳【完结】(100)

  “……”

  九月飞雪已是稀奇,如今这些百姓又说些叫人听不明白的话。

  赵禄生怕事态失控,忙让醉颜去调人手过来守门,随后,自己则赶去后院请示萧元君。

  高呼一声高过一声。

  等声音传到后院,传进萧元君的耳中时,赵禄生已站在了门外。

  “陛下,府外有大批百姓聚集,可要调兵前来护驾?”

  尽管事态紧急,但为了不造成惊吓,赵禄生的语调始终不疾不徐。

  闻言,里间的萧元君和纪宁不约而同蹙起了眉。

  “怎么回事?”萧元君问到。

  赵禄生答:“他们好像是为了纪大人而来。”

  纪宁心有不解。

  这些时日他并没有做什么惹起众怒的事,难道,是因为北狄进犯,他未出征?

  显然,萧元君也想到了同一处,他立时沉下脸,“他们要做什么?让他们都给朕回去!”

  门外,赵禄生因帝王突起的怒火惊了一跳,他解释道:“陛下,是臣表述不清。百姓们好像都是在担心纪大人。”

  怕帝王误会加深,他急忙复述出刚才妇人说的话,“百姓们说纪大人为国为民,劳苦功高,是他们从前不懂……”

  话音戛然中止,赵禄生仔细回忆“从前”二字,这才读懂那妇人所言。

  什么从前?

  哪样的从前?

  前世这个时候,启国的百姓对纪宁何曾如此爱戴过?

  唯有纪宁逝后……

  这番猜测过于不可思议,赵禄生不敢确定。

  他吞吞吐吐补全后半句,“……是他们,从前不懂纪大人的苦心,如今都懂了,遂前来请罪,愿纪大人早日痊愈。”

  一语毕,屋内屋外静了片刻。

  萧元君尚未发散的怒气被震愕替代,就连纪宁都恍惚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们,”纪宁面上闪过诧异,“不是来,怪我的?”

  萧元君的后背手心皆是冷汗,恐怕现在只有他和赵禄生察出了端倪——这些百姓都是从前世而来。

  可为什么会这样?

  他看向窗外飞雪。

  如果他的猜测是对的,如果所有人都回来了,那是不是意味着,造成这些异象的人也快出现了?

  几近死寂的心脏,因为这一点不确定的希望重新有了生气。

  萧元君竭力维持着镇定,对着门外道:“速去宫中传召御前卫,尽快遣散百姓,切勿伤人。另外,多加留意。”

  赵禄生领会其意,匆匆离去。

  喧嚣忽地大了起来,萧元君低头去看纪宁的反应。

  怀里的人神情奄奄,听到动静也只是转了下眼睛。

  怕他睡着,萧元君拢紧被褥,出声分散他的注意,“你看,有这么多人在关心你,他们都在许愿你能早日痊愈。”

  纪宁释笑,“如今,我倒是真的……没有遗憾了。”

  这一世,他得到了太多——两心相悦的爱人,志同道合的同僚。而今,还有百姓口中的那句“理解”。

  “好像,一场梦。”

  视线明明暗暗,纪宁感觉身体正被一块千钧巨石坠着。

  他的意识滑向深渊,又强行被上方急促的声音唤回。

  “世安!”

  “世安——”

  声音忽远忽近。

  纪宁挣扎着撑起眼皮,瞬间的光明里,他看见萧元君又哭了。

  他动了动指头,对方的手便握了上来。

  “别睡世安!别睡!”

  纪宁不想睡,可那股力量实在磨人。他几经挣扎,才提起力气安慰,“不要……难过。”

  不要难过,他现在没法为他擦泪。

  “不要……难过……”

  纪宁骤然瞪大眼睛,迎上萧元君的注目,粲然一笑,“我们……不会……分开……”

  仿佛生命走到尽头的羽蝶,展翅一舞,随后坠落。他眼中的光迅速寂灭,旋即陨落。

  萧元君如遭雷歼,他茫然地看着纪宁闭上了眼睛,脑中一片空白。四肢如同灌了铅水,除了无法抑制的颤抖,什么都做不了。

  很长一段时间,他都盯着纪宁一动不动,像是在等他自己醒来。

  可窗外的雪花飘落了几个轮回,纪宁始终不曾睁眼。

  萧元君等不下去了,他捧住纪宁的半边脸,急声催促,“醒醒,醒醒纪宁。”

  “……”

  “世安,你说过不睡的。”

  催促变成央求。

  而后完全崩溃。

  “纪宁!你醒醒!”

  “……”

  话重复了一遍又一遍,换来的是掌心下彻底凉透的身躯。

  脑中的弦溘然崩裂,剧烈的痛楚让萧元君失了声,他死死咬着牙,泪水下一双瞳孔均被血丝覆盖。

  浑浊的血泪浸湿被褥,撕心裂肺的乞求犹如一把利刃,划破萧元君的喉咙,

  “纪宁——你醒过来!!”

  落日西沉,天色暗去。

  府外,哪怕宫里的御前卫已全数出动,也没能遣散聚众的百姓。

  街道被围得水泄不通,却仍有人能从各个角落挤进来。

  渐渐的,成千上万的百姓聚成了一片无边人海。

  他们有的提着灯笼,有的手举祈福花灯,有的默声祈愿,有的低颂经文……

  御前卫请走一批,又有新的一批补上。

  台阶上,赵禄生看着眼前壮观的景象,心中唯有震撼难言。

  他目光扫过人群,从中,他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

  那处,穿着常服而立的是侯严武和侯远庭。

  另一边站着的,是朝中曾对纪宁颇有微词的几位尚书。

  这些纪宁曾经的政敌,如今脸上都不见憎恨和怨仇,只有同样的哀愁。

  赵禄生收回目光,忽地抬手制止住前去赶人的御前卫。

  在统领不解的注目下,他转身,撩起官袍坐到阶梯上,拊膝高喝:“罢了!民心所向,不、可、违!”

  民心所向,不可违。

  赵禄生回头,凝望身后大门,良久后低语道:“纪大人,这也是你该得的。”

  一盏一盏的明灯接连亮起,仿佛星河跌落尘世。

  人群中的呜咽声渐息,取而代之的,不知是谁先起头颂出的祈福语。

  “今有神明,祈福祈寿。”

  一呼百应,众人垂目合手,姿态虔诚。

  “今有神明,祈福祈寿。愿君纪宁,”

  “一岁喜。”

  “二岁乐。”

  “三有平安。”

  “四得启慧。”

  稀薄的微光里,床上枯坐着的萧元君眨了下眼。

  他听着耳边实实虚虚的声音,皱了皱眉。

  “你听到了吗?世安?”

  “……”

  无人回应。

  萧元君落寞地掩下眼睫,在听清耳边的声音后,又转瞬染上欣喜,“你听,他们在为你喊岁。”

  他用手梳理着纪宁的鬓发,自顾自的说着,“幼时母后曾说,给孩童喊岁,喊的越多,越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他一顿,欣喜悄然消失。

  “对不起。”他拍拍纪宁的背,哄他原谅自己的失言,“我忘了,你小时候不在京都。”

  “我知道了。”说到这,他像是发现了什么秘密,特意压低了声音,

  “定是你幼时纪夫人忙,忘了给你喊岁,所以你才总是生病,对不对?”

  “……”

  “一定是这样。”萧元君确信。

  他低头吻了吻纪宁失温的嘴唇,凑在他耳边哄道:“没关系。我给你喊,我可以给你喊。”

  他搂着纪宁的脖颈,将他往上抱了抱,如同幼时先皇后为自己喊岁时那样,他拍着纪宁的后背,一句一晃。

  “五岁心悦。”

  “六岁欢颜。”

  “七求顺遂。”

  “八愿无恙。”

  万盏明灯举过头顶,照亮了半座城池。

  众人的声音一次比一次嘹亮。

  “九岁无忧——”

  “十十如意——”

  “岁岁安康——”

  “百年,无病无伤——”

  萧元君干裂的嘴角被鲜血染红,但他浑然不觉。他看向纪宁的眼神里满是笑意,一字一句间,更是慎重珍重:

  “百年无病无伤。”

  “千载福寿绵长。”

  “世安,我把我的千岁给你,你看看我好不好?”

  叮啷啷——

  叮啷啷——

  空灵的铃声穿透黑夜,大雪骤停。

  人堆里,彩衣道士杵着拐棍,手捧一盏莲花灯,他一面往府门前挤,一面吆喝道:

  “都让让都让开!跟阎王抢人了!都让开!”

  人群密不透风,道士手不得空,因而挤了半天都还在原地打转。

  万幸,因他举止古怪,很快便引起了众人的留意。

  余光瞥见一身彩衣,赵禄生腾地站了起来。

  他再三确认对方是个道士后,直指着人激动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