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_红茶泡泡机【完结】(275)

  卫长昀摸摸他的背,“的确是有一些传言,只是如今这些话已经影响不了什么,不管是我的仕途还是心境,最多是传到老师耳中。”

  他在翰林院的处境,早已今非昔比。

  有傅老器重,旁人那些话听来,多少带了一些酸气。

  姜宁点了点头,忽地想起另一件事。

  花月宴那天晚上,来揽月楼的“贵人”里独独少了太子。

  大皇子一个人来,可以说是巧合,但三皇子也来了,那便不是了。

  所以太子没来,怕也不是巧合。

  来的这两位,左右不过是想借着花月宴的名头和时机,到酒楼探听虚实,看看卫长昀的立场。

  “上次我们俩说的那件事,有些眉目了吗?”姜宁问道:“这次偏偏太子没来,看起来他是已经默认你和傅老一条心了。”

  对太子而言,只要确定卫长昀与傅老走得近,他的立场就不重要了。

  因为选了傅老,便不可能成为他的麾下臣。

  卫长昀摇头,“还没有,只不过我担心再这样查下去,会惊动老师。”

  按照他们的推测,背后的事必定牵扯皇室。

  想也知道真相一定很难查,细节也不会有太多为外人知道。

  以他们现在的人情和人脉,想查个明白,很难不进惊动傅老。

  姜宁知道他的担心有道理,也不勉强,反而忧心起来。

  “如果他知道了,那他会告诉你真相吗?”

  卫长昀摩挲着他后背,“会。”

  姜宁一愣,“为什么?”

  卫长昀沉默片刻,才开了口,“他没有必要瞒着我。”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已经在查这件事,就说明一定知道了些什么。

  一时隐瞒得了,也不能骗得过一辈子。

  等到露馅时,那就一定论证之前所说谎言,又如何能收服人心。

  姜宁嗯了声,“那就好。”

  不知道为什么,姜宁没办法像卫长昀一样去对待傅老。

  他如今的担心,都是在害怕有朝一日卫长昀发现傅老和他记忆里的背道而驰,会不会心理崩塌。

  不在乎一个原因,卫长昀对傅老,已是亦师亦父的感情。

  -

  翌日,一早,太阳还未出来,早就备好的马车从巷子里缓缓驶出,朝着城门方向去。

  马车里坐了一家六口人,周庚觉得雇车夫花钱,便自己揽下了驾车的活。

  一开始他们还担心周庚没做过,逞强了。

  谁知刚离开城门,便发现他是真的会。

  一问起来才知道,是在永安镇做工时,被迫学会的,要是不会驾车,出门时推脱,必定要挨一顿骂。

  一路去往栖霞寺,周庚都把车驾得平稳,就怕颠簸时姜宁难受。

  等到了寺外的山脚,马车上不去,便交给了旁边专门管理过往车马的僧人。

  “幸好寺门离山脚不算远,否则以我现在的体力,不说累不累的问题,爬不爬得上去都不好说。”

  姜宁从马车下来,站在台阶下,用手往脸边扇了扇风,“阿娘,你们先上去吧,留长昀跟我一起慢慢上就行。”

  朱红正要拒绝,被回来的周庚拦住,“姨母,我跟你一块领他们上去,表兄和长昀哥后面来就行。”

  朱红犹豫道:“宁哥儿的身子……”

  姜宁忙接过话,“我没事,要有不舒服肯定不会硬撑着的。”

  “再说了,你们等我一起,我走得慢,心里就开始急,急了就忍不住走快,还想咬牙逞能,一路上都不愿意喊累。”

  朱红:“……”

  看向卫长昀,见他点头,“那好吧,你们上来的时候慢点。”

  “寺里有一处给香客休息的别院,你们要是找不到我们,去那里等一样的。”

  卫长昀在翰林院待了这么许久,对金陵里的事了解也多了许多。

  周庚已经领着兄妹俩跳台阶去了,“姨母,我们走了。”

  见朱红欲言又止,姜宁立即道:“快去吧,我和长昀就是慢几步而已。”

  闻言朱红也不好再要求留下来,能照顾到姜宁。

  “那我们先上去了,当心着宁哥儿的身体。”

  姜宁挥挥手,目送他们爬台阶,回头对卫长昀一笑,晃了晃被握着手。

  “走吧,想想把信放到哪。”

  栖霞寺这么大,香客众多,寺里僧人不一定记得每个人。

  然而,吴掌柜以往每月都是固定的时间过来,并非一年半载才来一次的频率,寺里的僧人中大概率有人记得他的存在。

  卫长昀听他说早,问道:“不看枫叶了?”

  姜宁环视一圈,“又不是只有今天能看,别说明年,这都不到九月,枫叶没那么早凋落。”

  “寺里我也打听过了,如今寺里的主持法号衍悟。”

  “听着倒很像个得道高僧。”

  说话间,不知不觉就到了正殿外。

  姜宁站在门外,望着巍峨高耸的佛像,不由打了个寒噤。

  他来寺里,一为求财、二为求生,至于三,是从来没变过的亲友平安。

  这种小打小闹、质朴真挚的心愿,谁都惹怒不了的吧。

  更别说是殿内的各路大佛。

  他看得开,愿望这东西哪怕实现不了,也没什么。

  跟算命一样,好的准,坏的假。

  比起来栖霞寺许愿、求财,他现在更好奇吴掌柜每个月来寺里做什么。

  总不能真求财吧。

  第231章

  “二位前来,是为询问吴施主的事?”

  姜宁和卫长昀闻言,下意识对视一眼,而后又看向坐在对面的衍悟大师。

  尽管今日过来,和他们所想的有所出入。

  但这么一看,吴掌柜应是早有打算,才会定期来栖霞寺。

  “我们确为吴掌柜之事而来,烦请大师提点一二。”卫长昀向衍悟大师行了一礼,“此事事关重大,更与吴掌柜之死有关,还望大师慷慨解惑。”

  衍悟大师一怔,许久后叹了一声。

  双手合十,向二人点头。

  姜宁蹙起眉头,试探着问道:“我们从黔州赴京赶考,在金陵的安顿之处都是吴掌柜帮忙张罗,故而相交多月,也算得投缘,能称得上一句朋友。”

  “吴掌柜近一两年,每月都会来寺中。”衍悟大师缓缓将事情说出。

  吴掌柜名唤吴勤,是陇州人,今年正好四十七岁。

  膝下有两子,长子吴越已经成婚,次子吴徜尚且年幼,不足十岁。

  栖霞寺盛名在外,不只是金陵的百姓遇到事情,会到寺里祈福,连外地百姓亦有不远千里而来者。

  吴掌柜一家久居京城,自然也是一样的。

  平时遇到什么事,或者家里谁有病痛,就会到寺里祈福。

  然而自两年前起,吴掌柜往寺里频繁了许多,不似以前偶尔才来。

  他每月都会到栖霞寺内祈福、上香,所求为财、为名,亦为家宅平安。

  只是有一点不同,在寺里买了一个储物箱,说是储物,其实是个功德箱。

  每月来时,会往里面投出祈福的纸券。

  那些纸券都是寺中僧人给的,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便是叫人来查,也查不出什么来。

  功德箱?

  姜宁思索片刻,道:“不知可否让我们看一看那功德箱?”

  “二位施主是为吴施主的死而来,老衲原本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是功德箱乃私人之物,光凭这一封信——”

  衍悟大师看过信后,才对他们说出事实。

  只是功德箱内的东西,若与吴掌柜的死有关,那还需要谨慎,毕竟已算得重要物证。

  “晚辈这里还有一封信,请大师过目。”卫长昀从怀里拿出一封信,“是吴掌柜之子吴越亲笔,还有吴掌柜随身之物,以及——”

  他话音顿了顿,“小生不才,今年春闱得以高中探花,如今身在翰林院当值,虽非大理寺、刑部、金陵府等处,却也是有官身之人。”

  姜宁愣了片刻,紧随其后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闻言衍悟大师诧异地看着他们,很快起身,“老衲不知是上官驾到,有失礼数,还望上官见谅。”

  卫长昀起身,伸手虚扶起衍悟大师,“大师不必客气,我们此行也非公务,只是为了友人前来。”

  “既是如此,那二位施主便随我来吧。”衍悟大师向两人躬身行礼,而后为两人指路。

  半个时辰后,姜宁和卫长昀从住持的禅房出来,看了一眼彼此,随后无声朝着斋饭处去。

  这一路上,他们有想过此事艰难,很难查明白。

  然而真正看到吴掌柜所留之物,才发现岂止是艰难,其中牵扯之多怕是卫长昀再连升三级,也没有与之抗衡的能力。

  “难怪吴掌柜那封信写得委婉,原来是深知即便我们知晓,一时半刻也改变不了什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生子文 种田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