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妖》这一小缺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方驰极其痛心疾首,这不是梅先生的实力!梅先生怎么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方驰几乎要爱极生恨,收到老鸦山避暑山庄开放的确切消息,当即不顾爹娘反对,执意要扮成男儿郎,单枪匹马杀到了居州岭安府,势必要向梅寒讨一个说法。
今儿一大早他就等在老鸦山脚下了,打算第一时间冲上山找到梅寒才是。
不幸的是他显然高估了自己的体力,也低估了从老鸦山上排到山脚他面前的商贩的实力,越往前挤越动弹不得,很快被人流甩在后面,一不小心把随身带来的话本挤掉了,只得从汹涌的人潮里挤到路边去,用自己早被日夜点灯看坏本熬坏的眼睛搜寻其踪迹。
“哎赵丰年你话本掉了!”人群后方突然传来响亮的男声,“梅阿叔的《昙花妖》,你还没看完啊?”
赵丰年:“我没事儿带话本来干什么?这不是我的,而且我早看完了!”
方驰循声望去,就见几个十八九岁书生模样的人拿着他不知何时被踢到后面去的话本,赶紧小跑过去认领。
“兄台你也喜欢梅阿叔的话本啊,”赵丰年接过话本递给方驰,自来熟道,“听你口音像是江南的,特地为了梅阿叔才来我们岭安府的吗?”
方驰向人道了谢,听人提到梅先生的语气熟稔,心念一转,当即道:“是,我久仰梅先生大名,此番特意前来求见梅先生。”
接着说了自己如何提前来等待可惜还是慢人一步,被堵在了山脚,还弄丢了书,耽搁好一会儿还在山脚,同时心里默默遗憾,原来梅先生已经是做他阿叔的年纪了吗……
然后果然如他所料,面前几人很是热情地道:“那你跟我们走,我们正好要去梅阿叔家,可以引你去见梅阿叔!”
梅阿叔的书风靡大江南北,都有崇拜者千里迢迢赶来了,他们又和梅阿叔颇有渊源,可不让人与有荣焉嘛!
“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你们了?不然我还是……”方驰欲拒还迎地道。
“这有什么好麻烦的?顺道的事儿。”韩韶珺大手一挥,马上回身喊人,“姚宝你们买好了没有?再不买好我们可就不等你们了!”
“来了来了,贝贝别买了!”
这几年老鸦山脚下人流如织,学堂的夫子学生、来做工的工人、谈生意的商人,还有隔三差五来研学的各地书院,上山下山的人络绎不绝,有嗅到商机的老百姓就到这处摆摊,生意很是不错。经年累月下来,山脚下、上山的新路两旁,几乎都被摊贩占满了。
山寨没向人要摊位费或是别的不知名目的费用,只让人要保持好摊位附近的卫生,若是将环境弄得太差,他们可是要赶人的。商贩们过了明路不用交钱,都很自觉维护和监督彼此。
其中很有几家卖的小吃是很美味的,姚宝姚贝兄妹两个一见就走不动路了,一样买了些分给众人,边吃边往山上走。
-----------------------
作者有话说:脑婆们今天太卡了,没写完,明天继续叭[眼镜]
第113章 山庄·中
“兄台吃吗?烤红薯, 可好吃了。”赵丰年给人递来一个用玉米苞衣包着的烤红薯。
“不用了,我……”方驰话没说完,烤红薯已经塞到了他手里。
江州去年也开始卖红薯了, 还有其他贵价菜蔬, 但价格虚高, 一斤红薯或菜蔬抵得上一斤大米,方驰很是不屑,认为其无非是富人哄抬价格的产物,从不曾买来吃用过, 也不让爹娘给富人送钱。
但这厢捧着暖洋洋、软乎乎的烤红薯,鼻子闻到霸道的甜香,方驰可耻地心动了。脑中天人交战片刻, 做下了决定:“我将买烤红薯的钱给你吧?”
赵丰年悍然拒绝:“这有什么好给的, 你吃就是了,又不是多昂贵的东西。”
方驰正要正要腹诽人是不知人间疾苦的公子哥儿,就听人又说:“才四文一斤, 还不如玉米贵呢, 玉米一斤要卖五文!”
姚宝吃着烤红薯附和道:“不过这红薯还是贵了一点的, 寻常挖红薯的时候也才卖两文钱,这放了一冬价钱就涨起来了。不过人家保存红薯也花了一番功夫,我家……”
“我记得沉叔店里刚卖红薯的时候才贵,五文一斤还是十文一斤来着?那时候……”
几人七嘴八舌聊起来, 方驰噤了声, 默默埋头啃红薯。原也没那样贵, 是他先入为主了。
一行人吃完红薯,又从姚宝手上分了些东西吃,才加快了步子, 带着方驰上山,还颇有炫耀意味地带人避开人群,走上他们自己开辟出来的秘密小路。
很快,一行人到了老鸦山寨分路的地方,一条路上人流如织,是通往避暑山庄的路,另一条路要狭窄些,看远处像是一个寨子,方驰想梅先生约莫就住在寨子里,然后毫不迟疑地跟着几人往寨子走。
然而走了没两步,一行人停下,不约而同跳到了路边的菜地里,轻车熟路地弯腰摘起菜来。
方驰皱眉,很不赞同地劝告道:“农户人家种些瓜菜换钱不容易,我们还是不要窃取为好。”没想到他们竟然是这种人,他一时有些后悔在山下时跟人“同流合污”了。
韩韶珺赵丰年几人知道人是误会了,笑了几声,见人有要生气的样子,忙给人解释了这是沉川和梅寒家的地,他们隔三岔五就要来,早已经熟悉了。
“我们上沉叔梅阿叔家吃饭呢,顺道摘菜过去,到沉叔梅阿叔家付钱就好了——你看看想吃什么,都可以自己拔,要是进山庄可就不能随便拔了,那是要交钱的。”
原来人手一个篮子是来干这个的……方驰闹了个误会,强自镇定地下地跟人拔菜,边在心里安慰自己不知者不怪,边不动声色地向人打听着更多信息,力求一会儿见了梅先生不要丢丑。
他自认做足了准备,韩韶珺赵丰年几人却迟迟不进寨子,拔完菜,转又拐去池塘边,朝塘边小屋过去。
边走边向人解释道:“跟哑姨和小渔妹妹买两条鱼,到沉叔家做烤鱼吃。”
哑嫂母女俩一直给尚品食供鱼,赚了些钱,当初将母女俩赶出门的公婆一家,还有不许二人回去的娘家,两方都找上门来,想“重修旧好”了。母女俩自是不答应,被赶出门的头两年吃的苦可不是白吃的,哪有日子好了又回去任人作践的道理?
两头纠缠为难母女俩,对方人多势众,母女俩实在对付不过,干脆求助于沉川梅寒夫夫俩,言说想搬到他们寨子去,宁愿日后养的鱼更低价提供给他们食肆,也不想便宜了那两家人。
夫夫俩自然欢迎,拒了母女俩低价供鱼的意愿不说,还让人帮着母女俩牵户籍到山寨,在小溪下游挖了个池塘、修了一圈高高的栅栏,把母女俩的鱼苗转运到池塘里,又帮衬着母女俩在池塘边建起小屋。
母女俩就算在寨里安家了,如今已经过去约莫两个年头,鱼寨里人相处得极好,哪家想吃鱼都会来买上一条,韩韶珺一行人来了几回,也跟人熟识了。
敲了门,来开门的是哑嫂的姑娘,小鱼。
“小鱼?你今天没去学堂吗,哑嫂也不在家?”
“学堂今日放假呢,夫子让我们到山庄见见世面,我娘刚跟柱子叔送鱼去庄子里了。”小鱼笑着回了几人的话,又问人:“你们买鱼吗?要什么鱼?又要几条?”
“姚宝烤鱼用什么鱼做好?草鱼?黑鱼?鲫鱼?”
“来几条鮰鱼吧,没刺儿,绵绵也能吃。再来一条江团打锅子,黑鱼鳜鱼也来两条……”
两方三两下定了,小鱼拿了秤、兜网这些工具,带人到池塘边捞鱼,捞上一条一伙人顺便就蹲在塘边剖了——姚宝俨然成长为他们中的大厨,他们几人也不是吃白饭的,杀鸡剖鱼切菜样样都会,是很出色的厨房帮手。
方驰看得有些傻眼,他们不是才吃着东西上山吗?看这架势是马上又要吃了?这大清早的就大鱼大肉地吃?他着实看不懂。
更看不懂的且还在后面,一帮人买了鱼后兵分几路,几人去庄子鸟兽园买鹿肉兔肉,几人去鸡场找桂花婶子买鸡宰杀,有几人去干嘛方驰也没听清楚,自被不知道谁拽走了。
他跟着人来到一处山脚下,看人跟工作人员模样的人交涉一番,付了钱,径直走向山里,接着就发现这才不是普通的野山,显然是人精心打理过的,林间没有杂草荒枝,整齐生着一垄一垄的菌子,还有身着统一服饰的工人在其间劳作采摘。
方驰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山菌,还没来得及询问,同行的几人就欢快地散开,各奔向自己心仪的菌垄,飞快采起菌子来,速度之快,丝毫不比采菌的熟练工慢,还有功夫扬声招呼他也去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生子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