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幕剧透我是太宗_织鹊【完结】(44)

  黄河泛滥固然可怖,可大梁如今得天预警,早有准备,孤亦在此,与尔等同度七月,勿惧也!

  又问百姓,官员有没有为难他们,临时迁居的补偿是怎么给他们说的,可有说什么时候能回,等等等等。

  孟家,孙家,丁家几家的代表看着人群中被百姓拱卫着的太子,看着开场虽然有点装,但却一一回答百姓问题,没有一点不耐的太子,与天幕中对外杀伐果断,对内百姓为先的弘德帝,两相交叠,他们似乎,看到了外王内圣的具象化。

  “你们怎么看?”

  “声望落地生根,圣君之势,再不可挡。”

  “王家这次当真赢麻了。”

  “孔家有戏看了。”

  “嗯?孙兄此话何意?”

  “太子既然要收拢山东,孔家不听话,又盛名在侧,无德的圣人后裔,与天命圣君之姿的太子,两圣相遇,孔家结局还用想?”

  若是平常,朝廷也不会轻易动孔家,可等暴雨过后,太子民心达到最鼎盛的时候,那就难说了。

  姜衡接见了三家的代表,透露了几分自己的意思,三家当然能听懂,表示没问题,天灾过后,定然捐资捐物,让百姓尽快重回正常生活。

  得到肯定,姜衡也不多待,要巡视的区域,还多着呢,趁此机会,也将天津卫,威海卫,灵山卫,安东卫给过了一遍,各方面,均没有一点掩饰。

  七月初八,雨至,昼夜不歇,黄河河道,水位迅速增高,无不预示着,天幕透露的未来,再真切不过。

  自然也证明着,太子,便是大梁以后的圣天子。

  站在山上,姜衡竟也能看到奔腾的黄河水,母亲河,当真是凶残无比。

  “这就是我以后要治的黄河?”赵阳同样在山上,他眼神更好,比姜衡看得更为清晰,他不仅在看黄河肆虐,也在看黄河汹涌奔流的流势。

  皇宫,元泰帝望着山东方向,心绪难宁,孩子太有主见和能力了,既喜又忧啊。

  被担忧的姜衡确实挺愁的,暴雨季节,还要安抚民心,还真挺累人的。

  说起来,他两辈子,这段时间,还真是他最苦的一段时间了。

  不过他身为太子,再苦也不好意思说,他要是喊苦,那天下就没有幸福的人了。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七月下旬,才算是渐渐安定了下来。

  “这是,天晴了吗?”

  “哗啦的水声也小了。”

  “安全了!安全了!”

  “太好了,太好了,这场天灾终于过去了!”

  “咚咚咚——”

  敲锣声在此时响起,“排队——领粥领药水——”

  这也不是第一回了,第一回的时候百姓还会混乱,但太子特意让派遣了步兵配合监督衙役,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慌乱中的平民起到威慑,这样几天下来,百姓自然会习惯,不会生乱,毕竟有吃有喝,何苦跟安生日子过不去?

  只是这一次,吃到一半,竟然发现太子也来了。

  “这暴雨都停了,殿下还没走吗?”

  百姓心里是有数的,他们知道现在这样的日子,虽然比起流离失所,已经好了很多,但对于太子这些官老爷而言,绝对是苦日子,谁会喜欢一直待在苦地方吗?

  话题就是这样,没有人提的时候还好,一有人提,那就会立马热闹起来。

  这唠嗑间,就被姜衡给听到了。

  姜衡也不拘身份,从几人背后冒出来,接嘴道:“天灾虽然过去了,但乡亲们还没有回家呢,我会在山东境内再待一个月,让诸位乡亲,能尽量早早归家,回归正常生活。”

  这可吓了人一跳,赶紧跪地行礼,连姜衡说了什么,都没太听清,生怕背后讨论太子被怪罪。

  姜衡当然不至于生气,还有些尴尬,顺势将挨着自己最近的老人给扶了起来。

  老人看着自己满是褶皱还有些脏污的手,再看姜衡养尊处优指甲内都干干净净的手,本能就想将手抽回来,姜衡放了老人家一只手,却双手握住了老人了另一只手,安抚道:“老人家莫怕,我今天是来宣布好消息的。”

  周边的百姓早就注意到了这儿的状况,纷纷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一点消息。

  只见姜衡扬声道:“乡亲们,天灾已经过去,但朝廷不会就此扔下诸位不管,孤已经奏请陛下,这次黄泛区域,减税三年,免除徭役一年,具体政令,待朝廷下达,均会一一告知诸位。”

  百姓们瞬间关注到重点,减税减多少,他们还不清楚,反正天灾后的常规措施了,倒是后一项,“太子殿下,真的免除徭役一年吗?”

  是啊,只一年。

  “自然,若有官府来征调,你们就说,是太子亲口说的,免一年徭役。”

  “殿下大德!多谢殿下,多谢殿下啊!”

  “谢谢殿下,谢谢殿下,您大恩大德,您是大大的好人呐……”

  “这都是朝廷应该的,乡亲们放心,天灾都过去了,没什么是不能过去的,我知晓故土难离,所以这段时间,官府会和王家,孟家等积善之家一起,帮大家将被摧毁的村庄给建起来……”

  姜衡再一次融入群众之中,孟孙丁三家远远站在一边,有些不太明白今儿个太子叫他们来干什么。

  就在他们疑惑的时候,官府的人慌慌张张地跑来。

  “不好了,不好了!”

  昆石挡在太子身前,不怒自威,呵斥道:“殿下面前,浑说些什么,雨过天晴乃大吉,岂由尔等乱说!”

  衙役却仍旧一脸慌乱,半跪在地抱拳道:“殿下,小人没有胡说,黄河——黄河水中浮现了一具血色泪痕的石头人像,背后还有字!”

  众人瞬间大惊,太子更是神色凛然,急促问道,“都有何人看见了?那上面写的什么?”

  孙平一把拉住想上前的两个世兄,脸上的骇然已经变为平静,对他们摇了摇头。

  他们冷静下来,方才发现,若不想闹大,太子就不该当面问。

  “当时我们正在清理河道,周围的人都看到,石像上面写着:‘德不配位天垂泪,偷天换日圣人悲,痛兮,哀兮,文脉遭窃兮’。”

  百姓还没反应过来,孟孙丁三人手都有些抖了起来,孙平更是难以置信,他猜到了太子要对孔家出手,可太子这出手,是不是,太果决了一些?

  “报——”

  好巧不巧,又有人赶来,“报——启禀太子殿下,孔庙孔圣人像垂血泪——”

  孟怀书身形一晃,就在孙丁二人生怕他摔着了要扶着他的时候,孟怀书却站得稳稳的,声音已经听不出来是害怕还是激动:“儒家圣人后裔,不容有失,儒学道统,不容玷污,我身为孟氏子孙,责无旁贷!”

  说罢,大踏步向前,太子殿下,我孟怀书来助你!

  孙丁二人面面相觑,孙平神情却有些复杂,“是吗……”石像上可是文脉,你儒家就能代表天下文脉了?

  “我兵家,也不是不能掺一脚。”遂亦上前。

  丁俊咬牙,“我丁家,岂能不分一杯羹!”

  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混战,这学术界,想来也是要精彩起来了。

  第32章 过渡章节

  安王盯着手里的传信看了半天,脑子宕机了至少一炷香,才缓缓抬头,眼神飘忽,这就是小九不选择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吗?

  这一招,拿来造反都是适用的,小九还真是学得杂,惯会灵活运用的。

  看看上面传来的进展,到现在已经传成了:

  这次暴雨和黄河之灾,都是因为前朝末年战乱中,孔圣人后裔被人李代桃僵,窃居圣人嫡系,德不配位,故而几十年间,孔家抛去风骨,忘却圣人教诲,作恶多端,欺压百姓,以至民不聊生,圣人蒙羞。

  好在未来的圣君亲临,故圣人泣泪以相告,太子殿下自当为圣人清理门户,还圣人清誉,还百姓冤屈。

  “小九在曲阜,在孔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直接抄了孔家,还临时召集山东世家子弟,搞了一个以儒家经典为主题的清谈,结果孔家后人醉生梦死成习性,学问实则一塌糊涂,或许是为了孔圣人之名,所有世家,都认同了现在这群孔系,乃是窃贼。”

  至于有没有兵马的原因在,这个不重要,反正有孟子后人愿意填补一二。

  孔家家主只得换人,但,孔家也就这样了,还得谢谢太子明察秋毫,替他们赶走冒牌货呢。

  元泰帝看似平静的叙述,实则心里同样掀起了惊涛骇浪。

  德不配位天垂泪,偷天换日圣人悲,痛兮,哀兮,文脉遭窃兮。直接将这次暴雨和黄河之患安在了孔家头上,你们不是将圣人吹上了天,每次拿出圣人之名,便无往不利吗?那若是放在自己身上呢?釜底抽薪,直接否认了他们圣人子孙的正统性。

  还是在水患之后,太子民心正浓,世家正蠢蠢欲动,天命加身于己的时候,快,准,狠,孔家遇上他,算是倒大霉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