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他用美人计_白芥子【完结】(78)

  漠北二月,风似刮骨刀。

  大军在莽莽荒原上沉默前行,铁甲凝霜,马蹄踏碎脚下薄冰。

  他们已在这一带走了快半个月,人困马乏,始终没能找到窜逃了的土特罕可汗的踪迹,不得不遗憾回撤。

  傍晚时分,大军行至一处山脚避风处,谢逍勒住战马,示下就地扎营。下马时他目光落向前方的白桦林,瞥见一闪而过的灰影。

  摘弓、搭箭,谢逍的动作流畅一气呵成,箭矢划破冻僵的空气,没入雪坡后传来细微的动静。

  亲兵小跑过去拾起猎物捧回来:“侯爷,是只紫貂。”

  谢逍看去,箭矢精准穿透了这小东西的咽喉,没有伤及皮毛,是罕见的银紫色,在阴沉暮霭里流转着幽微华彩。

  他伸手摸了摸,莫名想起去岁冬日时,晏惟初裹在厚重狐裘里笑意盈盈的脸,眼尾鼻尖总是被风雪浸红。

  他问人要了柄短刀,亲自动手小心剥取貂皮。

  冻僵的手指不太灵活,谢逍却做得异常专注,风霜扑面,恍若未觉。

  皮毛完整剥离,不损华贵。

  他将貂皮仔细裹进油纸里,交给自己的亲兵:“处理好之后送去京中安定伯府。”

  有副将见状忍不住道:“世子,这等珍品不如献给陛下……”

  “陛下不缺这一张貂皮。”谢逍淡声打断,命人将东西收起,这貂皮处理鞣制之后柔软暖和,给他小夫君做成手笼正好。

  世子这是情根深种了啊。

  众将有此觉悟,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夫人,不免愈发好奇。

  大军在此扎营休整了两日,皇帝巡边不日即将抵达乌陇的消息传来。

  谢逍问递消息来的传讯兵:“陛下带了多少人前来?”

  来人回道:“十万京营兵马,和亲军卫三万人,还有部分文官,有传言户部官员带着地册粮册来的,陛下是来查账的。”

  “陛下还真是,这仗刚打完,他就来找麻烦了……”

  有人不满抱怨。

  谢逍倒没什么想法,自皇帝派巡按御史去济州那边清丈田地起,他就知晓迟早有这一日。

  他祖父在世时治下严苛,军屯账目这一块,他祖父统掌的乌陇燕安和朔宁三镇是所有边镇里问题最小的,即便这几年在他父亲手里放松了,或许还有下头人阳奉阴违,总体情况应该都还好。

  “亲军哪几卫?”谢逍问,“麒麟卫是否也在其中?”

  来人肯定答:“在,陛下将麒麟卫一万人一起带了出来。”

  谢逍克制住心头涌起的激动,下令:“明日拔营回去。”

  众将仍在七嘴八舌的议论,都觉皇帝这时来巡边不是好事,又不知要掀起什么风浪。

  有老将感叹:“这位小陛下和先帝一样,都是心眼多的,当年先帝泰初二十年,也来巡边,我陪老国公去汾良见驾,先帝设宴召见我等边将,那可真是场鸿门宴。

  “宴席上先帝兴起舞剑,我等头一次见识那天子剑的风采皆如痴如醉,谁曾想先帝手里的剑锋一转,忽然就插进了当时那位汾良总兵的身体里,顿时血喷如注。

  “我那时就坐在那汾良总兵旁边位置,他正好倒在我面前,心口还插着那柄天子剑,那次我倒是真正看清楚了那天子剑是什么模样的,这么多年一直印象深刻,想起来便心有余悸。”

  这事虽已过去二十几年,但在场众人都听说过,一时更议论纷纷。

  言说当年那汾良总兵是起了反心,被先帝先发制人了,但真与假谁又知道。

  谢逍听着冷不丁地问:“天子剑是何模样的?”

  老将比划了一下,说:“那剑的剑鞘剑格是一整块完整的玄玉琢成的,雕着盘踞昂首的五爪龙,龙眼处用颜色更深的墨玉嵌了半边眼珠子,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吧,都感觉它在蔑视你,瘆人得很。还有那剑的剑身,上面也刻了两条交缠的金龙,剑动的时候跟那两条龙也跟在游动一样……”

  众人听得啧啧称奇。

  谢逍却越听眉头越紧蹙,皇帝赐给他的那柄剑,竟当真是天子剑。

  但是……为什么?

  *

  距离乌陇还有不到三十里路,傍晚驻跸时,下头人呈上谢逍刚命人送来的东西。

  晏惟初掀开檀木盒,看到搁在里头的一整张完整华美的紫貂皮,眼前一亮。

  他伸手拿起,手中触感柔软,似云朵滑过指间。

  “这是定北侯让人送来的?他说送给谁?”晏惟初问。

  “回陛下的话,”下头人答,“送东西来的侯爷亲兵说,这礼物是侯爷亲手猎得,送给世子的,侯爷说了,这紫貂皮漂亮也暖和,给世子做个手笼用。”

  晏惟初失笑:“这么好的东西,他只想着世子,倒是忘了朕这个陛下了。”

  谁敢接这话啊,若是送了陛下不送世子,您只怕也不满意吧。

  晏惟初其实很满意,无论是送给陛下还是送给安定伯世子,那不都是他。

  他轻抚着掌中的紫貂皮,爱不释手。

  二月的边关,依旧有料峭风寒,而他握在手里的,是一整个暖融融的春日。

  第59章 你俩是双向奔赴

  二月初十日,天子仪仗抵乌陇边镇,留守将领与地方官员百余人出城迎驾。

  皇帝没有下御辇,进城后驻跸当地总兵府,在这里接见了来朝拜的当地和周边府县文武官员。

  当日御驾巡视关口兵防,检查武备、校阅军容。

  刘诸父子奉皇命去视察屯田、核验粮仓时,晏惟初在总兵府里正与这边留守的边将闲聊。

  他歪靠在御座里,两手拢着谢逍送的那张紫貂皮制成的手笼,不时翻一页下头呈上来的兵册,听这些人轮番与他奏报边关军务。

  除了乌陇这里,燕安兵马也归谢逍节制,那边的将领也早两日便到了这里一同接驾奏事。

  谢逍领兵在外,在场职级最高的是谢逍的一个表叔,这里的副总兵。

  他正与晏惟初说起军备情况,晏惟初忽然打断他,念出几个名字,问:“这几人在不在?站出来?”

  被点到名的有三人犹豫站出列,余的并非高层将领,不在这些人当中。

  晏惟初眼皮子都懒得抬,直接示下锦衣卫:“拖下去,押入狱严审。”

  哗声顿起。

  锦衣卫抽刀,那几人挣扎喊冤,其余人皆是色变,谢逍那表叔徐副总兵上前一步出言问:“陛下!敢问他几人犯了何事?竟要让锦衣卫这样将人拿下带走?”

  晏惟初神色里泛起寒意:“朕念在你常年在边关不懂规矩,这次便不计较你僭越和御前无状,朕只解释这一次,这几人皆是贪墨军饷粮草的蠹虫,锦衣卫手里早有他们做下的那些事情的证据,朕命人拿下他们有何问题?尔等又有何不服?”

  实则不然,边军的问题锦衣卫想查清楚也并不容易,这些人的名字都是谢逍呈上御前的,谢逍一边领兵出征,一边还暗中派亲信自查军中账目,可谓做到了极致。

  晏惟初自然要护着他,不会在他这些部下面前说出是他交的底,免得坏了谢逍在这些人心中的威望。

  皇帝这话出口,那三人的底气明显虚了半截,喊冤的声音也不比刚才,众人看在眼里,哪还有不明白的。

  何况这总兵府现在里三层外三层的都是皇帝亲兵卫的人,随扈的京营兵马就在外头虎视眈眈,他们哪敢不服。

  只是到底不痛快,皇帝这一来就杀鸡儆猴,显而易见地是要给他们下马威。

  晏惟初丝毫不在意这些人怎么想,锦衣卫动作迅速地将那几人拖了下去。

  他接着下谕旨,提拔下头的将领顶替方才那三人的位置。

  这次被点名的几个则纷纷面露喜色,上前谢恩。

  晏惟初淡淡颔首,勉励了他们几句。

  人选也是谢逍举荐给他的,但自他嘴里说出来,这份识人之恩便归属他这个皇帝,他想要收拢人心,也不能仅仅依靠强权铁腕。

  之后晏惟初随口又问起谢逍在外的情况。

  那位徐副总兵比方才恭敬了许多,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谢逍这两个月一直带兵在漠北棕沐川一带找寻土特罕汗的踪迹,想趁着冬末春初敌寇马匹掉膘、人力疲惫时出其不意,将他们一举全歼。

  “奈何或许是情报有误,一直没找到他们的影子,世子听闻天子巡边,已经下令在拔营班师的路上了。”

  晏惟初问:“情报是西路兵马提供给你们的?”

  “是,”对方肯定道,“说土特罕汗逃去了棕沐川方向,但棕沐川实在太大了,许多地方地势不明,西路传来的情报本就模糊不详,加之这个天气行军不易,世子也是有心无力……”

  他像是怕皇帝责怪谢逍指挥不当,尽可能地找借口为谢逍撇清责任。

  晏惟初身为皇帝又岂会不知道。

  西路兵马一早将军情报送了朝廷,说他们在大漠里迷了路没有追上逃窜的土特罕汗,年前就已撤兵回了汾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甜宠文 先婚后爱  白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