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当家[种田]_过河矣【完结】(17)

  许大夫提笔写了几个字,想起什么,又问:“认不认字?”

  “会的,许大夫。”梅寒连忙点头。

  “成,那你们在我这儿抓几味药,其余几味按照方子上写的去其他医馆抓,一副药就能便宜些。”许大夫提笔继续写字。

  时下各个医馆的价钱大差不离,但有些草药,每个医馆收来的价格、炮制手法各不相同,成本不同,售价也就有区别。

  居州府有几位大夫很是体恤老百姓生活艰辛,便时常开了方子让病人往返几个医馆抓药。

  医馆抓药时也默契,看一眼方子是谁写的,都有哪几味药,每味药用量如何,等等,只要没发现错处,都会给抓药。

  但这种做法也有风险,万一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出事儿了就得找开方子的大夫,是以大部分大夫是很少这样开方子的,行事更为稳妥。

  沉川问清其中缘由,想了想,便说直接在许大夫这儿抓药了。沉川也不懂药理什么的,但他看许大夫品性,想来是很有医德的,在一处抓药更省事,而且一副药也就贵个十来文。

  阿简的药抓好了,沉川又问:“许大夫,你这儿能不能抓驱寒,额,或是预防着凉的药?我们寨子里还有许多人呢。”

  寨子和村、乡、屯、庄等词差不多,一般不会叫人联想到土匪寨子去,所以沉川说得非常顺口。

  再过个把月就开春了,但山里气温低,还得冷一段时间。孔方金昨日买回去的棉花和麻布,打算先做五十床被子,剩下还有边角料的话就做几件棉衣。

  衣裳被子都先紧着老人孩子和女子哥儿来,汉子们要么用他们换下来的旧被子,要么硬挨着,夜里几个火气足的挤挤也就过去了。

  但沉川这些小弟们吧,一个个骨瘦如柴的,他真怕他们不抗冻,到时候看病抓药又是一笔大开销。还不如现在就预防起来,草药总比姜汤要有效些吧?再说姜也不便宜,这时候山上的野姜还不好找。

  许大夫点点头,“药简单,一副差不多十文钱。抓多少人的?”驱寒草药也有便宜的,几种搭配起来不贵。

  沉川试探道:“一百人?一人抓三五副药的量?”

  许大夫手一抖,怀疑沉川是不是来捣乱的。

  沉川又开始胡诌:“我们寨子太远了,进一趟城得花不少功夫,好些人病了几日,一直拖着没进城看。我们夫妻俩这回带孩子来看诊,村长还特意叮嘱多买些药回去呢,各家凑的银子都给我了……”

  吧啦吧啦一长串,把梅寒都听沉默了。这人胡咧咧的本事可真好,先前就是跟杨屠户说了一通,人家就跟他亲如兄弟了;现在糊弄大夫也是张口就来,说得还有鼻子有眼的,半点不见心虚的。

  想着心里属意那几味药的库存,许大夫吹胡子瞪眼的,“见人要病了再吃,一人一副药备着就行了,还三五副?你当饭吃啊你!”

  说罢,许大夫骂骂咧咧的,撒手不管了,叫来后面炮制草药的徒弟抓药。

  最后驱寒的药加上阿简吃的药,又临时起意买了一小瓶擦冻伤的膏药,加起来花了近二两银子。专是阿简一人吃的,就抵得上其他所有人的了。

  钱货两讫,梅寒沉川二人就要带着孩子走了,气闷的许大夫却又叫住了几人。

  “这俩小娃娃身上一股子八角味,你们采了八角来卖?”

  沉川悟了,让梅寒带孩子等着,他提了一篮子八角到许大夫跟前,“许大夫要买八角?那我算你便宜点。瞧我们这品相,很不错滴!”

  许大夫抓了几把看了看,再闻一闻,“是不错。”

  说完看见沉川那好像缺心眼又好像浑身上下长满心眼子的嘚瑟样儿,又不爽了,胡子一抖一抖地说:“但我这儿也给不了高价,五十五文一两,你卖不卖?卖的话我就……”

  “卖!”

  许大夫话没说完,沉川就狠狠点头,干脆得让他怀疑自己价开高了,可他们医馆历年冬天都是这个价收的八角啊。于是将这种古怪归咎于沉川缺心眼、不识货。

  这个价可比梅寒之前估的还高了五文,梅寒以前是北方人,而八角多生在温暖的南方,沉川本以为八角卖到北方会更贵,这才一两叫到五十文的高价,南方卖不到这个价。

  没想到许大夫开口就比预估价高了。倒叫人有些想不通了。

  不管了,梅寒也是听说来的,说不定人家说的是一两八角卖五百文,传来传去就变成了一斤五百文,一两五十文,也不是没这个可能不是?

  再说许大夫这古怪脾气,说不得沉川一讨价还价,他索性就不买了。五十五文一两兴许比府城市价低了,但许大夫看着像个好大夫,沉川就当做好事了。

  最后许大夫的医馆买了一篮子八角,称下来有八斤多一两,赚了四两并四百五十五文。沉川还想如法炮制抹个零,想拉进拉进关系,没来得及实施就被一脸心梗的许大夫赶出去了。

  “来一趟医馆没花钱,还倒赚了二两多银子。”沉川美滋滋地朝梅寒掂了掂连银子带荷包扔来的钱,“以前怎么没发现我财运这么好呢?”

  梅寒笑了一下,“这是你应得的。”毕竟又是猎野猪又是满山跑的,他出了这么多力。

  “对,我应得的!”沉川开心地揽了下梅寒肩膀,察觉他僵硬了一下,蓦地想起这是哥儿不能勾肩搭背,忙不着痕迹放开了。又忍不住感叹:“果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瞧他都挣了多少钱了!

  沉川拖家带口地回到跟孔方金分开的地方,孔方金已经在那儿等了一会儿了。

  “大哥怎么样?小孩儿没毛病吧?”孔方金先关心了一句。

  沉川回他:“没什么大问题,喝几服药就好了。”

  转而又问:“你卖得怎么样?八角大概是个什么价?”

  孔方金便把空篮子往前一提,就等着沉川问了,高兴道:“好卖!”

  他先是提着篮子市集上叫卖,从一百文一两开始喊价,不出意外被人骂了几句想银子想疯了,他就稍微降几文价,再卖不出去,就再降。

  等价格降到六十到七十文,就没再挨骂了,甚至还有几个穿着富裕的买了几两。但还是不好卖。

  然后他换了条街,把价格定在六十五文,陆陆续续也有不少人来买,大半人都要讲讲价,最后成交价就在六十到六十五文之间。

  “中途还有个像是酒楼采买管事的汉子来问价,听我说八角还有几篮子,就想五十文全包圆了,我没答应。”

  说到这里,孔方金满脸的义愤填膺,“这他大爷的也太黑了!张口就砍十文,怎么的他是我家亲戚啊?就是我亲兄弟来了我都得明算账呢!”

  沉川梅寒对视一眼,那看来许大夫给的价钱很公道了,毕竟不是散卖。

  但听到二人五十五文贱卖了一篮子八角,孔方金还是心疼不已,苦着脸说:“大哥,要不剩下的都散卖吧?这还有二三十斤呢,散卖起码多挣一两银子呢!”

  “一两银子啊,这得卖多少斤猪肉才能赚回来!”

  孔方金说得夸张,但沉川心里算了算,确实损失不少钱,也舍不得,更何况邵元和柱子来回山寨还需要两个多时辰,他们还有得等。

  沉川就做了决定:“还剩下三篮八角,我们先散卖,卖出去多少算多少。下午邵元和柱子拉着猪头过来,等卖了猪头,要是天不早了就找医馆酒楼问问价。”

  “我现在就去卖!”孔方金自是无有不应,提了两篮子八角就想继续奋斗去。

  沉川连忙拽住人,“先吃饭。”

  眼下正是吃晌午饭的时候。

  “我待会儿花一文钱买个包子对付对付就行了!”孔方金着急赚钱,但沉川不让他走他就拧不过,被强行拉走了。

  作者有话说:

  ----------------------

  [让我康康]

  第15章 卖八角

  还有一寨子人要养活,因此几人赚了钱也没奢侈,只找了一家生意不错的米粉摊子,三个大人两个小孩,一人要了一碗三鲜粉,这就花了四十文。

  “这南边的东西可卖得真贵啊,咱那儿的杂酱面卖六文顶天了,这粉竟然卖八文一碗,啧啧啧。”孔方金数出铜板,还止不住地心疼。给了铜板,又趁没人注意把卖八角挣的钱都塞给了沉川。

  北方多种小麦,北方人就以面食为主,面条自然做得炉火纯青;而南方盛产水稻,面食做得不如何,更擅长做米粉,因而一路过来,街边没见几个面食摊,米粉摊子倒是不少。

  “好吃就行。”沉川随口回了一句。他本就算是南方人,虽然也爱吃面吧,但非要比个一二三出来的话,还是更爱米粉。

  都记不起来有多久没吃这一口,沉川早就馋了。

  梅寒虽然也觉得贵,到底没好意思说出来。

  等三鲜粉上来,孔方金就没话说了。

  那三鲜粉份量实在,粉丝已然高出汤面,碗边卧着半个鸡蛋并一筷子刚烫熟的豆芽和绿叶菜,汤里更是点缀着几根肉丝和木耳丝、飘着两搓葱花芫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生子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