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幕剧透我是太宗_织鹊【完结】(60)

  不过,还真是时刻不忘成仙呢。

  且不提臣子们心里如何作想,亲王和宗室们,倒是一个个看得认真,与手札开篇的故弄玄虚不同,这后面的内容,简直太精炼了,生怕后代的皇帝看不懂一样。

  他们可得好好记下来,他们没法和太子争,但可以教给儿子,让小一辈的争太宗的太子!

  太宗的太子禁卫都是配齐了的!

  诶不对啊,有不少人忽然一个激灵,弘德帝都能把这些写到手札里传下去,怎么,废帝姜桓,好像一点没学到啊……

  是蠢笨呢,还是根本没被教导呢……

  这禁卫……配齐了好像……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也没什么太大的作用……

  [身为皇帝,最重要的,不是正统之名,而是兵权之利,掌控了兵权,皇帝才坐得稳。]

  这是自然,没兵权当什么皇帝,傀儡吗?

  【别看这句话像是废话,却是历史上无数鲜血淋漓的经验总结。】

  【更犀利的内容还在后面。】

  天幕又放出来了几页拼拼凑凑起来的内容,而这些内容,让无数文臣快憋不住了。

  [宗室子弟,纵不能袭爵者,也应上课学习,不可堕了姜家名声。

  除开太子外,皇子皇孙,也应接受更高的要求与督促,文武皆学,再依其天赋,专精一道。若学文,亦不限于君子六艺。

  天赋极佳,堪为太子者,可由文武官员启蒙,但为君之道,需皇帝亲自教学,皇帝不可懈怠。

  君臣关系衍变数千年,皇帝与太子自古难以相处,太子无有标准,臣子却早已有面君模板,不可让太子,常年长于臣子之手。

  太子,是帝心的延续,而非臣意的推持,君权臣权,矛盾一体,不可被其反制也。]

  “好!”

  宗正没忍住在王府大喝一声,写得好!写得好啊!

  宗正其实和臣子算不上有仇,但是国库就这么多,自古以来,宗亲,外戚,和臣子,都是相互制衡的,看到弘德帝教导子嗣要防着臣子教坏太子,他们自然是开心的。

  至于君权臣权的一体,那不重要,他们当宗亲的,看到君权臣权的矛盾,给臣子找不痛快,就是他们宗亲该做的!

  毕竟当宗亲和臣子真的亲密无间的时候,或许就是皇帝该换了的时候了。

  一些老臣们哀怨地看向姜衡,太子殿下,您这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呐!

  他们元泰老臣,教导太子,教导皇子的时候,有多用心,您还不知道啊?他们和弘德朝那些倚老卖老的臣子不一样!

  元泰帝则沉默地看着天幕,一语不发,不知想到了什么,总之,元泰帝越是这样,元泰一朝的臣子越是心慌,您倒是表个态呀……

  【真的,前面的如何做好一个好皇帝,内容有多么无聊,那后面的,如何坐稳一个皇帝,便有多么的刺激,这是就差咬碎了喂嘴里了,文盲皇帝都应该能看懂的吧?】

  【作为被鹤仙当孙子养,又被广宁侯过继给鹤仙当儿子的宪宗姜稷,肯定是看完了这一本的,还做了批注,他也是这样教导后面的皇帝。

  中间那部分深邃的为君之道,后面的皇帝有没有认真学,咱也不好说,但最后面这些内容,肯定是都学了的,不然大梁也禁不起后面的那些皇帝折腾。】

  姜衡不高兴了,他把内容放最后,就是让他们好歹记住中间的内容,怎么的,就记住对自己有利的了对吧?

  【不过即使这样,有些皇帝也没学好,他们一看,诶,咱太宗掌控了兵权,晚年闭宫修仙都能受人尊敬呢,我们也可以!】

  姜家人脸色有点变了,他们早就听闻姜家后面的皇帝一个个都有绝学,怎么,还要再来刺激他们这些祖宗吗?

  【然后呢?然后仗着自己有兵权,和朝臣折腾,发展自己副业,标榜自己是在效仿太宗,全然忘了,就是手握兵权的太宗,也因为没平衡好朝堂吃过大亏的。】

  姜衡黑着一张脸,自己不争气,还拿他当挡箭牌是吧?

  【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僖宗。】

  僖宗,听这个庙号就知道,这个皇帝不行。

  【僖宗是一个标准的昏庸之主,也是一个标准的好色之君。】

  也是一个标准的耻辱柱!姜家众人可太想阿婆主闭嘴了,这一期,咱就这样结束了成不?帝书不都已经放出来了吗?

  【在位期间,后宫佳丽无数,听闻中军左都督独女有沉鱼落雁之姿,大为好奇,偷偷溜出宫,学太宗翻郑无疾家的墙,翻墙进了左都督府偷窥佳人,这一看,就痴了,也不管人家有没有婚约,嫁没嫁人,就要娶人家左都督的独女入宫为妃。】

  姜衡忍不住了,破口大骂,“这关我什么事儿!我是为了军费,他一个精虫上脑的混账,还好意思拿祖宗做筏子,谁给他的胆子!”

  郑无疾也一脸便秘的模样,真是,真是……和这人放在一起就晦气!

  【左都督当然不愿意,僖宗后宫的妃位还少吗?后宫的日子,能比得过家里?当下就婉拒了,僖宗不开心了。】

  “他不会要强抢吧,那可是中军都督!”

  【僖宗表示,你这不听话啊,那你不能掌军了,不然我这个皇帝不安心,太宗说了,兵权要牢牢把控!

  然后直接就撤了左都督的职,连降三级外放了,顺便将人闺女也给强行接进了宫。】

  “他这个蠢货,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骂了第一句,后面的就顺畅了,姜衡也不憋着了,“他自己放纵,能不能别打着孤的旗号?!”

  “我有写不把将军,不把臣子不当人吗?啊?”

  “我看就是兵权太稳了,才让他觉得自己行了!”

  “写个屁的帝书!温室里的花朵,垃圾!”再不写了!

  姜衡这一骂,心情不好的元泰帝都有些左右为难了,倒也不至于这么激动哈……

  姜衡倒是没看出来这手札这份遗产好在哪儿,只看出这遗产的坏处来了,把人都养废了!

  【然后没两年,人闺女死在了宫里。】

  姜衡:“呵呵。”

  姜衡直接气笑了,“反了吧。”

  一众武将一个激灵,看清真的是太子在说这话,一个个把头埋得低低的,可不是他们武将要反,殿下脾气比他们还暴躁。

  【左都督是第一个,却不是最后一个。】

  【懂了吧,鹤仙的手札还是太全面了,能让僖宗造作这么久,不过僖宗只记得兵权要握在自己手里,却没学会要给武将足够的待遇与尊重,也没学会对将帅的筛查,更没学会手札里说的,天下人信服你,你才是实权的皇帝。】

  【僖宗君逼臣反,京城内乱,皇宫政变,文武百官,扶持了从宗室过继的,年仅15的新帝,大梁皇帝手中稳固的兵权,开始旁落。

  而这本手札,也随着僖宗一起,葬入了帝陵,后来的皇帝,也少了这一本为君的教材。】

  “僖宗定然不是第一个选择性乱学的皇帝。”

  只是到僖宗的时候,爆发了而已。

  安王看着天幕,断定道。

  “帝陵?又被挖了?”对后世人挖坟很敏感的鲁王突然出声。

  姜衡火气还没发完,听到鲁王这话,嘴上像是沾了毒,“帝陵又不止一个,反正我的还被保护着的。”

  被扎心的鲁王:……

  就不该多嘴。

  【但不可否认的是,前两百多年,大梁的皇帝一个个能有心情发展副业,还能稳坐明堂,平衡朝堂,鹤仙这份皇帝专用遗产,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只可惜后面有皇帝学歪了,再后面的皇帝,又恢复了太宗以前的太子皇子教学模式。】

  “呵,看来小九说中了不少臣工的心思啊。”元泰帝不温不火的来了句。

  为什么将太宗的修仙手札随着僖宗一起埋入地底?

  当然是因为他们想念以往王朝中,臣子对于太子教学的影响了,当然是因为,这本手札,戳到他们心窝了。

  “臣等不敢。”

  诸臣请罪。

  “没什么敢不敢的,又没说你们。”

  元泰帝自然不会平白无故给人定罪,但心里不舒服是真的,要让臣子知道他不舒服,也跟着不舒服,也是真的。

  【一份手札,是给后人的遗产,保了大梁两百年的平稳;

  三种作物,是给天下的遗产,植根于土地,扎根而生,再度延续了大梁两百年;

  大梁四百年,以至于后世的现在,鹤仙的那份给天下人的遗产,依旧在生长出可口的美食,填饱我们的肚子。

  史书工笔,真假难辨,然,功业永存,谁对百姓好,百姓会记得。

  他是大梁太宗文皇帝姜衡,也是一心修仙,却修出大爱的九天无垢纯灵净世度尘元鹤仙君。

  自他以后,再无皇帝,敢言自己求仙,因为求仙的例子,是姜鹤仙,再没有皇帝,能做到姜鹤仙的功绩,能做到姜鹤仙那样,又不在乎功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无cp